正在危急时刻,一阵弹雨袭来,敌炮顿时哑火,陈子锟心有余悸,急忙爬出坦克,但见远处海面上法兰克福号驱逐舰炮口余烟袅袅。
岸防火力大大降低,登陆部队趁机冲锋,在付出一定伤亡后冲到敌人火力死角,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医护兵忙着给伤员注射吗啡,包扎伤口,随军牧师给重伤员做临死前的祷告,陈子锟问吉米:“联系好了么!”
吉米道:“是,将军,奥马哈海滩上您军衔最高,这些部队现在听你指挥!”
环顾四周,不知何时已经聚拢了一帮军官,有游骑兵的,也有29师的,大都是年轻的尉官,正期待着自己的命令。
这让陈子锟有些意外,如果是在中国军队里,一个外来的指挥官想命令本地军队无异于痴人说梦,大多部队兵为将有,还处于封建时期军队性质,而美军则是谁军衔高听谁的。
陈子锟身材高大,鼻梁挺直,和西方人固有思维中的中国人截然不同,再加上他英语娴熟,身先士卒,又是准将军衔,自然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与服从。
“好吧,大家听我指挥,收集武器弹药和一些有用的东西,有工兵么,我需要很多爆破筒和炸药导火索起爆器之类的东西,还要烟雾弹。”陈子锟指着远处被舰炮轰击的混凝土工事底部裂缝,“在那儿爆破,能打开一条突破口!”
数枚烟雾弹炸开,烟雾弥漫遮住视线,一名工兵拖着连在一起的爆破筒冲向工事,忽然一阵风吹散烟雾,十几米高的工事顶上机枪响起,工兵晃了晃倒在地上。
陈子锟端起伽蓝德步枪,砰的一枪,机枪手栽了下来,趁着这个空当,又一名工兵冲了上去,将爆破筒前移了几米,被上面丢下来的手榴弹炸死。
短短一段距离,付出了五条性命才将爆破筒安放到位,又有十几包TNT炸药被塞进空隙,电线拖了过来,一名上尉将起爆器送到陈子锟手中:“将军!”
陈子锟会意,猛然按下起爆器,剧烈的爆炸震天动地,士兵们蹲在地上捂住耳朵张大嘴巴,碎石砸在钢盔上当当乱响,尘埃还没散尽,陈子锟站起来大喊:“冲啊!”
潮水一般的士兵涌进了缺口,德国人的机枪依然在疯狂扫射,但作用已经不大,美军冲进了防线,开始大肆屠戮守军,用手榴弹、冲锋枪和火焰喷射器挨个清扫碉堡。
这回陈子锟并没有身先士卒,他现在是一线指挥官,身边跟着一群军官和通讯兵,无线电话筒递过来,通讯兵毕恭毕敬道:“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要和您通话!”
“艾克,我们已经打开了缺口。”陈子锟拿着话筒,意气风发。
艾森豪威尔向他表示了祝贺,并且建议他留在原地,由美军一个师长过去接替指挥任务。
毕竟越俎代庖不能太久,陈子锟欣然同意,不过还是带着他的临时指挥班子到德国人的防线上去瞅瞅战果。
据说大西洋壁垒的设计者是隆美尔,这条防线果然惊人,耗用水泥钢材无数,暗藏大量机枪火炮掩体,甚至还有305口径的巨炮堡垒,简直就是铜墙铁壁,得亏是美国人来进攻,换了别家,一百年也打不下来。
陈子锟无限感慨,如果中国有如此强大的物力,在淞沪会战时修建防线,日本人一定碰个头破血流,无功而返,不过再一想,以国军的指挥能力,防线实力要大打折扣,最后怕是都便宜了日本人,就像当初清末的旅顺口基地一样。
正想着,忽然一颗子弹打来,他就觉得头部被一列火车撞上,顿时天旋地转,啥也不知道了。
军官们都慌了,摘下他的钢盔,陈子锟头上鲜血淋漓,人事不省。
“医护兵。”声嘶力竭的喊声回荡在奥马哈海滩。
……
陈子锟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船的病床上,吉米在身边伺候,他支起身子,拿起自己的钢盔,只见上面一个洞,角度再偏差一点,脑壳就要变成烂西瓜了。
“我躺了多久。”陈子锟问道,摸摸自己脑袋,被缠上了一圈绷带,不过并无大碍。
“嗯……不到一小时,军医说是轻微外伤加脑震荡。”吉米看看手表道。
陈子锟立刻下床来到甲板上,战斗还在继续,远处的海岸线上浓烟滚滚,战斗机在头顶呼啸而过,海面上的战列舰每隔几分钟就怒吼一次,无数的运输船和登陆艇如过江之鲫般涌向诺曼底。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啊。”陈子锟感叹道,几十万人万众一心共赴战场,这场登陆战的规模可谓空前,但未必绝后,只怕日后人类战争的场面会更加壮观。
诺曼底登陆战持续三日,终于全面攻克德军防线,建立了滩头阵地,装甲部队向法国内陆挺进,而陈子锟却没有机会领略法兰西风情,他接到华盛顿的命令,要迅速赶回中国去办一件重要的事情。
美国人终于决定派出代表团正式访问延安了。
第二十八章 延安
七月,陕北延安机场,c47运输机缓缓降落,穿着美国陆军军便服的旅客们下了飞机,举目四望,黄土高原的壮美景色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尤其是这些在雾都重庆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美国军人来说。
“这儿让我想到科罗拉多。”美军观察组包瑞德上校这样说,本来是代表团规格,被蒋委员长改成了观察组,这才得以成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骁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