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会议开头进行得很顺利,先论功行赏,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封东王,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封西王;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封南王,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封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羽翼天朝。后来非结盟的功臣中,胡以晃最先封了豫王,秦日纲封了燕王,以后愈封愈多。然而初封五王始终位在诸王之上,他们的族中兄弟都被尊为“国宗”,如石祥祯称为石国宗,韦俊称为韦国宗,杨辅清称为杨国宗。
御前会议又定了官制,军师和主将之下设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等十一级。胡以晃、黄玉昆、蒙得恩,林凤祥,秦日纲等都做了殿前检点、指挥和将军,罗大纲虽然勇而有功,东王嫌他不听话,只给他做了个监军,黄宣娇也当上了指挥。又读了《奉天讨胡檄》,说明太平天国“创建义旗,扫除妖孽,廓清中夏,”的宗旨,鼓动汉族民众共击清军,“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杨秀清等也无意见。接下去又谈了一些别的事情,却忽然争吵了起来。并且惊动了“天父降凡”,最后议事结束时,除了天王本已称万岁,又决定了东王称九千岁,西王八千岁,南王七千岁,北王六千岁,翼王五千岁。诸王从议事厅散出时,秀全面如死灰,神情震颤,几乎认不得回到“内宫”的门径。因为九千岁去万岁仅仅一步之隔,不等进了天京,他已感到秀清威势的熏逼,他的日子不好过了。秀清阴鸷傲慢,朝贵心满意足,云山心情沉重,韦正则面含微笑,小心侍奉秀清出了天王行宫。达开忧郁地和朝贵并肩出来,朝贵拍拍他的肩膀,咧开大嘴笑道:“宣娇听你的话,你先劝劝她,嫁给我西王八千岁,还嫌亏待了她吗?”
达开冷冷地说道:“五哥今非昔比,做一个西王妃当然光采,就看宣娇肯不肯了。”
“不怕她不肯!”朝贵猛一挥手,大踏步转身走了。
达开回到家中,宣娇正和春娥在宽敞的大厅中忙忙碌碌,那里集中了城内几家裁缝铺子七八名裁缝,为首领们缝制袍服,达开兼管圣库,春娥进城无事就揽下了这份差事。她们瞧见达开神情凝重,猜想又发生了什么令人不快的事情,急忙迎了出来。达开道:“亚春,关照裁缝,停下手,先缝王服,等着穿哩。”
“封王了吗?”两人惊喜地问,“七哥,你封了什么王?”
达开带他们进内院,边走边叹道:“封王了,我封的是翼王,他们是东西南北王。”
“这不很好吗,”宣娇道,“大概杨萧两个人排在前边了吧?”
“不错,而且四哥封了九千岁,五哥八千岁,我也是五千岁了。”
“哎呀,七哥是五千岁了,比千岁还多了四千岁哩!”春娥惊喜道。
进了上房东屋,宣娇埋怨道:“杨秀清这个人封了九千岁还得了吗?是谁的主意?怎不阻止?”
达开解去裹头的黑布,坐下来又叹息道:“谁的主意?当然是四哥的主意,二哥坚决不同意,三哥也不赞成,说道:‘古来封王只称千岁,没有多加的,明朝大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人称九千岁,那是他那一伙同党吹捧他,甚至称他九千九百九十岁,却并非官家所封,不足为训,’五哥嘻嘻哈哈,倒是无所谓,我也说:“历代王爵称千岁,已成定例,我们反对满清,要连一切繁文褥节都反掉,不能反而定得更加繁琐复杂了。’”
“奇怪!”宣娇道,“你们都反对,怎么还是依了他呢?”
达开叹道:“有什么办法呢,你忘了他有天父降凡这一招吗?他见大家激烈反对,忽然一阵哈欠,天父附身,喊道:‘秀全吾儿过来听旨!’二哥气得满面通红,只得从御案前走过来跪在四哥面前,我们哪里还坐得住,也都一个个跪下‘天父’道:‘秀全,尔坐江山、谁的功劳最大?’二哥只得说:‘清胞功劳最大,朝胞,云胞也好。’‘天父’又道:‘既然知道秀清功劳大,为什么不封九千岁?’二哥叹了口气,回头望望三哥,三哥示意他答应下来,二哥只得道:‘遵天父吩咐。’谁知四哥还不罢休,又用‘天父’口气问道:‘既然秀清封了九千岁,高出众弟兄之上,分封诸王不该都受东王节制吗?’
五哥在旁跳了起来道:‘不行、四哥太欺侮人了,大家一般弟兄,谁该受谁节制?就为了四哥一个人专断,才打了那么多败仗!’四哥又用‘天父’口气说道:‘朝贵不听话,是想自己打自己屁股吗?’二哥没奈何,只得说道:‘悉遵天父旨意吧。’‘天父’这才回天。四哥睁开眼来装模作样连忙扶起二哥,说道:‘刚才天父降身了吗?说了些什么,小弟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封王诏旨上就这样定了下来:‘以上诸王俱受东王节制。’”达开说到这里,悲怆的大声道,“宣妹,想不到我石达开毁家献身,参加拜上帝会反清起义,却遇上了这样可悲的场面,刚才看到二哥跪在装神弄鬼的杨秀清面前,我恨不曾带刀,否则手刃这厮,为太平天国除一大害!”春娥着急道:“七哥,你可不能这样鲁莽,那可坏了大事。”宣娇道:“难怪七哥,当时我若是在旁边,也会火冒万丈,手痒痒的要把杨秀清干了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