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这个“奴”从财产转变为“人”之后,还想继续在工场中上班,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原先作为私人财产要被提供的伙食、住房,尽数要掏钱;其次,同样是劳动换取果实,但为财产时,“奴”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经济负担,“人”有人身自由但有经济负担。
大部分“脱籍”之人,往往“脱籍”的那一刻,就是“负翁”,不得不举债度日。而举债的对象,往往就是曾经的“主人”。
于是让老张不得不感慨的是,十年“奴籍”,真正愿意“脱籍”的人,和愿意继续为“奴”的人,几乎是对对分持平。
整个女子包干区的工地上,几乎所有来上工的女子,都是有点想法的人,可以说是相当的难能可贵。
“师伯,适才寻欢郎同我说起民夫合用不合用,都觉得武汉的民夫,着实要比淮扬的好用。这是为何?”
上官庭芝和李元祥追上了视察工地的张德,略有气喘好奇地看着张德。
“噢?你们两个觉得武汉的民夫,和淮扬的民夫,有什么不同?”
颇有趣味地看着两人,老张倒是有点意外,没想到两个后生仔还能有这点观察力,相当不错。
“一人一日之功,武汉民夫抵得上三个淮扬民夫。”
“武汉民夫只顾干活,淮扬民夫若是累了,便要偷摸躲事,若是监工厉害,便要合伙起来抗命作弄。总之,同样监工,武汉的工地,要轻松的多。”
老张听了他们两人的话,连连点头,双手持着竹杖,看着工地上茫茫多的身影:“说的都对,不过都是表象。老夫就说一个外边决计不知道的‘不传之秘’,此乃武汉绝学,将来你们若是做官,可以考虑用一用。”
二人一听,居然要“传功”,顿时屏气凝神,就等老张给他们来个“灌顶”,你学飞刀我学剑……
“说到底,就一个。”
老张竖起一根手指,“淮扬的民夫,多是农户。武汉的民夫……哪里是什么民夫?他们也算民?”
“……”
二人一愣,上官庭芝眨巴了一下眼睛:没了?这就没了?说好的绝学呢?
但上官庭芝身旁的李元祥,却是若有所思,到底是帝王之家出身,档次是差了些,可也是个“上位者”,小时候也受过“帝王熏陶”,斤两还是要比上官庭芝高那么一丢丢。
顷刻间,“寻欢公子”心绪万千,他知道“有恒产者有恒心”,但万万没想到,“没有恒产也可以有恒心”。
隐约摸到了一点感觉,可就是这么一点感觉,是如何都看不透了。
江王殿下打定主意,等寻个机缘,便去认真跟张德“求学”,这要是能被“解惑”,就算将来做个闲散王爷,也不会日子苦逼。
“怎么?听不懂老夫说的?”
老张哈哈一笑,拍了拍两个后生的肩膀,“早晚会懂的,不急于一时。”
“是。”
二人老老实实施了一礼,然后看着换班的工地,那些个下工的民夫,尽数到了指定的区域用餐,却是没有乱成一团,虽说也是各自奔赴,但到了地脚,立刻规规矩矩地排队。
不多时,工地上就飘散起了饭香,和大多数自带干粮的“力役”工地不同,武汉的工地有个极大的卖点,那就是肉食从来不缺,逢“六”还会有一顿甜口的红烧肉,肥肉块头极大,油光锃亮,李元祥之流肯定看一眼都觉得腻,但对“民夫”们而言,这简直就是量身打造的顶级美味。
“到底还是人多了好使啊。”
老张感慨一声,手头只有三五十万人的时候,哪敢玩这么大,但手头有了一百多万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不远处“汉岳弛道”的一处出口,已然能够看到一处“市场”,“市场”并没有城墙栅栏,但连成一片的临时工棚,自然而然就成了“寨墙”。整个“市场”的规模比任何一处武汉本部的“市场”都要大,它本来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市镇”。
老张从一开始,就是按照一个县来打造的,只是手头没编制,所以也就只能先建一个县,指着它说这是“市”。
外地来的老哥一瞧这地界,纷纷表示“女装大佬掏出来就是大”,这他妈要是“市”,老子学安北都护府大都护裸奔!
“这还得取个名字,要不还是叫咸宁算了。”
想名字就是难啊,老张内心默默地感慨。
第二十五章 效率
“观察,工具损耗有点大,镐头、大锹、铲头坏的很快。要不要削减些用量?”
幕僚一翻账本,就觉得心疼,武汉工地一天的铁器损耗量,抵得上别处三年五载的。而且武汉因为“财大气粗”,基本能保证上工的民夫人手一把铁制器具,一个万人规模的工地,以往也就是两千人左右直接开挖,剩下的都是力夫、担夫。
但在武汉的工地,大量使用索道、绞盘、牲口甚至临时板轨,运输队伍的规模要小得多,基本追求的就是土方量单日最大。
如果一日两餐,能保证男工三方女工两方半;如果一日三餐,男工则能达到四方甚至五方,女工也能超过三方。
唯一不同的是,女工主要是负责沙地、滩涂,说是土方,更多的是挖沙土混合物。这些沙土都是要重新洗过,然后筛选优质河沙,工地的要紧处,对河沙需求并不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