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船市原本也不甚多热闹,只因为被杜构取名“威海”,没曾想,威海市陡然就多了不少商贾到此地交易。
文登县此举获得的好处多的令同行羡慕嫉妒恨,而付出少之又少。不但拍了杜构的马屁,还连带着招来了想要拍杜构马屁的人。
没办法,谁叫“东海宣政院”院正就是这样牛逼呢?
更令人叫绝的是,那文登县令见了杜构,只称呼“杜总”,当真拿捏到位叫人赞叹。
实在是杜构还有个副总制的头衔,那文登县令偏是不叫“杜副总”,可是揣摩了又揣摩,思量了又思量,当真是人精也似的人物。
“噫……这文登县王县令,当真是让人佩服!”
登州州城,临海的食肆越发热闹,什么鱼虾龟鳖样样都有,连空气中都洋溢着海鲜羹汤的香味。这光景从河北赶来登州吃上一通的食客多不胜数,已然是成了一个“热闹”一个“传统”。
只因登州这里,每年都要掐着时节“开海”“赶海”,海中的物事,当真是极品绝品,除了一些入贡之外,大多都是自己消化了干净。
“你是酸个甚么?王县令固然有些精于拍马,却也是做了好事。你看如今东牟的客商,不都愿意走上五十里船,再去‘威海市’么?”
“堂堂县令,便似个家奴,岂不是有损朝廷威仪?”
“这有损个甚么威仪?王县令哪里要你这里的威仪,上差来考评,也只看他做了甚么,除非是伤风败俗,何须计较恁多。须知道,王县令私德有点小亏是不假,可今年文登县,可是有七八百人入了船港做工,只凭这个,放河南,那也是最上等的‘劝课农桑’。”
食肆内谈天说地的海客不少,编排一番文登县县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连跑堂的小哥也笑呵呵看着客人们:“这有甚么,房相公家的二公子就要返乡,那黄河两岸的州县,都等着也让房二公子题字哩!”
“……”
“……”
一句话,顿时让不少那地界的食客们面红耳赤,害臊啊。
杜总那毕竟是不一样的,四品的大员,虽说实权也就那样,但四品官身,天下有几个?相较起来,房二公子那算个什么?拍他的马屁,更丢人啊。
“这么一看,王县令还真是可爱了不少。”
先前吐槽文登县县令的食客愣了一下之后,又来了一个吐槽……
一众见多识广的都是笑而不语,这世间的道理,哪里能清清白白的。美么,都是比出来的。好么,也还是比出来的。
你不需要做得比别人多好,只要别人比你更烂就行。
第六十七章 唱卖
“犀甲新到,苍龙道南岸新制,起价一百贯!”
“是提督府所出?!”
广州的一处“唱卖行”,行会里的档头满头是汗,撲头不知道被扔到了哪里去。他身上一身黑,显然是公门里也担着差事的,只是这光景被叫来做个“唱卖”中人。
旁边还有几个文书、书办,同样忙不迭地记录着,手中的铅笔时不时地断了,旁边还有年纪不大的小厮正在那里忙着磨铅笔。
石炭混的不好,要么太软要么太脆,若是不用棉线纸条卷起来,着实不太便当。
广州诸市的铅笔,都要从江夏去进,扬州货和杭州货都是不怎样,好用的太贵,远不如武汉的便宜。
“犀甲港冯提督亲自盖的印,诸位大可不必担心!”
“好!一共多少张?我们‘巨鲸号’全包了!”
“包你阿母啊!价钱都没喊,包你个头!蒲你阿母……”
“两百贯!”
那被人咒骂的“巨鲸号”管事也不恼,看也不看周围的人,直接喊了一个价钱。周围那吵嚷的叫骂,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鸦雀无声,都是被惊到了。
从苍龙道载货过来的“船老大”也是来了精神,他喊一百贯也是有点吃不准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居然有人翻一倍来买。
“哼!”
“巨鲸号”的管事不屑地冷哼一声,这帮广州人吵吵嚷嚷的又如何?还不是要看实力说话?!
“两百贯……大佬,‘巨鲸号’还却账房吗?小弟在武汉求过学,临漳山读了两年,跟丁蟹是同窗……”
“……”
“……”
转折太迅猛,闪了不少人的腰。
两百贯的叫价,实在是太毒辣了一些。这光景不是不知道要开打,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除了粮草,装备也是要跟上的。
可天竺那地界,用铁甲实在是浪费,气候也不适合用铁甲。反而皮甲最划算,哪怕是精锐,一军有个两三百人用铁甲,就绰绰有余。有个一千人左右挂着皮甲,就足够了。最终开打,还是要看人。
制作皮甲,这几年用料非常复杂,有牛皮、鲸皮、鳄皮、象皮、犀牛皮……但最好用的,还是犀牛皮。
而犀牛在岭南自贞观十五年之后,就进行了最后一波大规模猎杀,大约是绝迹绝种了。唯一离广州最近,还能产犀牛的地方,也就是交州。
交州犀甲也算是招牌,这两年跟土著作战,导致本地保有量极高,有时候外国“借兵”,会指名道姓要用“交州甲”。
放以前,私自搞这玩意儿,也是要杀头的,最不济……本地流放肯定是要的。交州人被流放交州,基本操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