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一个‘千夫长’过去。”
“郡王殿下那里还了驼队,还能先赊一些绢布收买。”
“眼下不过是刚刚春天,刚过完冬天,这些‘大海’附近的杂胡,想来牲口也没什么膘。抢一把,也没收买赚头。”
“抢人。”
一人突然有些无奈地说道。
“也只能抢人了。”
“今年人头价钱高,西域那里,图伦碛的价钱已经到了一百贯。”
“一个?”
“一个。”
“是修路吗?唐人修了好多的路。”
“有修路的,还有修城的。”
突厥人对乌堡的概念不深,都是把乌堡称呼为“城”。
整个西域边陲,大大小小的乌堡,都是围绕绿洲做文章,数量有一二百个,小的可能只能十几个人,其实就是个堡垒。但这个堡垒很有用,能够储藏粮食和淡水,侦查的作用极高,还能警戒叛乱。
“过了此地,沙欣说有一座山。之前劫掠大马士革,是绕道了。这一回,还要绕道吗?”
“过了这座山,就是两条大河,那里能种地。之前已经让人去试着买了地,能种糜子,一亩能存不少。”
“能有一石吗?”
“不止,有两石。有漠北农官的学徒过来,可以请他们帮忙。”
“要价怎么样?”
“不是问他们要,是跟‘刀王’开价。”
“姓王的还管这个?”
“那些漠北来的,都认‘刀王’,他是北地游侠大龙头,而且门路很广。你们身上这些战甲,就是他让出来的。”
此话一出,整个营帐又是一阵沉默。
很多东西,都让突厥人感觉无比别扭,可是,又无可奈何。
“要是能种地,就能养活更多人。”
“两条大河周围,部族太多了,波斯故地,哪里那么容易停留。”
“之前杀败的那帮疯子,也想争夺两条大河。”
“就是来让我们皈依他们那个什么教的?”
“正是。”
“呵。”
冷笑一声,一人长吁短叹:“不管了,先占了地盘再说,唐人要是再来赶……”
呛的一声,这个突厥大汉拔出了身上的精钢腰刀,狠狠地斩在了桌子上,削去了一个桌角后,目露凶光恶狠狠地说道:“我们就再走就是!”
“……”
“……”
整个营帐内的气氛,糟糕了极点,直到第二天,各部招呼了勇士,准备用兵,这时候的心情,才好了不少。
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
突厥诸部中,可萨部是彻底被边缘化的。这也导致了可萨部无法向东获取更多的资源,只能转头向西,整个可萨部因为活动在里海和黑海之间,这使得他们天然地可以接触弗林国,也就是为数不多还算讲文明懂礼貌的“罗马”人。
说到底,让西突厥诸部不承认可萨部的缘由,倒不是说习俗,实际上可萨部的习俗和突厥诸部差不多。但他们的长相……就彻底让诸多突厥贵族不想多看。
“杂种”,这就突厥诸部对可萨部的称呼。
从属于阿史那氏,又吸收了大量的铁勒人、本地人、匈人后裔,整个可萨部的外貌,和正统突厥人是完全不同的。
哪怕是阿史那思摩这样的身份,仅仅是因为“有类胡种”,青少年时期就没少受欺凌,更何况可萨部这种,从外貌上彻底和突厥诸部进行了“切割”。
任何一个强大且底蕴深厚的族群,大抵上都是有相通的内核,一是血脉,二是文化,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当年突厥大分裂也没有把可萨部吸收进入突厥核心,就是因为可萨部哪怕是精英,也很容易让贵族们区分出来。
这就天然地形成了“他们”和“我们”,突厥帝国时期的等级是严苛的,匈奴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草原帝国规矩,注定不会轻易地让明显“底层”的“杂胡”进入到“高层”中去。
阿史那思摩被排挤的主要原因,根子就在这里。
于是当可萨部诸豪帅说“卡斯庇亚那人”素来亲善的时候,西突厥残党联盟根本连一个字都不信,派出了一支精骑之后,就在山谷出口封死了阿布哈兹人协同可萨部突袭的可能。
而与此同时,自称“卡斯庇亚那”的人们,对此还一无所知。他们所处的“圣地”拉伊,城市内外不管是居民、农民还是牧民,都还沉浸在战争被解除的快乐中。
唯一想要把真相透露出去的,却还是拉伊本地根本没人相信的乌古斯人。
西突厥残党联盟就这样看着乌古斯人表演,哪怕乌古斯人也是突厥人的一部分,而这一次的小把戏,不过是为了区分一下,自己的阵营中,到底谁才是一条心的。
“哈。乌古斯部。”
西突厥实力最强的汗部特勤,是咥力可汗的子孙,他很幸运,因为是个“废柴”,所以长期混迹在铁勒人那里,交结的朋友,也大多数都是铁勒人。在夷男崛起的时候,要不是契苾部的庇护,大概也会是当年夷男的刀下冤魂。
“特勤,现在乌古斯部的人,跑了不少,都去了‘拉伊’。”
“城内是谁接应他们进去的?”
“祆教教众。”
“‘大海’旁边,是不是还有个‘乔治亚’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