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苦寒,虽工钱略增,然则山高路远,万一偶感风寒……”
有医保!医保!没看到甄氏医馆的十年门诊大夫都在怀远城坐馆吗?汤药费你们只要出一半!
“家中薄地尚有八十亩,吾虽男丁,亦有心卖力,奈何年逾三十,尚未娶妻,且若北上,田地如何是好?”
不知道你对胡女是什么看法?最近本商号提供“有缘千里来相会”相亲服务,只要有大唐户口,一切不是问题!至于田地,若是私田,本商号提供三倍溢价收购业务,永业田亦可租赁耕种,年产一成归地主所有。
经过一个月的口水横飞,别的地方不知道,反正关中不少土鳖都想出去试试水。反正有朝廷大员作保。
你问哪个朝廷大员?英勇善战忠君任事节操高尚的卢国公程咬金听说过没有?没看到卢国公露面?那你有没有看到他儿子程处弼?
很好。
一切都很好。
总的来说广大人民群众认可了一点,华润商号,义商啊。
唯一问题在于人口迁徙,这让京兆府很受伤,从来都听说使劲往关中钻的,哪有往外跑的?
于是这事儿就往皇帝那里一捅,捅的李董哎哟一声,嘴上又起了燎泡。
大河工坊实际上对织工的数量要求,如今是没有上限的,但张德还是给定了个五千人的上限,尽管织机的数量还没这么多。
虽说招募五千人没希望,但近三千人的规模,还是让李世民心惊肉跳。他头一次知道,原来工坊还能这么玩。
而近三千人的迁徙,光坊里保人最少也要五百,官府核查之后允许迁徙的流程还要走十天半个月的,这还是看在华润商号会做人的份上。
然而不是官民搞定就算搞定了,跑来跑去的人如果扎堆的数量太多,李董就要琢磨,是不是有刁民想害朕?
于是李二又玩起了老把戏,让走狗们跟着。
党支部建在连队上,这个概念,自古有之,可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总的来说,皇帝的玩法还是落后了一些。
“羊毛这么紧俏?”
李世民在宫里眉头微皱,他虽然大概知道一些,但实际上并不清楚大河工坊到底有多少进项。李思摩虽然每个月都让车马队进京上贡,一个月也有一两万贯,可李董总觉得有点不爽。
毕竟,你都塞了一两万了,难道自己就没留点儿?
阴暗啊,心理忒阴暗。
“二郎又有心事?”
“竖子又生事端!”
李世民将折子一扔,生着闷气。如今宣纸已经在朝廷普及,外朝上奏都换了宣纸,好用不说,写的内容更多了。乐的老魏经常跑张德府上夸奖,然后混一车白纸回府。
“那诸园苑监丞差事丢了,总不能闲着,只要不去祸害谁,由他去吧。”
长孙皇后恬然一笑,安慰老公。
“早知如此,朕除他官职作甚!”
李董长叹一口气,将老婆搀扶着在羊毛软垫躺椅上坐下。
“文宣王庙一事,尚未赏赐,二郎可有计较?”
“近日事多,思虑不及。”
“非思虑不及,实二郎心忧也。”
皇后面色淡然,“这叔侄二人,当真人杰也。奈何公谨已娶阿姊,否则,芷娘亦可配与张德。”
“欲为朕妹夫耶?!”
噗。
长孙皇后笑出了声,“入二郎彀中,须从长计议。”
李董眼睛一横:“丽质耶?朕不舍!”
“帝姬之所属,何谈舍得?”
“辅机……”
“兄长那里,自有计较。”
长孙皇后虽是女子,却向来果决,意志之坚定,当年李建成李元吉手下围攻秦王府,也不过是给李世民新绣了个香囊罢了。
李世民愣了一下,最终什么都没说。
第二十六章 串联
“丽娘,你觉得张操之如何?”
长孙皇后给女儿剥着阿月浑子,柔声问道。
小公举一听张操之,顿时脸蛋红扑扑的:“很好呀。”
“比你表哥呢?”
“表哥最没意思了!”
小公举加重了语气。
长孙皇后秀眉微挑,“表哥终究是好的。”
“那也没有大郎有意思,大郎什么都会,什么都知道!”说着,小公举一手叉腰一手指天,“大郎做的纸鸢,都和别人的不一样,飞的可高了!”
自从宣纸诞生后,老张给自己的女仆做玩具,算是吐了老血。然后女仆又拿了玩具去表妹那里炫耀,接着表妹再过来要玩具……一种循环。
“张操之怎么可能什么都知道,他又不是生而知之。”做妈的给闺女剥好了一碟阿月浑子,小公举塞了一颗在嘴里,然后道,“大郎就是什么都知道!”
长孙皇后面带微笑,没有争辩下去。
过了未时,皇后摆驾齐国公府。然后过了一会儿,前任大理寺韩良也到了齐国公府。又过了一会儿,刚除职检校虞州刺史的长孙操也来了。
“伯玉,缘何姑母来了,竟是不让吾前去觐见?”
长孙冲一脸难受,问好友韩瑗。韩瑗是跟着他爹来混脸熟的,哪里懂这个,他都二十多了,一官半职都没混上,只好跟着长孙冲瞎混。有时候,他还真是挺羡慕跟着张德胡天胡帝小王八蛋们的生活,忒带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