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孔颖达也是突然想起来,对褚遂良道:“就是‘图伦碛’。”
更名这个事情搞了几回,变来变去,最终钦定为“昆仑川”。更名的时候,长孙皇后正在犒赏一帮拍马屁技术极高的“功臣”,其中就有“平海伯”李秀。
而“昆仑川”这个名称也大有说道,谁叫周天子撩的老姐“西王母”,她就住昆仑山呢。
虽说似周天子这种级别,没可能真的就是为了旅旅游去大一点的城市看一看。但故事是后人进行解读的,当年记录文字的时候,可未必有那么多闲工夫来解释其中的政治外交技术。
一如武丁、妇好,轻飘飘的一句干挺了谁谁谁,可妇好那个时代,几乎多有的原生文明都被一波蛮族入侵给搅合了个稀巴烂。唯有商,不但反手一巴掌,还逆推了回去。
周天子旅游的性质,是武装游行还是军事威慑,自然可以拿妇好故事来参照。
只不过对长孙皇后来说,她又不住昆仑山,也不在瑶池风餐露宿,没必要去解读背后的故事。
她要的,只不过是把“西王母”立起来。
一如“平海伯”说的,他现在出海,都是要拜一拜女圣陛下的。
这年头,拍马屁拍得多了,流传后世别人一查。嘿,当时是女圣主政,图伦碛更名昆仑川,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功劳,是女圣陛下的啊。
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就是故事充满着离奇……
弘文阁收到消息之后,马周主持了会议。
主要就是河中地区已经得到了控制,主要关隘都在修筑工事。但是修筑工事非常缺材料,西军的意思,就是搞点水泥。
而且委婉地表达了,价钱高点没事儿。
反正不是西军出钱,是兵部采买。但西军在河中捞的着实不少,加上敦煌宫从皇帝老子那里要来了很小的一点外贸权,虽说只是临时的,但从西突厥身上,赚的不比拦路抢劫少。
毕竟西突厥现在就是在拦路抢劫……
赃款赃物转个手的事情。
“横竖要修路,这水泥提一提产量,也是应该的。”
“相公以为如何?”
“山高路远,但有下雨,怕不是水泥成了磐石。”
马周有马周的担忧,还有另外的考虑。
皇帝早就有心把敦煌宫经营的更加红火些,只是一直找不到突破口,这光景,为了消化河中,马周倒是觉得,时机算是成熟。
工部路桥司、新置铁路局,这两个衙门很吃材料,但反过来也可以说这两个衙门对扩大生产很有帮助。
借着这股东风,马周要做的,就是让敦煌宫也跟着吃肉喝汤。
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汤
弘文阁中真正算得上有话语权的,只有马周一人,其余弘文阁学士,暂时还是依靠“本官”来行使权威。朝野内外真正买账的,也止马周。
除了需要皇帝拍板的重大事务,一应流于执行的既定政策,马周一个人就能搞定。“大学士”的“大”,绝非只是改了个称呼。
此时,明确察觉到武汉准备“爆产能”的马周,想着的就是怎么在丝绸之路上好好地安排妥帖。
他既然放出话要给敦煌宫吃肉喝汤,受着敦煌宫管吃管住管钱管粮的兵头,自然屁颠屁颠地迈过莫贺延碛,也不去瓜州吃瓜,直奔敦煌去了。
“五郎,去马相公那里……谈得如何?”
真正属于敦煌的“地头蛇”,大多姓薛。若非“西秦霸王”这个白痴弄出来太多没必要的虚名,也不至于薛氏根基从西北彻底衰退。
当年薛世雄留下的人脉,也尽数随着一抔黄土,彻底烟消云散。
越来越淡定的薛万彻,邀着薛万备吃茶,薛万备喝了口茶,看着薛万彻:“只要伊吾能凑个万把铁匠出来,敦煌宫可以供应铁料。”
“马周这是要作甚?”
薛万彻眉头微皱,供应铁料这种事情,属于可大可小。如果说在长安城这么搞,那没什么好说的,你就是造一把三十丈的斩舰刀,皇帝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但伊州不同,就这光景,还有蛮子到处流窜。伊吾军驻扎“蒲类海”,那也不是过来吃沙子修长城的。每年定期扫荡,整个折罗漫山连有多少个兔狲窝都一清二楚。尽管现在不至于说是到“治安战”的地步,但时不时就有当年伊吾城城主的心腹出来搞事,安心生产的行情,远不如关内。
就算伊吾城城主是忠心的,可备不住有人要拿他的名头做文章,当年山东六国起来反秦,也不是因为大秦帝国如何如何残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喊“天下苦秦久矣”。
“说是要修路。”
薛万备看着薛万彻,“兄长,这马相公,是甚意思?”
摇摇头的薛万彻十分不解:“陛下难道不会猜忌吗?动荡四战之地,又是丝路北线,平白送了铁料过去,还让做铁器生意,难道不怕打成一锅粥?”
“去马相公府上,听说西军来了个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兄长参谋一二。”
“甚消息?”
“听说程三郎手下几条恶狗,把河中四面关隘尽数控制,如今波斯东土就在马蹄之下。西军戍堡最近的,跟木鹿就隔了半日脚程。”
“关隘尽数控制?这怎可能?程老三何来恁多人手?”
“我也是听说,当时大嗓门的几个,说的都是南方鸟语,也是打问了一个小厮,这才明白些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