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笑了笑,又拍了一下尉迟环的肩膀:“你这小子,倒是让人刮目相看啊,比大安强多了。”
尉迟环笑的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事涉重大,还是问张德:“一条路要一千万贯,朝廷怕是掏不出这笔钱,难不成还要举债?”
“不出意外,会问武汉借。”
说罢,张德对尉迟环和屈突诠道,“此事说客是马相。”
哪怕纠结武汉在帝国中的存在感,但马周作为弘文阁大学士,该做的分内之事,从来没有惫怠过。
更何况,因为皇帝身材胖大,主要业务越来越依仗长孙皇后,反而让他这个点头相公重新恢复了一点活力。
至于朝廷怎么偿还这笔借款,那就是另外一个事情,但首先朝廷肯定要把铁路路权拿下。
实际上在京城活动的人中,除了马周,还有琅琊公主李蔻。
挺着个大肚子的琅琊公主如今跑弟媳妇那里跑得勤快,为的就是说服弟媳妇用特许权的方式来偿还这笔债务。
什么特许权呢?有时间限制的免税特许权。
这个权力说穿了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当然了,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当年皇帝一句话就免了沔州的税,也能一句话免了辽东的税……但这一句话免税的弊端也很明显,随时能被收回。
现在武汉在谈的,就是关于铁路相关产业的免税特许权,三年也好,五年也罢,多多益善。
“除修桥铺路生产机车之外,只运营线路,怕也是相当不易。”
尉迟环在地方混了很久,管理上的事情,鲜有轻松容易的。
“铁路开工之后,会专门成立一家铁路运行联营会社。”
张德跟尉迟环又透了个底,“赚不赚钱,就看它了。”
第三十章 当代董夫子
在汉安铁路这个项目上,有着强烈投资意愿的权贵资本集团极多,甚至连一向安分守己的李靖家族,咬咬牙也拿出了大量物业和土地,在京城和长安两地的华润号进行抵押借款。
原本李靖准备借贷的时候,其实第一时间掏出借贷合同的不是华润号,而是长孙皇后。
皇家银行的现金相当多,但要说把钱直接掏出来扔到武汉的铁路建设上,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宁肯从武汉借钱,并且支付费用不低的利息,也更加适合皇族以及中央朝廷的需要。
自己的钱拿出去就不是钱,别人的钱欠再多……也就是个数字,至少对中央朝廷来说,就那么回事。
一年还不了那就十年,十年还不了那就一百年,要是依旧还不上,那就赖账,赖账太难看就把债主杀了……
当然了,政府耍流氓也看对象,遇到硬骨头狠角色,钱还是会还的,而且还给的特别爽快。
汉安线除了吴王李恪之外,皇族中亲王级的强人并不在少数,比如隆庆宫之主,长乐公主李丽质,投资汉安线的意愿显然要更加强烈。
别人不一定知道武汉到底在搞什么鬼,但武汉确定大致规划路线的第二天,汉安线的铁路规划图,就会拜访在隆庆宫之主的案头。
早年因为东关窑场被长孙皇后收走,对陶瓷情有独钟的李丽质一直想要重整旗鼓,而汉安线沿途几个州县,都产白云土。
所谓白云土,就是“高岭土”。
以铁路的运力,李丽质完全可以运输白云土前往汉阳,在汉阳开设陶瓷厂。而不必在云梦县或者应城这些地方设置窑场,不但不便控制,陶瓷运输本身就有不小的折损。
而且以她的身份,专门开几趟瓷土专列,那就不是个事儿。
一次专列运送的瓷土量,就足够一家窑场折腾一阵子的。
除此之外,像大理石、花岗岩、木材、石膏等等建筑材料,安州属于储量丰富,但没有条件运输出来,至于芒硝、硅酸盐、岩盐等等特殊物资,更是连开采的条件都不具备,即便两百里之外的武汉有着丰富的需求。
吴王李恪决定围绕汉安线运作朝野诸事的同时,安州几个采石场半个月不到全部被吴王府高价赎买。
这些采石场不管是前台白手套还是幕后大佬,都以为吴王殿下是个发善心的傻逼,寻思着是不是吴王府要盖个大碉堡。
但他们哪里知道,即便是只是修铁路本身,光砂石用量就很难估计,不做工程而做原物料供应商,几个采石场的买断钱,半年都不要就能回本。
而且吴王府的首席幕僚权万纪更是料定,汉阳出来的铁路,早晚都会修到长安去,就算不到长安,去襄州也是要的。到时候汉安线的终点站安陆,就是前往襄州的起点。
可以说现在赎买采石场,是典型的坐拥宝山。
忠义社开了英雄大会之后,很快“一千万贯”大动作的消息,就传遍了江西、湖北。只是有些牲口寻思着“一千万贯”还不够响亮,直接喊出“百亿钱”,扬子江震动,江淮震动,东海震动,关洛震动……
一个数字传出来,把教育总理孔颖达的风头直接抢了过去。孔老汉的风光维持的有点短,武汉“百亿钱”铺天盖地在洛阳街头报刊上出现,各种揣摩各种风声,只是实锤的消息一个都没有。
“那永兴象机,当真能在路上跑?”
洛阳宫中,问对马周的长孙皇后有些不信,她不是没见过永兴象机2.0,京城皇庄中就有,稼穑令张乾更是把永兴象机2.0弄来洛阳的功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