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内心又是一软,何坦之看着张德,正色道:“老夫对大哥是寄予厚望的。”
“好吧。”
张德点点头,顿时明白了。
恐怕何坦之背后,还有江阴本宗的子弟也有这样的愿景。他们畏惧自己,所以不敢挑战,但是,张沧给了他们希望。
“老叔需明白,早晚有一天,这世上终无君王。”
“郎君看不到那一天。”
“哈……”
老张点点头,不可否认这一点,几十年拼搏,那些底层的勇气,哪里有暴力革命的壮烈,只有苟且偷生,只有忍辱苟活。常人以为压榨到最后一刻,一定会有反抗。却是忘了,这世上,多的是致死不敢动弹的弱肉,否则……哪来那般肥大的强食?
在这一点上,张德没打算跟何坦之争辩。
毕竟,在何坦之看来,江水张氏已经到了只能进不能退的地步。中原等着皇帝皇后去死,扬子江两岸,又何尝不是盼着张德去死?
南北权贵,各路豪强,或是期望着下一任皇帝是个傀儡,是个点头木偶;或是琢磨着下一任江水张氏的宗长霸气绝伦,带着一群原本没机会的土鳖牲口,彻底将京城老大权贵掀翻在地,让他们自己成为京城的老大权贵。
造自己反的人,终究是少数,张德这种异类,实在是格格不入。
“罢了。”
“不错。”
何坦之又是点点头,“郎君这句‘罢了’,说的很对。”
什么都没说,但什么都说了。
等何坦之离开之后,张德一时也沉默不语,久久不能平静。
人一旦死了,是决定不了身后事的。他说“罢了”,不过是默许何坦之他们去做,但这个去做,不是在他活着的时候搞事,至少也要等他镇压不住这群“狂徒”,或者等他死了之后。
而何坦之,显然也没打算这个时侯就扶持张沧上位,“篡位”这种事情,别人不知道,何坦之是很清楚的,自家郎君的几个儿子,没一个有机会在张德手中过招。
实力相差太悬殊了。
“他妈的……”
骂了一声娘,老张此时此刻才有点“队伍不好带”的感慨。
不论哪朝哪代,指望同志们保持着初心怀揣着理想继续前行,都是痴人说梦啊。
高官厚禄、作威作福、耀武扬威……才是人心常态。
前脚刚喷完“朱门酒肉臭”,后脚住在朱门之后,就宁肯“路有冻死骨”。
没有路边的“冻死骨”,哪里有我的朱门,哪里有我的酒肉呢?
至于我的酒酸了肉臭了,那也是我的福分,我的命好。
“所以说,还是上网对喷最公平。”
嘟囔了一声,老张又提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小字:权限狗死个妈……
字不错,比非法穿越前强了三条街,然后撕成碎片,扔到了纸篓中。
这个没有乐子可言的贞观朝,当真是有点让老张疲惫起来。
“果然还是上网玩游戏最愉悦。”
言罢,老张收拾了心情,背着手缓缓踱步,宛若一条老干部,走到廊下,眼见着黑云席卷,居然片刻就下了豆大的雨点,几个呼吸,电闪雷鸣,漂泊大雨顷刻就来。
“嚯哦……”
哗啦啦的大雨,把一棵芭蕉树都打了个半残,想当年,就是在这棵芭蕉树下,他很是愧疚很是感动地和张沧相见。
至于现在……
“来人。”
张德扭头喊了一身,“把那棵芭蕉树砍了。”
第九十二章 胆大心细之辈
“将军。”
披甲校尉上前行礼,周围一水儿的骑马军官,战马一声不发,大多都是贞观朝新培育出来的高级战马。正中央一身玄甲的将军微微点头,手抬起又落下。
“出发!”
“大纛发令!出发!”
“出发!”
“出发!”
敦煌以东的官道,逶迤往来的驼队马队都是情不自禁地停住了动作,连最暴躁的黑骆驼,此时都安分的很。
畜生尚且明白,何况是人。
“都护,可要再送一程?”
“不必。”
郭孝恪摇摇头,“这等俗礼,三郎不会计较。那首《送程三使天竺》,再多备几个一样的,到时候还要去两京扬名。”
“都护放心就是,如今中国多有‘敦煌派’,此类边塞诗,多不胜数。”
“嗯。那就好。”
对于写诗,郭孝恪并不擅长,也就是酒宴应和两下的水平。不过如今国朝诗文,除了“应制诗”之外,朝野之间最为出众的,就是“敦煌派”为首的边塞诗。
如今边塞诗人之多,前所未有。而且一般骚客,也不敢得罪边塞诗人。盖因边塞诗人,往往都是在边关当差,说不定一首很矬的边塞诗,作者其实是某个边境羁縻州的刺史。
西北方向的羁縻州已经越来越淡化土族的力量,似鲜卑人、党项人,基本服装、文化都消失殆尽,除了唐军的暴力作用之外。曹宪的《音训正本》起到了极强的作用,而国外又有“贞观苏武”长孙冲为表率,加上程处弼时不时斩杀蛮酋,自然就加速了这种变化。
竖起来最好的典型,就是薛州刺史薛不弃,“昆仑海”一带不少蛮族领袖一度以为这个薛不弃是哪个中国薛氏的子弟,了解到薛不弃其实是铁勒斛薛部的“豪帅”之后,那种震惊,至今还很有影响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