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现如今孔总理身份特殊,就算想要开口讨要,他也不敢。
再者,名义上来说,武汉图书馆还是受教育部管辖,不过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了。国朝七部衙门,想要争武汉图书馆管理权的,一个都没有少。
刑名法学、战争学、工程学、管理学、教育学、文选学……一个个部堂高官,并不介意豁出去不要脸。
只不过武汉图书馆比他们更不要脸,因为武汉图书馆门口竖着的是“天后”雕像,然后武汉图书馆正式定名之后,题字是李董的书法。
总之一句话,李唐江山彻底亡了,这“教化”的功劳,怎么都毁不掉。
身后名这个事情,老张也早就摸到了老板和老板娘的脉搏。
现在还寻思啥呢?跟武汉决一死战?也得有那实力啊。
至于武汉系官商集团内部的斗争,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不管是跪舔君王还是盼着搞事换个君王,只要李皇帝长孙皇后还没死,武汉系官商集团内部不管如何狗咬狗,都要先保证利益一致。
什么是利益一致?除了利润之外,面对敌人,要共同进退。
利润和共同进退,是相生相灭的关系,剥离一个单独去考虑,都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听闻诸葛氏、葛氏已为荆襄幕府之干吏,想来两家也是深思熟虑过的。你们日后在两州行走,要多跟诸葛氏、葛氏亲近。”
蔡行这话让蔡氏子弟都是脸皮发抖。
长子蔡聚好一会儿才道:“大人,警察卫能够如入无人之境,正是因为诸葛氏、葛氏带路。若是同彼辈亲近,岂非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哈哈哈哈……”蔡行爽朗笑道,“谁清谁污,还未可知呢。”
“这……大人是何意思?”
蔡聚眉头微皱,在他看来,荆襄如此狼狈,之前警察卫雷霆一击三炮定荆州,固然是凶猛非常,超出了世家豪强的想象。
可是,后来警察卫进入荆楚腹地,简直就是“宾至如归”的待遇,要是没有诸葛氏、葛氏带路,根本不会这么轻松就让襄州世家豪强来提前准备的机会都没有。
能够在薛仁贵雷霆万钧之下全身而退的,只有类似他们“谷城蔡氏”这样的门庭。
蔡聚门路不算广,但也有同窗在武汉做事,他是知道的,京中豪门以及武汉新贵,都准备着开发“天竺地”。可是,开发番邦,对人才要求极高,清河崔氏在西域的作用,比十几万民夫还要有用。
原因很简单,有了清河崔氏,西域大兵搞多少子女出来,这些个子女在清河崔氏出身的老师教育之下,十五年之后,就是十几万民夫。
哪里需要关内费心费力地移民?
朝野巨头都尝到了甜头,这才有了朝鲜道诸事,这才有了东海宣政院以及现在天竺都护府的破烂事情。
以程处弼和张德的交情,加上贞观“冠军侯”在李皇帝心中的地位,中央到地方对他的支持,只会上不封顶。
而他们荆襄世族,就是这种联合绞杀之下的待宰猪羊。
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天竺都护府需要人才,荆襄有人才,荆襄的人才不但得罪了李皇帝还得罪了张操之,那么结果就简单了,你不死谁死?
蔡聚正因为知道这其中的些微脉络,才更加庆幸祖先的智慧。
看似平庸的家族经营,现在看来,却是抓住了一飞冲天的机会。
哪怕这个机会看上去有点暂定样子。
第九十七章 赶巧
“监门,蔡氏已在中厅等候。”
“老夫这就来。”
将一支特制的硬笔收好,桌面上的文字非常流畅,但是墨水质量大概不行,文字但凡带着笔触的地方,都有点出墨太多的迹象。
好在新制的纸张比较厚,也不怕晕染得太厉害。
和毛笔比起来,吴王府出品的硬笔,办公效率高了太多。
“闻襄州名士前来,礼喜不自禁!请,快请入座!”
“见过薛监。”
不管是年长的蔡行,还是年少的蔡聚蔡落以及另外两个才是子弟,都是老老实实地站着行礼。
三请三辞,蔡氏男丁这才略显拘谨地入座。
“诸蔡皆为襄州名士,礼本就想要交结一番,只是公务繁忙,一直不得抽身。”
说话间,薛仁贵的亲信已经亲自把茶水奉上,礼数算得上周到。
“岂敢称甚么名士,不过是乡野粗鄙之人,恐污世人之耳。”
和南平蔡氏比起来,这个谷城蔡氏简直是谦虚到了极点。这很讨薛仁贵的欢喜,要知道薛仁贵少年时代,没少被薛氏正宗排挤,日子相当的不好过。
早年真正拿薛仁贵当人看的,反而是“寒门”出身的张氏子弟。张公谨的长子张大象,根本无所谓鄙视还是高看。能玩得来就玩,玩不来就散,很潇洒,也很让人佩服。
“哎……诸蔡不必自谦。”
薛仁贵连连摆手,“老夫非是客气之言,是当真欣赏谷城蔡氏之风范。”
虽然薛仁贵这么说让人听了很爽,但蔡行父子叔侄几人,都没有当真,反而更加谦逊地微微欠身。
不同的世家,自然有不同的生存方式。
谷城蔡氏并没有那种独领风骚数百年的妄想,能够安安稳稳地存续,也就可以了。至于说那些个锐意进取的子弟,做个介绍,跑去南平蔡氏那里混饭,厚着脸皮,也是可以做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