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二公子还默默地意淫,要是有了张大郎的财富还有关系,他萧二公子作为兰陵县公二房血脉,必定能在清池县站稳根基发扬光大,将来和大房并驾齐驱,说不定两代之后就比大方还牛逼呢?
于是乎,在手下茶叶之后,萧铿居然也没提一起吃个饭什么的。老张也是一头雾水,妈的这萧二公子叫老子过来就是喝茶吹牛逼的?正事呢?老子还想搞点船工啊卧槽。
“咳,萧兄,这次操之过来,还有一事想要问询。”
“噢?不知是何事?但说无妨,大郎只管说就是,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老张也是蛋疼:这货疯了?对老子这么热情?
“这……德一向喜好营造,听闻萧氏舟船造法独树一帜,故想要讨教讨教……”张德见萧铿神色一愣,然后连忙道,“若是涉及机密,当是吾放肆了。”
“不!不不不,不放肆,不涉机密!”
萧铿连忙摆手,然后心中转过一个念头,笑道:“吾二房大工,多在西厢,亦有前隋将作监出身的,若是大郎有心,不如自己去看看?”
“噢?当真可以?”
老张来了兴趣,要是能看看船模烫样,倒也不错。自己结构力学还是不错的,奈何造船哪怕是木头船,那也是系统工程。
他倒是想一口气搞个大帆船出来,上面放三百门大炮,然后轰死李董那个王八蛋。可惜光熟练工都没几个,现在造沙船的船工都缺,别说宋明福船甚至大帆船了。
“可以可以,大郎若是有兴致,自去就是,吾与刺史闲聊片刻。”
“明公,吾……”
“不用计较老夫,只是回去亦要给老夫几百斤雀舌。”
“多谢明公体谅。”
老张怀里是揣着铅笔和笔记本的,仆役领着去了西厢,果然看到了许多船型烫样,不过都是方头平地沙船,没什么抢眼的地方。
“萧家的船,为什么用料比芙蓉城的少呢?”
张德正思忖着,却听到一阵轻快脚步过啦,扭头一看,却见一大一小两个娘子,正瞪大了星眸,一脸愕然地看着张操之。
“啊,那头玉麒麟怎么在这!”
卧槽,那头……
老张脸一黑,心说姑娘你这量词用的很有问题啊。
正要好好教育教育两个小娘,那年幼的一个,白颈戴着五彩璎珞的十二三岁小娘,竟是脸色一红,转身就逃也似的的飞奔。
年长的那个冲张德吐吐舌头,也转身喊道:“妍娘莫要走的这般快,小心摔着。”
只是呼吸之间,两个小娘子就跑的影子都没有。
张德懵逼了一会儿:这什么意思?避嫌?
被两个小娘子打断了兴致,张德也觉得无趣,又看没什么亮点,索性就准备回转。正要走,却见方才两个小娘子站的地方,落下了一只锦鞋,台阶上则是还有一条落樱宫绦,粉白流苏上头,圆圆的玉扣色如樱花,着实好看。
将宫绦捡了起来,老张心说得还给人家,然后又捡起了锦鞋,看了看大小,顿时觉得新奇,居然有人脚这么精致。
“这款式还真是没见过,北地没人这样穿,江南又没有这么浮夸。估计是萧氏独有的女鞋。”
张德啧啧赞叹,这到底祖上是出过皇帝的,穿戴也是别有风味。
然而老张作为一条工科狗,在感慨万千的时候,干了一件连他自己都觉得变态的事情。
在回来寻找鞋子宫绦的两个小娘惊骇眼神中,张德鼻子凑到了锦鞋前,嗅了嗅,就像是一条狗……
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
“其实……”
“啊——”
看着两个小娘跑的比谁都快,老张一个人在院子里握着一只锦鞋风中凌乱。他只是,刚才只是……情、情不自禁罢了。
唉,这真是,情非得已。
不动声色跟着薛大鼎离开萧二公子府邸的时候,老张其实也挺忐忑的,比如说担心两个小娘是不是要去告状。再比如说薛刺史看到了自己怀揣着的锦鞋和宫绦。
总之,这的确是情非得已。
“大郎,整个章程,年前总要定下来吧。”
“薛公放心就是,吾既然应承下来,自然料理得当。”薛大鼎的需求分成三部分,一是政绩,也就是官声,也就是前程,具体说来,就得创造GDP。不管修桥铺路还是围圩筑坝,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那就有着落了。虽说对农业社会的GDP没有任何卵用,毫无意义。
第二嘛,那就是河东薛氏能够在河北道有了根基人脉,将来若有拼搏子弟散出去,这里就是个好去处。比如卢氏,散布三道几十府。再比如清河崔氏,光一个徐州六房,就足够吊打绝大多数徐州本地土鳖。所以,这是家族兴旺的现实需求。
这第三嘛,就属于个人的感情需求。老薛是个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人,他经历过饿殍横野的场面,也同样见识过军阀混战山头林立的隋末烽火,年轻时候仗剑高歌奸淫掳虐,人到中年,胸口的最后一点热血,写出来,无非四个字:悲天悯人。
薛刺史这种人,绝非一千五百年后那些吃着人血馒头走上人生巅峰的嘴炮垃圾。他的缺点很多,他的优点很少,但他的优点,比缺点重要,这就足够了。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老薛抄着手,河东老农也似,有点神在在的,却是硬朗坚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