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宪摸着胡须,然后指了指左腿,“另一边。”
“哎。”
老张赶紧转个位置,给老头子捶起了左腿。
“大夫还不曾说这留给大郎的事业呢。”
“若无宣纸,兴许老夫死后,这事业也是妄想。”曹宪说到这里,竟是有些后怕的样子,然后又庆幸道,“这宣纸好啊,好。”
“说事业!”
张德不满地叫道。
曹老爷子也不理会他的无礼,而是眼睛浮现出惊人的自信,中气十足地瞥了一眼老张,“《史籀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急救篇》……有文字而无解释,许慎成书《说文》,可谓千秋功业。”
听到这里,老张猛地一激灵:哎哟卧槽,老爷子雄心壮志略大啊。
“大夫不欲注《说文解字》,乃重订字书?”
曹宪还是摇摇头,反而拿起笔,在宣纸上写了一个盥洗的“盥”字。
一脸懵逼的老张不知道曹宪要干啥。
然后曹宪眼睛放着光:“这个字,老夫在钟鼎上见过,亦在秦汉书简上见过。人要洗手,先要在器皿中装水,然后两只手浸入水中,这就是盥。”
老张还是一脸懵逼。
但是,很快他就……更加懵逼。
因为,曹老爷子很兴奋地摸出一枚甲片,这玩意儿老张熟的很,甲骨嘛。
曹老爷子指了指不知道是龟壳还是甲鱼壳的骨甲,指着上面一个字道:“这里,也有盥。”
没错,连张德这种工科狗都能看出来,这块甲骨上面有个“盥”字,字形上和篆体区别不大。也能看到两只手加一盆水,很显然,这就是盥洗的盥字。
“你特么在逗我?”
张德说了一句曹宪和李善都听不懂的超现实语言。
此时此刻,老张终于明白为什么曹老爷子会这么自信,而且保证自己的遗产比工科狗的还要牛叉。
如果说工科狗是对自己种族的“继往开来”,那么曹老爷子是在做“追溯源流”。
算你狠。
老张默默地流泪。
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
曹宪的这个事业,的确可以算得上千年功业。作为文字学家,曹宪本身在字形考证及训音上,有着这个时代的权威地位。加上他注《昭明文选》带来的一系列风潮,可以说,作为一个老师,他把“追溯源流”的个人希望及种族本能,放在一个天才身上,是非常恰当非常合理的。
弗里德里希为外甥高斯保驾护航,布特纳启蒙他引导他帮助他,卡尔·威廉·斐迪南掏出了真金白银,最终成就高斯“数学王子”的荣誉。
作为一条工科狗,老张当然知道数学是解构这个世界的重要且是最重要工具。但问题在于,老张不是数学家,两辈子加起来的最高成就,也就是一篇材料学博士论文,仅此而已。
所以,张德内心的强烈意愿是想要让李善这个天才成为自己的学生,但是感性冷却回归理性,他又不想“误人子弟”。
斐迪南这个公爵能投资高斯,他这个男爵凭啥不能鼓励李善?
不就是钱么?
甲骨研究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解决的,老张上辈子从胜利油田划水路过的时候,当时碳十四测定一片甲骨的年代是三千七百年前。他现在是没办法测碳十四,不过可以帮李善收集足够多的资料,然后流传下去。
有他存在的唐朝,落后民族崛起的可能性为零,而只要把“甲骨”的地位拔高到“钟鼎”的地位,种族源流的追溯本能,必将使得这些历经千年而不朽的前人痕迹,大规模地延续下去。
他不会和李善提安阳,也不会说什么殷墟,这世间流传着多少,就是多少。相较于商周,唐人是后人;相较于贞观,后人以贞观为前人。
作为前人,留下看得见遗产的同时,更要留下看不见的遗产。
至于现在么,他手上几十万奴隶、工人、帮闲、仆役,整合人力为曹宪李善师徒二人编撰一本《字典》算得了什么。
“许君引部首之利,老夫以为善。”
曹宪对部首的总结已经相当完善,并且为了更便利书写,从草书中摘取了相当大数量的简化字。他手头的草稿,是一字多形多解,并且有草书简化字。只是他一时半会不愿意推行,主要问题在于简繁之别引来的对立。
士族不愿用草书简体字,寒庶用了也是白用,长期来看,一定是简化字取代繁杂字形。但短期内,甚至三五个皇帝任期内,使用简化字的寒庶之民,一定无法融入士族阶层中去。
所以,曹宪的解决办法是迂回,他不想激怒现行的士族,使得这“开民智”的技术手段延后。尽管实际上,汉字从诞生开始,一直都在简化,直到一日射兔三百八的“千古一帝”定下了一个看上去很奇怪的章程……
“大夫字书欲效仿许慎?”
张德有些奇怪,曹宪不大可能跟着前人走,《说文解字》在对隋唐的人来说,已经不够用了。毕竟隋朝时期的人口,在刨除隐匿的黑户之后,巅峰都超过了五千万。语言文字是随着人口增长而不断进化的。
“原本老夫想从切韵正音入手。”
这个想法很不错,不过没什么了不起的,眼下现行下洛官话,也就是洛下音,就是得跟着韵书学。可以说对文盲和中下阶层来说,完全没有卵用,这就是士大夫自己玩的把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