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次不同,民间力量在长安拿到“开条”,也就是“开拨凭条”,就能自己组织力量,把粮食运送到指定地点。眼下主要目的地是陇右西域,纯消耗不产出的州县唯沙州、西州、伊州。
原本三州也是有产出的,但因为战争,侯君集当初把能搜刮的都搜刮了干净。除西征大军要补贴之外,李思摩王祖贤之流,不可能让朝廷来开支,主要收益,就是战争的直接红利。
于是又加剧了粮食的消耗,更何况李思摩准备拿西州作为丝路北线中转站,集结起来的驼队,有骆驼十数万,接近二十万头骆驼。其中半数是和华润系的大河工坊有干系,在大河工坊中有红利的家族,主要是以新贵为主,如长孙氏、尉迟氏、程氏、秦氏、薛氏、李氏、麦氏、何氏、张氏……
这些主要经营丝路的家族,在“忠义社”内部自成一派,李奉诫也素来称之为“大河朋党”。
侯君集当年眼光独到,虽然没敲到竹杠,但因侯文定故,借了儿子的光,加上种种原因,丝路重开之后,豳州人捞到的好处,倒也不差。
硬要算起来,侯君集这个国公级的大佬,算个“大河派”的外围成员。
可事情成败,往往一体两面。
捞的盆满钵满的侯君集,在回京述职之后,于贞观十二年,正式转任吏部尚书。六部最贵,无过于吏部,不管外界还是他自己,都承认这是升官。
可是,侯君集要的不是这个,这一次的西征,让侯君集开了眼界,原来打仗的好处,不仅仅是抢劫勒索。
他想做西域都护府大都护,一次赚个够本!
可惜,因他捞的太狠,李思摩一边跟他喝酒,一边把他怎么捞捞多少的状况,直接密奏李皇帝。
只这一样,就绝了他西域都护府大都护的可能。
李皇帝叫他来就说了两件事情:一,你管好吏部,朕要什么样的官,你给朕培养什么样的;二,西域的事情,让点机会给别人,比如程处弼、郭孝恪、薛仁贵、薛万彻……
总之一句话,西域你别琢磨了,和你没关系。
宫中唯唯诺诺的侯君集,只好灰溜溜地滚回家。一路走一路想,一路想一路想不通。他知道,在贞观皇帝底下,基本上没机会……
程处弼算个甚么东西?无知小儿!
郭孝恪算个甚么东西?张公谨的跟班,去贝州给清河崔氏做小妾的无胆废物!
薛仁贵又算个屁!一个跟着张公谨儿子逛妓院的逢迎奴婢!
薛万彻连张公谨都不如,玄武门时就该弄死他!
豳州大混混脑子都要炸了,皇帝给这帮垃圾机会,也不给他?难道这次西征不是他的功劳吗?难道上次征讨吐谷浑他不努力吗?
最重要的是,皇帝要说监视李靖,他没有照做吗?
现在,却在他最想要功绩的那一刻,彻底绝了他的念想?
李靖有灭突厥之功,张公谨有灭奚人契丹之业,他侯君集难道只能次次和追杀伏允一样,做些痛打落水狗的事业吗?
他想不通,也不想想通,只是回家的时候,有个在东宫秀才身边跑腿的小吏,偶然听到了一些事情,就卖了个消息给他,然后换了一百贯华润飞票,愉快地去了。
消息是禁中密对,告密的是个阿史那氏族人,称李思摩为叔父。
事情在这里,打了个转转,变了味道。
“嗝!”
打了个嗝,酒气四溢的侯君集双目赤红,却头脑意外的清醒。他脑子转的飞快:那卖消息于我的小吏,乃是太子左庶子的佐吏,莫非杜正仪有意结交于我?
很快他又想到:李思摩这条突厥狗,没想到暗地里敢咬我,必是受人指使……
接着他有脑子一热:若无我死谏筹谋,焉有玄武门事成!如今,莫非是欲‘狡兔死走狗烹’?刘师立在岐州宛若守墓家奴,我不能沦落到他的地步。今后若不能因功进位,必为人所害。
作为一个升官发财死老婆的有上进心男人,豳州大混混自己上位靠的就是不需要比别人厉害,只需要把别人拉下马,自己就能上马。
如果自己不能够一直有功劳地位,那么像他一样的人,会不会把他从吏部尚书的位子上拉下来呢?
就像萧瑀,就像王珪,就像裴寂……
“明日朝会,不若和杜正仪攀谈几句,看看究竟。”
照理说,以杜正仪的身份,是绝无可能来找他的,这无疑是自杀行为。可侯君集突然就觉得,说不定有戏呢?
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误会
“大兄,即为应城令,不去安陆拜见吴王,怎地要去沔州,见那张德?”
“你久在沂源,不大知晓为兄在京中的友朋。张操之乃为兄所敬之人,前来安州为吴王驱策,亦有其举荐之功。大人虽为吏部尚书,这光景,还是要避嫌。”
坦然自若的侯文定笑了笑,“原本还想前往居庸关,再现曾伯祖勇武智计,如今么,也要代天子牧民,做个地方官。”
侯氏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个,就是当年居庸起家的侯龙恩,较之侯文定的曾祖侯植,当年西魏时,还是侯龙恩这一脉更加厉害。
“若非伯父召唤,文远如今也只想呆在老家务农。”
抿了抿嘴的侯文远低着头,显得有些惭愧。
“也不知怎地,大人今年招来好些侯氏子,有些前去山东谋生的,如今都招了过来,再续血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