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靠新罗婢、倭女的输入,已经远远不够。
张德在沔州围圩造田、兴修水库、改造梯田等等让獠人下山的政策,放在以前,绝对是成果斐然,速度极快。可对于人工短缺的工场主来说,远远不够。丝纺还好,原始的织机,对男工女工要求不大,但只要用上水力机械,效率极大提高,性别差异又再度释放出来。
眼下的纺织品利润,使得大开眼界的荆襄土豪,都拿出钱和土地来投资。可合格的工人,大部分都集中在沔州,少部分在鄂州的江夏,这就出现了有钱有土地却无人可用的尴尬情况。
周围州县,大部分劳力,还是被束缚在了土地上。
长孙无忌要做的,就是让那些土地上的女人,走进工场,六个月后,可以手脚熟练地并线,眼明手快地织布。
“京中对于沔州,还是很看好的。”长孙无忌对张德说罢,又道出了实情,“沔州若是无利可图,也不便对诸州下手。待老夫回京,便让人鼓吹沔州新风,外朝自会响应,到时便可以‘效仿沔州,让利于民’为借口,圈地赶人。”
“还需提防幽州故事。”
“‘羊吃人’何如‘棉吃人’,再者,又不是真要改稻为棉。皇帝要裁撤封建,自要有些让利,中枢许地方一个包税包赋。犹如汊川县衙作保,夏粮秋粮,有大户承担便是。”
其中门道太多,长孙无忌也不和张德一一解释,老张也清楚其中的复杂。只是倒霉的,大约又是那些农民,搞不好牵扯进来的,不仅仅是安陆诸州,连鄂州等地都要中招。
到时候,朝廷用行政命令,发动民夫去修水库,去围圩造田,去修梯田,男人累的半死,一转眼,女人跑去做工,这才是霉上加霉。
而且长孙无忌考察了荆襄诸地,又和张德讨论许久,心中也有计较,这汉水长江交汇之地,便是要“多方汇聚”“多点开花”。
当然,用老张的话来解释,那就是中央领导经过深入考察,决定在荆襄地区建设以汉阳、江夏为核心的经济中心,带动云梦泽地区全面发展,跑步进入小康社会……
第九十六章 产业兴盛
滋滋滋滋滋……噗!
低速的钻头在竹管上钻出了一个孔,接着工人又松开台虎钳,将竹管平移,固定竹管位置的卡榫平移一个单位,然后整个台虎钳基座,由脚踏踩动,整体上移,滋滋滋滋滋……噗!
又是一个孔打好。
“大人,这竖笛做了两万支,有点多啊。”
下了獠寨,有个龙姓的寨子,如今在汉阳城,也是有了户籍。汉阳城以西,是新开辟出来的市镇,其实是手工业、工业城市的雏形,只是没有城墙。不过还是设有新坊市,龙姓有百几十人在这里居住,还有个丝竹作坊。
“一支竖笛十文利润,你一单赚上两百贯,不好吗?”
“好是好……只是大人,这竖笛,也不能算是正经营生。都是些给小郎玩耍的物事,怎么能长久呢?”
“急甚么?西军在敦煌,竹器需求甚大。眼下还不到时候,与你些许甜头,你若是不要,让给别人就是。”
“要要要,怎敢不要,哪敢不要……”
前来监察学童竖笛生产的张松白跟丝竹厂的厂长龙初八聊了一会儿,便去新坊市的茶肆坐下。茶肆内,獠女知他是长史府的红人,便是在二月天里,将衣领拉开了许多,粉巾掩着沟壑,眼眸含着春水,红唇一张,媚态骚情唤道:“郎君可要吃一杯红枣泡的茶?”
“二月天还有红枣?”
“郎君说的甚么话,管是哪种天,红枣总是有的。”
言罢,她将发丝一撩,跪坐在蒲团上,弯腰欠身,给张松白沏茶。只这撩拨间,衣衫下垂,便将里边雪花一般白的一大片,露的清清楚楚,任由张松白左顾右盼。双峰滑腻如脂,两点红丸倒也真似红枣儿,只是粉嫩一些,精致一些,让张松白顿时口生津液,觉得那两颗肉丁,定是滋味不错。
“好,那便来碗红枣茶。”
“郎君少待,这便好。”
到了中午,听得各坊内有敲钟的声响,又见工坊如开闸放水一般,将恁多的工人放了出来,张松白才从茶肆的里间伸了个拦腰,掀开被子,对獠女道:“你这手艺,比你三妹强了许多。等几日得空,和你阿爹说好,洛阳那边也有童子要这竖笛的。”
“多谢郎君垂怜……”
提了裤子,腰带一系,张松白打了个呵欠,将头顶的皮帽正了正,悠哉悠哉地回到长史府,见了张德后道:“郎君,龙氏丝竹厂竖笛已经装箱,成色只能说尚可。”
“有没有给你好处?”
“钱没给,塞了个美娇娘,茶肆那个獠寨女郎。”
“倒是有些眼光,知你不缺钱,便寻个偏门给你。”
“郎君,这怎么算是偏门?他要是送个童子,才是偏门。”
“……”
老张脸一黑,忍住没把手里的笔扔过去。
“新坊市环境如何?”
“尚可,青皮虽有,却也只是三五成群,不见成社结党的。汉阳县白役在哪里设了一个岗亭,有一队人,加上坊市赞助的一队帮闲,一般闲汉,也不敢放肆。偶有闹事,也多是寻胡人蛮夷的晦气。”
“凡是结社成党的闲汉,你知道怎么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