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该把苏峻比曹嶷,其实未必妥当,苏峻的能力应该比曹嶷略高一筹,所以掀起的乱子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裴嶷听了这话,却笑笑说:“即便驽马,亦有可用之处,只看何人驾驭。今苏峻势蹙,若肯来投,使君不宜拒之,免失人心。”人目前又没什么劣迹,你有啥道理拒其于千里之外?这种姿态一摆出来,以后还有谁肯来投你吗?
裴该还在沉吟,旁边儿高和却膝行出列,拜倒在地,说:“末将与苏峻有仇,还请都督不要接纳!”
对于高和的出身、经历,裴该自然是清楚的,只是一时间没能想起来罢了,听闻此言,当即颔首:“既是卿相请,我便不纳苏峻好了。”
谁想陶侃却突然间开口,问高和道:“苏峻也未曾杀卿父母、夺卿妻儿,些小仇怨,何可与国家大事相提并论?还请高督三思。”随即转向裴该,拱手说道:“裴文冀所言是也,且使君不欲用那人乎?昔我不用其言,乃有杜曾复叛,则其心胸险狭可知也。然而其才可用,故此陶某才荐于使君,只是当储之于内,而不当用之于外。今才用之于外,便欲自专,若相违逆,必然去也——使君亦请三思。”
陶侃很了解王贡,知道那人是什么性格,当初两人间起了龃龉,王贡就掀起来泼天大祸,而且此后再见陶侃,却不肯归依,而要挟陶侃把他推荐给裴该——正所谓“君择其臣,臣亦择其君”,王贡是认定陶侃不能用其计,非可从之主也。如今裴该才想要用王贡,要是当即就打了王贡的脸,那他还有可能留下来吗?
裴该把脸一沉:“我终不肯受他人所挟制!”
裴嶷摆摆手:“此非挟制——彼又何以挟使君?然而行事只看当否,不看是否如意。若臣之所为皆如主君之意,为主君所欲,是庸主与谗臣也。”
你不必在意王贡是不是专断自为——其实也说不上专断,他还是写信来请示了嘛——也不必如陶侃所言,在意不从其言,王贡是不是就跑了,关键看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倘若臣下所言不如意,你就一律打了回票,那不是刚愎自为吗?那谁还肯向你献计,为你谋划呢?
裴该沉吟少顷,望向高和:“卿如何说?”
高和也在考虑陶侃刚才的质问,犹豫了一下,还是回复道:“但从都督之命。”
裴嶷说好——“可从谢督之书,暂命苏峻等南下东莞,但须使苏峻率其精锐,与谢督并道而西,与大军会合。若彼不肯南下,则不必再加理会;若南下而不肯从征,则可命谢督围剿之,献其首与曹嶷。”
裴该不禁冷笑道:“若其不肯南来,我迟早割其首级,为高卿复仇!”给苏峻最后一个机会吧,若肯为我所用还则罢了,若是不肯,以后就再没机会啦!
裴该考虑到,历史既然已经改变,说不定苏峻再没机会造反了,而且司马家不能驭他,焉知我也不能驭他?这时候就应该团结更多可团结的势力,以扩充自家的实力,倘若苏峻最终还是走上老路,那时再除,也不为迟啊。
第二十二章 单挑
裴该亲率大军离开荥阳城,进抵成皋关下,择平地扎营,距离关隘约摸五里之遥。随即他便领着裴嶷、陶侃和一干营督,策马登山,来看关城。
成皋关所在是嵩山余脉,名叫大伾,附近山岭重叠,唯东西一道可通,蜿蜒曲折,渐行渐高,关北则山壁陡峭,下瞰黄河——所以从临河一面也是很难攀爬上去的。陶侃手搭凉篷,左右观望,不禁哂笑道:“胡人果不惯于守险也。”
他指点给裴该看:“左右山岭峻高,但自关上,当有小路可通,若能多筑营垒,互为犄角之势,则通关之路,都会被覆盖在弓箭射程之内,一步一尸,难以逾越。”随即笑笑:“只是若贼立营,山下也可望见,且我等至此,当已有箭射至……”
裴嶷并不甚通战阵搏杀,但盘外的谋划却并不在陶侃之下,闻言也不禁笑道:“或许并非胡人不惯守险,只是此关不守已久,岭上诸垒,当多废弃,而关中止数千败军,无力再分营而立了。”朝裴该一拱手:“故此嶷乃请使君速攻此关,若等胡军援至,艰难或加百倍。”
裴该点点头,随即说道:“既然岭上无营,至此无箭,我等可再前出一二里,抵近些观看。”他真恨这年月没有望远镜——不过仔细想想,若能找到些天然水晶,请名匠磨出两枚镜片来,应该难度不是很大吧,这玩意儿在本时代肯定无法量产,但起码自己能够配上一具,也就足够了。
此时成皋关内,果然只有刘乂、刘丹率领残部不足两千人马,见到东方漫山遍野的徐州军旗,几乎遮蔽了朝阳的光辉,众人无不心惊胆战。旋即见对面十数骑登上山道,缓缓行来,距离关口约两箭之地,在那里指指点点,刘光不禁手痒,便对刘丹说:“那执杖挥斥者,必裴该也——小人请令,率精骑出关,去取彼獠性命!”
刘丹摆手道:“阿光休要鲁莽,裴该既敢来窥我虚实,身旁岂无护卫?想来皆是精壮之士。贸然出击,恐徒损士卒,却于事无补啊……”
刘光笑道:“大人才经一败,如何便胆怯了?”伸手一指:“山道险狭,难容大队,故此裴该只带此十数骑来。我率精锐前出,即便不能取其性命,也当斩一二骑,以吓贼胆。裴该不过弱冠书生耳,若其胆破,或许不敢来攻成皋,亦未可知。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难道大人不知小人之勇健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