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该终究还是放心不下游子远,所以想派一员猛将在他身旁卫护。甄随当然又抢先跳出来请令,但裴该却特意隔过他,亲点谢风改扮从人前往——谢风跟着游遐,亲自过来一瞧万年城的防守态势,当即嘴岔撇出老远去。
好不容易城上有人答话,游遐便按照预先设想好的,平心静气回复道:“裴侍中前杀麴大将军爱幸,恐生龃龉,乃书信致歉,却不见麴公回复,故此亲自率军来,谋求一晤。营中已设下宴席,还望麴公拨冗,出城一会。”
喊话之人正待返回禀报麴允,一转身,却见王隐站在身后。刚才游遐所言,王隐也都听见了,明知道麴允不敢去赴裴该之约,仔细一琢磨,对方仍呼麴允为“麴大将军”,想必朝廷褫夺其车骑大将军号之事,裴该军中尚未听闻……当即计上心来,便使那人朝下喊道:“麴公名位,高过裴公,且裴公为致歉而来,又岂有于城外设宴请见之理啊?此非礼也!”
游遐心说我就知道麴允不敢前来,这只是想让对方放自己进城的托词罢了——他要真出来还麻烦了,得赶紧回去请明公整备宴席……当即回复道:“既如此,便请打开城门,裴侍中自当亲入万年谢罪。”
王隐使人问道:“裴公肯孤身前来否?”游遐笑道:“裴公贵为侍中、卫将军,仪同三司,出行自有仪仗,按例率千人入城可也。”
王隐瞧瞧下面那十几骑,就见除了这个自称记事督的游某以外,个个身高马大,器械精良,气概雄伟,转过头再瞧瞧身旁这些守城的士卒,就算他不怎么懂军事,也能瞧出来有着一天一地的区别。当下不敢再问什么了,赶紧亲自跑去与麴允商议。
麴允说裴该想进城行啊,让他少带点儿人来,我就在城中设宴款待他,咱们把事情说开了,我前事不究,让他赶紧退兵回去。王隐连称“不可”,说:“裴文约强要将千人入城,名为仪仗,谁知是否为军兵呢?彼在大荔,三万人破胡十数万,则所部一以当十可知矣。我军尚不如胡寇勇锐,若容千人进城,一旦事发肘腋之间,该当如何抵御?”
被他这么一说,麴允也慌了,就问:“那该如何回复?”
王隐说不如这样吧,他不是扣押了麴昌吗,先让他把麴昌放回来,然后咱们详细询问对面的情况,再做决断不迟。
……
游遐这个郁闷啊,本待此番游说立功,谁想到巴巴地在城门外面站了老半天,费尽唇舌,对方就是不肯放他进城——也不知道怕的什么?无奈之下,只得回营来向裴该复命。裴该不禁“哈哈”大笑道:“不想彼辈怯懦如此!”不过想想也是,原本历史上,司马邺被俘至平阳,受尽屈辱,麴允却只是“伏地号哭不能起”而已,就连当面骂胡的胆量都欠奉……
不过这厮不战、不降、不走,就光跟这儿腻歪着,自己还真拿他没招——除非去向长安请得讨伐麴允的诏书来,但能不能拿着且另说,即便得着,也非数日之功啊。最终只得从其所请,命人把麴昌给押过来,直截了当地对他说:
“冯翊、北地二郡,汝等所弃,而我收复之,麴公本当德我。然我在前方捍拒刘曜,浴血大荔城下,汝等不发一兵一卒相救,待得刘曜北遁,方始出兵,反欲我德汝等,世间岂有如此好事?!今我假致歉为名,实行问罪之师,想麴公亦深知矣,故而闭门不纳。汝可归告麴公,彼若知耻,便来我营中相会,或开城迎我进入,当面谢过,共商赔偿之事。否则我所欲取者,岂止吴皮的人头?!”
麴昌抱头鼠蹿,逃回万年城中,归告麴允。麴允大惊道:“裴文约果兴问罪之师——今当如何处?是我出城往会,还是迎彼入于城中啊?”王隐竭力阻拦,说:“彼乃云欲明公谢罪,且商赔偿之事,明公又何以赔偿之?即不与裴某相见,难道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打万年不成么?”
其实王隐是被麴昌所传达的“我所欲取者,岂止吴皮的人头”那句话给吓着了。他和吴皮二人谄言媚上,同被麴允显拔于微末之间,军内外人人侧目,称之为“二蠧”,自己心里也不会丝毫没数吧?如今裴该已杀吴皮,还说不肯至此而止,估计是不敢妄动麴允的,但若要麴允取了他王某人头往献,又该怎么办呢?
第四十九章 仁至义尽
王隐一开始多少还在为麴允考虑,等听到裴该命麴昌传言说:“我所欲取者,岂止吴皮的人头?”不禁背心一寒,吴皮血淋淋的人头如在目前,总觉得这句话是奔自己来的……故此坚持不让麴允出城,也不肯开门放裴该进来。
他对麴允说,反正裴该也拿你没招,麴昌也已经被放回来了——难道裴文约还真敢背负着残害友军、倾轧同僚之名,发兵攻打万年么?
麴允闻言,不禁苦笑着摇摇头道:“若当太平时节,我自不惧裴文约,但无谋逆之举,朝廷不下诏讨伐,谁敢擅杀国家公卿?最不济我辞职返乡,亦不失为一富家翁。然今当乱世,人相倾轧,动辄断首,此等事难道还见得少么?”
随即长叹一声:“前阎鼎杀梁正析(梁综),而我等杀阎鼎,既无天子之旨,亦无朝廷之诏——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今日看来,正我等之谓也!”
随即转过头去问麴昌:“徐州军果如此能战否?我今尚余万众守备万年,裴文约将多少兵来,可能破城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