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人和戚将军关照,只是做了个小小的伍长罢了。”周牛山低头笑道,在这军中的日子,虽然没有往日滋润,却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像个人样。
“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呢。”萧墨轩看了周牛山一眼,又问道。
“小的吴子牛。”周牛山嘿嘿的笑着。
“哈哈,萧大人半夜来调兵,却是要去做甚么?”杭州后卫指挥使王浚,一边整着身上的盔甲,一边哈哈笑着迎了出来。
“这时候还能有啥事儿,奉总督府之令,来王将军这里调五百士兵去打倭寇。”萧墨轩把手上拿着的勘合递了过去。
“哦,既然有总督府的勘合,末将立刻就去准备。”王浚把勘合拿在手上翻看了几下,见果然是真的,连忙应道。
“那便请王将军快点才是,在下领了军还得去赶路。”萧墨轩催促着。
“请大人进大堂里坐定,稍后便好。”王浚点了点头。
“萧大人。”萧墨轩赶向迈脚往大堂里走,却听见有人在叫自己,回过身来,却见是那个吴子牛。
“萧大人去打倭寇,可否也带小的一起去?”吴子牛求道,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亲近萧墨轩的机会。
“嗯。”萧墨轩见吴子牛一脸诚恳,便点了点头。
王浚也知道军情紧急,不多工夫,便把五百士兵选了出来。顺便也想在御使大人面前表示下自己治军得力,这些选出来的五百士兵都是杭州后卫的老兵中的精锐,又命一位指挥同知领了。虽然是大半夜被叫起来的,这些士兵却仍是人人精神抖擞,盔甲皑亮,除了手里执的长矛外,腰间又另外配了一把苗刀。
苗刀并不是苗人用的刀,而是依造倭刀的形式做出来的,只是比倭刀里的长刀略短,比其中的短刀略长,又因刀身修长,形似禾苗,便叫了苗刀。
因为成本昂贵,所以这刀装备的并不多,整个浙江也不过铸了三四千把,杭州三卫因为要拱卫省府,所以装备的也多一些。
“在下还想要带一个兵一起去,不知王将军可答应?”萧墨轩想起自己答应吴子牛的事。
“不知萧大人所说的兵是谁人?”王浚听萧墨轩指定要带一个兵去,未免有几分诧异,听说这位御使大人的老家是湖广地方上的,从生下来开始便一直呆在京城,在浙江的时间也不长,又怎会和自己手下的一个士兵有如此深厚的交情。
“便是那个叫吴子牛的。”萧墨轩微微笑道。
“吴子牛?”王浚疑惑的转身看了看身边的两个佥事。
“哦,从义乌和永康新招的兵里,似乎倒似乎有个叫这个名字的。”其中一个佥事连忙回道,“那兵力气极大,在下曾经见过他单手举起过营房前的石辘,所以记得。”
“噢……”王浚听说是从义乌和永康招来的新兵,也不再疑惑,这些兵是萧墨轩和戚继光一起招来的,里面有几个熟人也不奇怪,“那,便快把那兵帮萧大人给叫过来吧。”
台州府,仙居县,括苍山。
古人曾有言云:身缠丝绢半遮脸,娇娜异常惹人爱。说的便是括苍山。
时下正逢六月,漫山红绿相间,群山峦峰时而历历在目,时而隐没云海之中,一座座山峰犹如海中群岛一般,漂浮隐现,变幻无穷。
山道上,萧墨轩骑在马上,一手执住缰绳,另一手提起袖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午后的阳光虽然已经稍微弱了些,却还是十分灼人。
“萧大人,让弟兄们再歇息一会吧,这都快一天一宿了,还是在金华千户所调兵的时候歇了会,天气又这么热。”指挥同知白斯清回身看了看身后的士兵们,纵马走到萧墨轩身边说道。
“不行,怕是得不及了,倭寇从海上走,要比我们快得多。”萧墨轩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台州城里有十多万百姓,若是让倭寇进了城便是不妙。”
“只要翻过括苍山,便是临海县,再过了临海,离台州城便是不远了。”萧墨轩咬了咬嘴唇。
“可弟兄们实在太累了,怕是再走不动了。”白斯清一边说着,一边往后面看着,“这般辛苦,即使赶到了台州,怕是兄弟们也举不起刀来打倭寇了。”
“唔……”萧墨轩听了白斯清这话,心里也是一紧。白斯清说的没错,一支疲劳之师,确实很难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从胡宗宪所给的情报上看,曾经在象山和奉化徘徊的倭寇,人数约莫有六千以上,本来人数上就大处劣势,如果再这般疲劳,却如何抵挡倭寇的进攻。
“这里离台州城还有多远?”萧墨轩让一边的侍卫打开皮制的地图。
“若还是从官道走的话,还有一百四十多里地。”侍卫展开地图,向萧墨轩回道。
“怕是今天夜里也赶不到啊。”萧墨轩皱着眉头,对着徐渭说道。
“啊……”徐渭虽然是个聪明人,可毕竟是个书生,体力也远不如萧墨轩,已经被太阳晒得有些头昏脑涨,“定然……定然是赶不到。”
“把地图拿来我看。”萧墨轩从侍卫手上接过地图,想看看能不能再抄几条近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