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首辅_银月令【完结】(208)

  “你瞧瞧,又来一个。”嘉靖又是一声苦笑,“适才那几个不是冲着朕来的,这个倒该是了。”

  “万岁爷若是不想听,便不见就是。”黄锦走回过身来,应着声。

  “依他的脾气,朕若是不见他,回去不知又要怎么折腾。”嘉靖叹了口气,“传他进来吧。”

  杨博的脾气是不好,但嘉靖不敢不见他,其实倒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这位仁兄虽然倔了点,可论起用兵点将的功夫来,朝内无人可比。这方面的事儿,嘉靖帝还得靠他,况且他平日在朝里也不多问事儿,只是埋头实干,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臣杨博,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一会,只听门口一阵中气十足的叩拜声,只听声音,也知道是杨博来了。

  嘉靖帝点了点头,也不说话,只看着杨博,且看他要说些什么。

  “臣兵部尚书杨博谨奏圣上。”杨博伏在门边,大声奏道,“现今鞑靼两部分入宣府,大同,我大明将士奋勇血战。其中右玉林卫守备王世臣,塘子山千户李虎以身殉国,臣奏请皇上遣使赴宣大抚恤。”

  “杨卿体爱属下,朕深感之。”嘉靖见杨博并不提马政的事情,心里也是暗暗松了口气,“准奏。”

  “臣还有一事启奏。”杨博并不急着退下。

  “嗯?”嘉靖微微抬起眼皮,盯着杨博。

  “臣今个接到内阁的票拟,议的是马政的事儿。臣听闻此事是应兵部员外郎,延宁代行军事萧墨轩所奏。”杨博继续说道,“不知是否。

  “是有这么回事儿。”嘉靖仍然不动声色。

  “请皇上恕臣愚钝,臣拿了内阁的票拟观详几番,仍不能尽解其意。故而臣斗胆奏请皇上,遣使去大同抚恤之后,能否让使臣顺道去一次宁夏,问一问萧墨轩,再要个详细些的卷宗。”杨博又叩首道。

  “哦。”嘉靖盯着杨博,足足看了半晌。

  “朕依你便是。”嘉靖帝忽得微微一笑。

  等杨博退了出去,嘉靖看了一眼黄锦。黄锦立刻会意,凑上前来。

  “黄伴,你看这杨博是真看不懂,还是假看不明白?”嘉靖的目光直盯着杨博的背影。

  “回万岁爷的话。”黄锦略压低声音回道,“兴许杨大人果真有不明白的地方罢。”

  “不明白,呵呵。”嘉靖讪笑一声,“他不是不明白,而是太明白了,不想让人拿了当刀使呢。”

  “圣明无过主子。”黄锦也和笑两声,“果真是甚么事儿都逃不过万岁爷的法眼。”

  “司礼监里的那个冯保,据说历来和萧墨轩关系不错。”嘉靖略一沉思,开口说道,“就派他去吧。”

  塞外,草原。

  时近初冬,人称塞上江南的河套草原上,已是草木泛金.现出几分萧杀之气。

  奔驰的马蹄声,偶尔惊起几只野兔,窜向更远处的草甸子,探着脑袋,惶恐的向四周看着。

  “萧大人,前面就是榆林了,过了榆林,再向东北走上一百来里,便就是板升。”宁夏副总兵袁正,拿出地图和指北阵针,对着方向。

  “选两百骑换上鞑子的衣服,依计行事,其他人跟我来。”萧墨轩勒了下缰绳,向众军喝道。

  太阳,扒着西边的山坡,露着最后一点脑袋,只消再过半个时辰,天便要完全黑了下来。

  丰州滩上的数千顷麦田,已经收割完毕,只留下一茬茬麦茬仍立在田里。

  男人们大多去了关内,一个个蒙族妇女,欣喜的将打过穗的麦子堆到了仓库里,脸上挂满了笑。

  几处哨楼上,立着几个卫兵,来回走着。四处一片祥和的景象,与正遭受着鞑靼掠夺的关内相比,简直有天堂地狱之分。

  突然,西南面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奔跃着的黑线。

  难道是俺答汗回来了?卫兵们踮起脚尖,向远处张望着。

  借着最后一丝阳光,卫兵们依稀可以看出,那正是一队奔驰着的马队。

  黑线越来越近,渐渐的,已经可以看清马背上的人。

  “明军,是明军来了!”最西边的哨所上,发出了一声惊乱的警示。

  几乎是转眼之间,整个板升便仿佛是炸开了锅。

  明军,明军怎么敢来这里。这里已经有数十年没见过明军的踪影了。

  “捣毁板升。”萧墨轩骑在马上,拔剑一挥。

  “杀……”近三千明军勇士,早就对鞑靼憋了一肚子气,一听军令,顿时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直扑上前。

  此时,板升里留守的鞑靼士兵不过七八百人。虽然这七八百人都是精锐,可他们这回遇见的也同样是明军精锐,人数又比他们多的多。

  数百鞑靼骑士,抡着弯刀,“嗷嗷”叫着迎上前来。

  “飞。”明军阵中一声齐吼,所有的马匹全部停下脚步,一排排火铙举了起来。

  “砰……砰……砰。”一颗颗复仇的子弹,破空而出。

  鞑靼士兵知道,眼下他们的弓箭和明军的火器相比,已经占不到丝毫优势,只能一个个把身体紧贴在马背上,指望能乘明军装填的时候,一鼓作气冲到面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