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的话。”蓝道行合起手掌,又对嘉靖行了一礼,“我大明朝,本就是火德,皇上屡遇火灾,却正表示我大明火德旺盛。”
“火德旺盛,也不该烧到朕头上来吧。”嘉靖苦笑一声。
“论理说,确也不该这般。”蓝道行轻拈胡须,似乎也有些疑惑,“上回皇上遇见火灾,正是大同兵变平息之时。北方主木,火可克木,难道是北方又生了什么利于我大明朝的大事儿?”
蓝道行这话一说出口,嘉靖顿时更是哭笑不得,难道北方有了什么好事儿,上天就该放火烧自个?一双眼睛,半睁半闭着,神情有些古怪。
“却也是不对。”蓝道行掐起两指,口中默默的念着,“这两场火,却是都来得奇怪。”
“皇上。”蓝道行抬起头来,迎上嘉靖的目光,“此事果真有些蹊跷,依贫道看,却是要请神详问一回才是。”
蓝道行口中所说的请神,其实便是占卦,跳大神一类,而嘉靖帝和蓝道行所常用的,便是其中的“扶乩”。
所谓的“扶乩”,其实便是把一个木架悬空吊设在一个沙盘之上,然后由施法之人把手放在木架上,请神上身,请来的神灵鬼怪,自然会把你想知道的答案,写在沙盘上。至于那答案到底真的是神灵鬼怪写的,还是扶着木架之人写的,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也没有定论。
“也好。”嘉靖点了点头,“那便有劳蓝神仙了。”
蓝道行拂尘微掸,朝着嘉靖一欠身,立刻便张罗了起来。
第三卷 第三十六章 为天下而忍
熙宫,侧殿。
一方朱红色的木盘上,洒上了一层细沙。一支一指粗细,一尺长短的木笔,由一条金链悬着,挂在木架上。木架和木笔上,都篆刻着一些古怪的符文。
一颗豆大的灯光,在偌大的侧殿里,忽明忽暗的闪着,显得有几分诡异。“扶”的时候,须得避光,避闹,于清净,幽暗处为佳。
嘉靖站在正殿里的案桌边,取过一张黄纸,在笔上蘸饱了朱砂,在黄纸上写了几笔,等略干了些,又立刻封了起来。交由一边服侍着的中人,让他们送去给蓝道行。
中人托着封好的箓纸,郑重的移到侧殿,走到蓝道行身边,略欠了下身,把手微微伸出。蓝道行也连忙伸手去接,等两边略靠近了些,中人嘴唇微微动了几下。
“天下缘何不尽平。”中人的话,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声音又极小,只有他自己和蓝道行两人才能听见。
蓝道行把话听在耳里,也不作声,只是取了箓纸就向神坛边走去。走到案桌边,也拿过一张黄纸,在上面画上几圈符咒。
嘉靖写的箓纸和蓝道行刚画好的符箓,一起在蜡烛上点燃了,投到了神坛前的青花瓷盆里。
透过燃烧所产生的热浪,案桌上的朱盘和木架,仿佛也在不停的闪动着。
蓝道行的手,搭到了木架上,口中念念有词。开始念的声音微如蚊,渐渐的越来越高。随着声音的不断增高,蓝道行的身体也像抽了风似的开始抖动起来。手里的木架,也随着蓝道行身体的抖动,在沙盘上缓缓的移动着。
“呼……”当木笔最后停下的那一刻,蓝道行的身体也像虚脱一样突然软了下来,整个额头上也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一边的徒弟,连忙上前扶住蓝道行,转到了沙盘前,探头向里面看着。
沙盘里留下的字虽然有些凌乱,但是也可以清楚的分辨出来:奸臣当道贤臣不用。
一边的中人,立刻将这句话记在一张黄纸上,转回正殿,交给嘉靖帝。
嘉靖帝见神仙大人的回答来了,迫不及待的接了过来,展开来看。
看着看着,嘉靖的眉头也不禁紧紧的锁了起来。
适才他写的那张箓纸,所问的便是:既然火德大盛,缘何天下不尽平。
而眼下神仙大人回答的这段话,似乎也正是回答了自己的问题。
嘉靖帝又一次提起笔来,这一回问的却是:奸臣何人?贤者何人?
不一会,神仙大人的第二次回答也送了过来:奸臣如严嵩,贤者如徐萧。
这一回,嘉靖把那张黄纸拿在手里,眉头锁得更紧。沉默了半晌,才有些犹豫似的写下了第三张箓纸:
留待皇帝圣裁!
“神仙大人”的回答,显然是给嘉靖留了几分面子。
看着这一份回答,嘉靖站起身来,在玉熙宫里缓缓度着步,仔细的思量着。
黄河峡谷。
辛爱和老都把护着昏迷中的俺答,拼死冲出了黄河峡谷。
三万多鞑靼精锐铁骑,损失过半,仅仅剩下一万多人。从关内劫掠来的财物,也丢失大半。
“俺答,俺答。”辛爱把俺答平放在地上,用力的掐着人中和虎口。老都把则拧开水袋,把水轻轻的洒在俺答的脸上。
“唔……”忙了半天,俺答终于微微睁开了眼睛,无力的看了看四周。
呼啸的北风,从身边一阵阵吹过。摇动的枯草,像是埋伏在附近的士兵,让人有一种心神不宁的感觉。
“这……这是哪?”俺答望了一阵,又虚弱的闭上了眼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