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首辅_银月令【完结】(523)

  乾清宫丹前的四座鎏金香炉,不紧不慢的吐出一丝丝甜腻的檀香。上百盏明烛微微的摇曳着,把两只铜鹤的身影拉得老长,正聚在了隆庆帝的身上。

  “诸位都是两朝的元老。”隆庆帝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若论起军政,朕兴许尚且不如。”

  “辽东军败,想必诸位已是知晓。”隆庆帝自嘲苦笑一声,“到这时候,朕才知道,这个皇上当真是不好当。”

  “适才军部又报,图门兵锋已抵喜峰口,诸位卿家如何是看?”隆庆帝一语既毕,落下眼来只看着众人。

  “陛下。”兵部尚书杨博上前一步,“鞑子冬春之际,缺衣少粮,兴兵叩关向来常见。臣以为,只须吩咐边军力守,拒鞑靼于长城之外,时久必退。”

  “只是……”杨博微微顿首,“眼下辽东新败,兵力大损,又折总兵杨照,需得尽快周张。”

  “杨卿所言有理。”隆庆帝点了点头,“杨卿既掌兵部,此等之事,便与内阁诸位相商而行便是。”

  “臣,遵旨。”杨博应了一声。退入列中。

  “殿中六位大学士,难道再无话说?”等杨博退下,隆庆帝的目光又在四边略扫一圈。

  “杨尚书所奏,正是臣等所思。”内阁首辅徐阶,见其他几个目光都落在了自己身上,略一思量,开口说道,“三万骑兵,虽是大损,可依我大明国力。也并非伤筋动骨。只要杨尚书安排无误,臣等一应接应协办便是。”

  “哦。”隆庆帝应了一声,又是微微点头,目光却转到了萧墨轩身上。“萧卿,你可又何见地?”

  “万岁。”萧墨轩尚未开口,便听见殿门外一声轻呼。

  “报。”隆庆帝猛得抬起头来,朝着门边看去。

  “启奏万岁,适才兵部来报,土蛮谋喜峰口未遂,转古北口。溃边墙而南,掠顺义、三河。”殿门开处。冯保疾步而入,大声奏倒。

  “无能……”隆庆帝的眼间渗出一丝怒意,包括冯保在内的殿中八人顿时也是一起低下头来,不敢仰视。

  “严防死守,可是防得住,守得住?”隆庆帝“轰”的一拳砸在案上,立起身来。

  “皇上。”徐阶咽下一口唾液,“鞑靼南下,向来攻我长城卫戍一点,我军虽陈兵百万于境。亦难相顾。”

  徐阶说地倒也是实情,明廷虽陈兵近百万于九边,可是漫漫万里长城,分了开来。除了几座大的关隘,各个点上,并没有太多的兵力。

  “长城年年修。鞑靼年年入,且还是不如拆了算了。”隆庆帝冷哼一声,拂袖坐下身来。

  此言一出,除了萧墨轩之外,也是人人面面相觑。

  “皇上,当立刻下旨戒严京师,以防鞑靼。”徐阶也是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

  “那明年呢?后年呢?”隆庆帝冷笑一声,不以为然,“朕和太上皇,还有你们,都被困在这京城里头,任由他们胡为,又与“庚戍之变”何异?”

  “咚……”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像是受了一记重锤,压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萧卿,适才朕问话于你,你尚且未答。”隆庆帝回过身来,目光又落到了萧墨轩身上。

  “圣上。”萧墨轩四顾一眼,似乎有些犹豫,但立刻又鼓起了勇气,“臣以为,依眼下形势,当是以议和为妙。”

  “议和?”大殿里头,顿时就像是炸开了锅一般。

  “陛下可依土蛮所愿,封其为王,允其纳贡。遣使议和,请其退兵。”萧墨轩咬了咬牙,将话一口气说完。

  “萧大人……”张居正心头猛得一惊,朝着萧墨轩连连摆手。

  “荒唐。”杨博本就是军旅出身,性烈如火,当下就跳将起来,“土蛮挟三卫以窥蓟辽,欲以求王。敌方凭陵以对,若准其所许,小小土蛮定是以为我大明朝

  他。制和在彼,其和必不可久。”

  “况且土蛮此举为犯顺,顺义法王却是效顺,无功与有功同封,非但朝野寒心,亦见笑与俺答,关外诸部,必愈轻我大明。”杨博怒声喝道,“萧大人也是屡立战功之人,岂与小人一般龟缩怕事,难道是被富贵掩住了眼。”

  “圣上。”杨博刷的转过身来,对着隆庆奏道,“臣虽不才,愿提五万精兵,斩土蛮于关内,既死无憾。”

  “其实杨大人所想,也正是在下所愿。”萧墨轩被杨博呵斥一阵,倒也脸色不变,只是微微笑道,“可杨大人该是知道,自‘土木堡之变’之后,我大明边军多次出关,捣毁鞑靼各部巢穴。”

  萧墨轩正身挺腰,侃侃说道;“成化九年,陕西总兵官许宁、游击周玉各率兵四千六百、从榆林红山儿出境,捣满都鲁八百帐于红盐池,迫满都鲁迁徙北去,不敢复居河套数年。此后弘治,正德,嘉靖诸年间,我大明边军亦多次出关捣巢。可北方鞑靼历达延,到打来孙,再到眼下的土蛮,亦如诗中所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此这般,再过上一百年,我大明北边亦不能平,即使斩杀土蛮一人,又有何用?”萧墨轩的声音无形之中提高了几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