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首辅_银月令【完结】(535)

  “倭寇陷了兴化?”坐在轿子上的萧墨轩猛的一惊,坐直了身子。

  这么些年来,倭寇虽然凶猛。可是还从来没有攻陷过州府大城,尤其自胡宗宪总督江南之后,倭寇元气大伤,如何反而能陷了大城。

  “停轿。”萧墨轩脸色一冷。轻喝一声,“这么大地事儿,缘何适才不说?”

  “闽中眼下虽是险恶。可毕竟不归着大人这里管,况且军事上的事儿,已经有了谭总督调遣,不日戚将军就要领军入闽支援,下官以为……”卢勋也没想到萧墨轩的反应会这么激烈,顿时心里也是一惊,“下官以为,大人一路劳顿,总该是歇息上几日才是。”

  “糊涂。”萧墨轩顿了顿脚,“眼下本大人受皇上重托,加文华殿大学士,江南形势又岂能不尽心,若传了出去,他人只认我萧某怠慢。”

  “倭寇原本各自为战,为何今日却大集闽中。只说兴华府高墙坚壁,也非倭寇常力所能陷,其中定是有什么玄机才是。”萧墨轩的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这……属下知罪。”卢勋这才反应了过来,额头上也立刻泛起了一层冷汗,“快,快,起轿,送大人去经略衙门。”

  “还有徐先生,徐先生呢?”萧墨轩把脑子伸出轿子外面,四处的看着。

  “徐先生适才已经骑了马,先回了衙门。”卢勋向后探了一眼,朝萧墨轩回道。

  脚力,速速前去。”萧墨轩放下轿帘,只觉得一阵马在道上奔了起来。

  南京,直浙经略衙门。

  —

  “徐先生已是到了?”等萧墨轩迈进公房的门,便就看见徐渭已经坐在了里头。

  公房的四角,也已是加上了通红的铸铜火盆,把屋外的寒气隔在了门外。

  “在下料定萧大人定是要先回衙门。大人自水路而来,水上寒气最是重,所以先行回来,命杂役烧好了炭火,帮大人驱逐寒气。”徐渭见萧墨轩进来了,点了点头,微微笑道。

  “徐先生知道萧某会先来这里?”萧墨轩不由得一愣。

  “如果萧大人不先回衙门,那便就不是萧大人。”徐渭呵呵笑了几声,帮着萧墨轩把公房的门掩上,把风挡在了外边。

  “徐先生可是看出了些什么?”萧墨轩解下肩膀上地披风,随手搭在椅背上。这段时间萧墨轩虽是不在,但是每天的打扫仍是不敢怠慢。

  “萧大人不妨把自己想地说于徐某听听,徐某也好看看与大人所想又何不同。”徐渭并不甚急着开口说事情。

  “适才只是听卢大人提起一二。”萧墨轩略一思量,开口说道,“自从徐海,王直两寇覆灭之后,东南倭寇一直未成大气候,更兼谭总督和戚将军,俞将军奋战,倭寇几不能近岸。这一回倭寇能攻陷兴化府和平海卫,比起当年徐,王两人更加势盛。现今倭寇向来各自为战,究竟是何人有如此能耐,竟能聚起三省倭寇同犯闽中。”

  “嗯。”徐渭点了点头,附和着萧墨轩的话,“可是萧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萧某打京城离开的时候,闽中之事尚且未传到了京城,这些日子也都在水路之上,自然不明。”萧墨轩直言相告。

  “萧大人,请看。”徐渭走到墙边,掀开幕布,指着地图上的兴化城说道,“兴化正处泉州,福州两府之中。只论兴化一城而论,城中守军亦有数千,城外又有数处卫所环卫,每处卫所,兵力不下千人之数。即使有上万倭寇聚于城下,兴化一城,只固守几日,等候泉州和福州援军往救亦是不难。可据闽中军报所言,兴化城在倭寇攻势之下,未及一日即溃。”

  “未及一日即溃?”萧墨轩顿时大吃一惊,眼睛死死的盯住了地图上边。

  与倭寇作战,萧墨轩也亲自经历过,那一回血战台州,守得如此艰难,一大半原因是因为台州城里的守军被倭寇使用调虎离山之计诓走。如果按照徐渭所说,兴化城里守军齐备,如何会在倭寇的手下连一日都坚持不住?倭寇什么时候凶猛成这样了?

  “萧大人可知为何?”徐渭脸上的表情甚是严肃。

  “为何?”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远远超出了萧墨轩的预料。守军齐备,拥有高墙利炮的兴化城在倭寇面前连一天都没能坚持,这事若传到朝廷里去,任谁也不会相信。

  这些年来,大明地军备是有些败坏不错。但是相对来说,东南沿海一带的军备,因为要抵御倭寇,所以比起内地各省来说,要好上许多。

  “原本我也是不信。”徐渭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徐某虽是不才,当年好歹也随着胡部堂打过几年倭寇,对于倭寇的战力也颇有几分了解。任别说这一群临时聚合在一起的乌合之众,即便是当年地徐,王两股倭寇来了,也未必敢说能在一日之间拿下兴化。”

  “闽中的通报,是正月三十传来的。”徐渭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因为大人,故而在下以大人名义接了下来。”

  “当日在下便就派了信使前往戚将军营中,请他派人询问闽中所历。戚将军当年曾经领军入闽助战,在闽中颇有几个老友,问得出话来。”徐渭不紧不慢地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