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只听说过萧大人曾经设计招顺鞑靼俺答,却不知更有此等威名。”吴平看着萧墨轩的目光,居然带上了几分崇拜。
说起来也好笑,一个鞑靼,一个倭寇,一北一南,原本就是大明朝的两大心患。可偏偏吴平作为一个倭寇,居然也是对鞑靼恨之入骨,听起来颇有些良民的潜质。
被吴平这么一问,萧墨轩顿时也不好意思再去堵王浚的话,只能加快了脚步,走在了前头。
“既然萧大人说你顺了朝廷,那王某你自然也不把你当外人。”王浚的大嗓门,不依不饶的在后面追着,“我家大人为人谦恭,自个当然不屑,可我等又岂是没长了耳朵。”
“瞧瞧。”王浚得意的拿刀把敲着船首边的红夷大炮,“若不是萧大人,我等又岂会有此等战船。当今皇上和太上皇也是圣人,心里也明白就该用我家大人这样的国士。”
若是嘉靖帝老人家和隆庆帝在场,只怕走得比萧墨轩脚步还快。
“此等战船,在下见所未见。”吴平本来就是混海上的,对战船这些东西本来就眼热,眼下亲自在上面看了,只觉前面的甲板上就能盛下一艘海沧舟,更是艳羡无比。
“这样的船,南京城里还有的停着呢。”王浚继续卖弄,“等你立了功,若是得了萧大人赏识,便准你带一艘也未可知。日后若是再进功,亲领着船队护送南洋,当真是威风了得。你看只这一艘,可抵得上红毛鬼一揽子的鸟货王浚虽然噪,倒也不是傻子,知道乘鼻子上脸的很。他心知萧墨轩眼下用得着这帮子倭寇,更是显得热乎无比,大灌迷魂汤,说的吴平脑袋一点一点,眼珠子都发了绿。
不可否认,王浚的话确实有用。等萧墨轩等人相继坐定之后,吴平已是显得恭谦无比,丝毫没了倭寇头子的匪气,好似又转回了潮州的小吏。
第七卷 第十三章 惯用战术
紫禁城,乾清宫。
徐阁老陪在皇上身边看着眼前的四份折子,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
“徐卿家,你看如何?”隆庆帝正和徐阁老议着年中军饷的事儿,眼下见了这几份折子,无异于正瞌睡着,突然有人塞过来一个枕头。
“回皇上,老臣以为,变更税法,事关国体,虽然是好事儿,可也得斟酌而行。”徐阶连忙回道。
“眼下这不正是斟酌着嘛。”隆庆帝丢下手上的折子,门边的小内侍就要走了过来收拾。
“且是谁让你等进来的,出去。”隆庆帝忽得大发雷霆,“门窗外两丈之内,不得有人。”
小内侍只是尽着平日的本分,哪里想到会有哪边得罪了这个祖宗,忙不迭的夹着屁股退了出去,又把门掩上。
“这事儿若传出去,怕是又少不得风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来的好。”隆庆帝看着内侍退了出去,才回过眼来。
“这宫里宫外,到处都牵连着,真做了这个皇上,朕才知道当年父皇的难处。”隆庆帝看了一眼徐阶,继续说道。
“自从黄公公随着太上皇退居西苑之后,眼下内廷的事儿,都归陈洪陈公公管着。陈公公是宫里的老人,又是高大学士举荐。”徐阶在脸上勉强的挤出丝笑来,“高大学士身为帝师,税改的事儿,又是由他牵头上奏。眼下也未定下如何去做,一时间该是不会传了出去罢。”
“呵呵。”隆庆帝轻笑几声,“那这几份折子,徐卿该如何看?”
“若要老臣来说,这东南一地倒也未必适合。”徐阶作沉思状。
“徐阁老但说无妨。”隆庆帝扬了扬手说道。
“那老臣就妄言了。”徐阶拱手回道,“若真要寻个地方试行,老臣倒以为湖广和四川那几个预征了赋税的州府更是适合。”
“眼下一两年间。那几个地方都收不上赋税来。就算是地方上地日用,也得靠太仓里调拨。”徐阶娓娓道来,“可从太仓里拨粮,这一来一回,其中的损耗甚大。不如再那几个地方试行。百姓中预收了赋税的,自不待言。若按照新法,赋税的大处,自然也是该那些大户来补。如此一来。太仓里头也能添上一些钱银,又少了许多损耗。”
“徐阁老所说的也有些道理。”隆庆帝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可湖广那里,毕竟不如子谦那里让朕来的塌实。”
“且是容朕略思一二,稍后再和诸位卿家商议。”隆庆帝直起身子,朝后靠了一下。“老臣先行告退。”徐阶听了这话,也知道皇上没有再留自个的意思。拱了拱手,先行退下。
闽中海道。
“吴平暂任百户一职,手下五名把总,自个酌情况提拔。”萧墨轩一边命人张开地图,一边朝着吴平抛过一句话来。
其实这是萧墨轩算好了地。包括吴平地横屿岛在内,这回劫掠兴化城的,共有六股倭寇。这样一来,各人暂时都算有了安置,也不至于生了乱。
“你等手下。仍归你等统辖。等战后再一应整肃。”萧墨轩下一句话,更是让吴平的心完全落到了底。
“根据前日的线报。佛朗机人已经在屯门岛上驻下了营寨,每日派船炮轰广州城。”徐渭拿着一面檀木折扇,轻轻的在地图上点了。与其是说给萧墨轩听的,不如是说给吴平听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