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怎么真向皇上讨这些东西?”萧夫人顿时又好气,又好笑,但是心里却像是泡在蜜里一般的甜。
“皇上说要在京城外赏孩儿几十亩田。孩儿想,我们家又不愁吃穿的,要那许多田做甚么。”萧墨轩把手上的盒子一起向娘亲那里递了过去。
“你这孩子,这几十亩田一年的收成,该能买多少脂粉。”萧墨轩不提那几十亩田还好,提了起来,萧夫人虽然心里欢喜,却又不禁可惜起来。
“这可是御赐的呢,又岂是能用银子来算。”萧墨轩倒是满不在乎。
“京城这么多大人家里,又有谁家能用得上?”萧墨轩见刘婶搬来板凳,便坐了下来。
“咦,这东西看起来倒是很珍贵。”萧夫人先打开了最上面的盒子,却见里面并不是脂粉。
“这是皇上赏赐给孩儿的金花,说是给孩儿大婚的时候用的。”萧墨轩回道。
“皇上赏赐给你大婚用的?”萧夫人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惊喜,似是顿感与有荣焉。
严府。
平日里熙熙攘攘的严府大院,今个突然变的安静起来。
严府老太君,严嵩之妻欧阳氏突发恶疾,“鹤年堂”的曹永利,“延年堂”的张守仁,以及京城里的十数位名医皆是一筹莫展,连连摇头。
“小阁老,老太君年事已高,若是有什么不测,也是喜事。”曹永利略有些迟疑的对严世蕃说。
严世蕃沉默良久,才从桌前抬起头来,木然的点了点头。
“小阁老,老太君似是又不行了。”一个丫头急忙忙的从内房奔了出来。
“你他妈的才不行。”原本沉默着的严世蕃一下跳了起来,拿起桌上的茶杯就向报话的丫头砸了过去。
“啊!”茶杯擦着那丫头的肩膀飞了过去,砸在墙上,打的粉碎。那丫头吓了一跳,不禁惊叫一声,顿时花容失色。
严世蕃也不再管那丫头,自个抬起腿来,就向内房奔去。
严嵩用两只如树皮般布满皱纹的手,颤巍巍的抓住老伴的胳膊。
欧阳氏面如金纸,不停的大口喘着气。
“娘,娘!”严世蕃冲到床边,大声的唤着。
不知道是因为丈夫的执着还是儿子的呼唤,只剩下一口气的欧阳氏竟慢慢平复了下来,向着严嵩和严世蕃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说些什么。
“娘,东楼听着呢,您要说什么,就说吧。”严世蕃的嘴唇剧烈的颤抖着,也是再止不住泪。
“东……东……东楼。”欧阳氏艰难的从喉咙里面挤出声音来,“我们……严……家,就数你……最……最聪明,才学最高。只……只是切……切记,人……人在做,天在……看,青……青天在上。”
“东楼听见了,听见了。”严世蕃用力的点着头。
“惟中……”欧阳氏又把头转向了严嵩。
“嗯。”严嵩低下头来,把脸贴得离妻子近些。一代权相严嵩,一生虽然位极人臣,却始终只有这一个老婆,并且一直恩爱如初。
“莫……莫忘……钤山堂二十……二十年清寂。”欧阳氏虽然已经气若游丝,仍在强撑着说话。
这钤山堂,就是严嵩少时的读书堂。嵩考中进士后,开始未得赏识,仍然清苦异常,于是又回钤山堂闭户自处,苦读十年,著有钤山堂文集,颇为士林传诵。
“哎,别说话了,歇会吧。”严嵩轻轻拍着欧阳氏肩头。
大明嘉靖四十年,四月初二。
新任翰林院侍书、裕王府正字萧墨轩长吸一口气,昂首走进了翰林院。
与此同时。
严府一片白幡扬起,严府老太君,严嵩之妻,严世蕃之母,大明朝一品诰命夫人欧阳氏,驾鹤西去。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一章 翰林新秀
靠着宽宽的长安街,翰林院和詹士府就门对门的建着。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萧墨轩的公房被设在了翰林院里面的昌黎祠后面的典簿厅里头。
递了诏书,拿了象牙腰牌,萧墨轩跟着领路的杂役向典簿厅走去。
所谓的公房,其实也就是个大通间,除了几位学士以外,其他的人都是呆在不同的通间里头。
“听说今个要来的这位可是裕王爷的亲信呢。”
“估计又是个攀附行道的主,要不只是个举人出身,进国子监也才两个月,又怎么能跑到我们翰林院来。”
“哎,可不能这么说,那萧墨轩的文章我也是看过,确实与众不同。”
十几个翰林院检讨,典籍和侍书,正围在一起聊着闲嗑,见有人进来,回头望了一眼,却是生面孔,于是又一起转回去继续摆他们的龙门阵。
“在下新任侍书萧墨轩,见过各位大人好。”萧墨轩虽然被冷落了一场,可是瞅着这些大人一个个年纪都要比自个大,偶尔里面有几个年轻的,像是新科没几年的进士,也不多做计较。
“萧墨轩?”十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一起站起身来。有几个迎了上来,另几个则端坐回了座上,也不再回头去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