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华将五万“原奴隶部众”和剩余的吐谷浑部众混编,每户划定牧场,分以牛羊马匹。以十户为一目,设一目录事,负责日常协调和管理等内务事宜。每户签一丁,自备坐骑鞍具,设一骑尉,平日负责集合每户的骑丁进行训练,并负责每目的日常治安,战时则集合目中骑丁向上一级汇合。
每十目,也就是每百户设一百户,除了负责百户中的日常管理等内务事宜,还负责各目的协调。每百户设一都尉,负责百户中骑丁的日常训练和战时的集合指挥。
五万余部众共六千多户,共设了六十九名百户和都尉统领。曾华更设了六名断事官,在各目巡视,受理牧民对与他人纠纷和对目录事、百户、骑尉和都尉不公的申述。再设了四个集市,从武都、阴平、梁州甚至荆州请来不少商家在这里开市。
而被杀的吐谷浑贵族的财物、牛羊和年轻妻女共一千余人,曾华全部“赐给”那六十余羌人“先进分子”和老飞羽军中军功昭著的人。
看着瑟瑟发抖的两百多羌人首领,曾华和善地对他们说道:“现在你们只有两条路途可走,一是将你的部众交给我,然后带着你的财物和家人去梁州。虽然你们失去了首领头人的地位,但是我还会赠给你们一笔丰厚的财物,保证你们可以和一家人在富庶安宁的梁州过上富家翁的日子。第二条路吗,”
说到这里曾华不再言语,只是用很“诚恳”的目光看着那些心情复杂的羌人首领。第二条路不用说都已经很明白了。这位曾大人前前后后已经“屠”了近万名吐谷浑人,也不在乎再多上千余羌人。
曾华首先跟着河湟羌首领到河湟地区去“接受改编”。
到了这里,曾华才知道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这里离湟水还差的远,湟水流域现在在凉州老张家手里。而河湟羌人占据的地盘是洮水上游和河水(黄河)上游南岸地区,叫河洮地区更合适。
曾华带着五千飞羽军毫不客气地将这个地区的百余部落,近五千户共五万余人全部“收编”,编为四十八百户,也分设断事官。并且做了区域重新划分,河洮地区包括东至宕昌羌,北至凉州,西至河水和大雪山(巴颜喀拉山),南包括西强山(西倾山)以南至白马羌地区,共一百四十二个百户,十几万人。
曾华表姚劲为河洮校尉,名义上统领这河洮地区所有的羌人、吐谷浑部众。但这只是名义上,因为他以后会跟在曾华身边,恐怕会难以亲自统领,只能由曾华直接委派的断事官和司马副校尉分别掌管政务和军务。
就是这样,也让姚劲感动地不行,要知道,河洮校尉这个官职朝廷正式委任下来,说出去都能吓死人,隔壁的凉州刺史张重华也只领了个护羌校尉。
收编整顿以及“镇压”一些跳梁小丑的乱事之后,曾华将第一批“归顺”的百余位羌人首领连同他们的家人护送出河洮,经武都直入梁州。他们将会带上曾华赠与的财富和“优待证书”被分别安置在巴西、涪陵、巴郡等县城里,过上土财主的幸福生活。
五月中旬,曾华的目光终于移向了西海。
西海这个地方可是个好地方,按照叶延的“发展规划”,这里应该是将来吐谷浑的中心地区,只是现在还来不及进行大开发而已。所以这里是吐谷浑除了白兰山第二个驻外军事重地,驻有骑兵三千,中间吐谷浑人只有不到一千,由叶延的叔叔吐谷浑续直统领。
听说慕克川被端掉,西海吐谷浑部简直闹翻了天。打回去吧,还不够实力,缩在这里吧,家里的老小怎么办?而且随着形势的明朗化,不但西海地区的诸羌人开始疏远吐谷浑人,就是他们队伍中的羌人也开始三三两两离去,到最后加上吐谷浑人只有两千余人了,颇有点树倒猢狲散的味道。
接着续直和吐谷浑族人听到了吐谷浑贵族总共四百七十九户,包括续直窝在慕克川的五十五位兄弟,一起被杀得干干净净。但是曾华注意到了他们,所以镇守在西海和白兰山的吐谷浑人家属发毫未动,还写来书信报平安并劝降。
软硬两招兼使过后,西海的吐谷浑部众在续直的带领下,赶在曾华率部来到西海之前投降了。
曾华留下“护河洮校尉”姚劲率领两营飞羽军继续稳定河洮地区,完成那里的编制和“体制建设”,而自己率领六千羌骑奔西海而来。
吐谷浑续直率领属下的两千余人从驻地赤水大营向南出迎三十里,恭敬地在河水北岸俯首路边求降。
曾华连忙扶起续直,只见这位叶延的叔叔长得一点都不威猛,长长瘦瘦,没有叶延那茂盛的络腮胡子,下巴只有一缕跟他身形很相配的山羊胡子。他的肤色还是有点偏白,而且眉目之间有一种独特的俊朗和气质,曾华后来才知道这是慕容鲜卑贵族们身上所独有的。
续直没有穿吐谷浑特有的小袖袍和小口袴,也没有带独特的大头长裙帽,而是穿上了一件不知从那里淘换来的青衫长袍,再披上一件羊毛皮袄,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
“续直大人,多谢你能及时弃暗投明,免除一场兵刀之祸。”曾华握着续直的手非常诚恳地说道,“今天续直大人如此义举,让很多人明白了很多事情,也保住了你们吐谷浑族人最后的一点信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