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闻过,凡大人境内货物一律只在交易时收一次税,不同货物收不同的税。只是不知道具体的税赋高低是如此计算的,还有附加赋税以便控制流出。”王猛答道。
曾华点点头继续说道:“有不少属官提出,在四州恢复九品正中制。我的意见是还是暂缓执行,执行战时任官制度。我辖下的四州流民众多,更多是羌、氐人,而且许多原秦、雍百姓滞留关东和荆襄,加上今后战事可能会频频,要是现在执行九品正中制,恐怕不妥。”
听到这里大家心里有数,执行九品正中制固然客观环境有影响,最重要的却是一旦执行九品正中制,朝廷就有机会插手四州各郡县官员任命事宜。所以曾华是坚决要把这扇门给关上,用自己都督职权一手包办四州郡县文武官员的任命。而且这位曾大人正在蕴量一种新的官员选拔制度,只是近期肯定是不会拿出来的。
会议很快就开完了,曾华将王猛请到客堂持茶以待,而车胤、笮朴、杜洪几人在旁作陪。
“我素闻先生有王佐之才,故而一取长安关右就欲请先生出山,只是不知先生隐居何地,所以用了行文征令,还请先生原谅在下迫不及待的心情。”
旁边车胤也笑道:“我家大人行事素来就如此怪异,早已闻名朝野,不过这思贤如渴的赤心倒是敢昭天地。”
王猛笑道:“草民在华山时就闻曾大人爱才如命的美名,也听说过大人行事果敢,有人说是冒险好博天运。但是依在下而言,天运不是每次都会眷顾一人的,大人每次行事莫不是谋定而后动,一动则雷霆万钧。前段时间在下已经目睹大人在关陇的德政,今日又听闻大人处理军政事务的策略手段,不由得在下不佩服。”
曾华听了大喜,他喜的是这王猛对自己还是挺关注的,看来招揽他是越来越有希望了。要知道这种大才往往都喜欢择明主而辅佑,要是看你不顺眼,再卑躬屈膝也没用。
“只是王某有件事想向曾大人请教清楚。”王猛的这句话让所有的人都紧张起来了,正戏到了。
“大人此次诚请在下出仕,如果在下不愿归就大人麾下,大人会如何待草民?”
大家一听,都呆了,这话什么意思?难道王猛不愿出仕长安?
曾华听到这里笑了笑说道:“如先生不愿出仕在下,我就延请先生为我的老师,锦衣美食养于府中。”
王猛点点头:“大人的意思就是囚禁在下了。”
曾华点点头道:“也可以这么说。在下愿以赤诚恳请先生出仕,并养先生于府中,一年先生不肯就两年,两年不肯就三年,先生总会被感化的那一天。”说到这里,曾华停顿了一下,选择了一下合适的字词继续说道:“而且以先生大才,如辅佐敌手,我将寝食难安。”
王猛脸色平静地说道:“看来大人果然是爱才如命。如果我图谋逃走呢?”
“杀之!”
曾华平静而果断的回答让车胤等人顿时目瞪口呆。
但王猛的脸上还是那么平静,他炯炯目光直盯着曾华,而曾华也一直很平和地站在那里,眼睛满是真诚和坦然地对视王猛。
许久,王猛突然脸色肃然,拱手弯腰向曾华施大礼道:“多谢大人诚不欺我。王某不才,愿为大人筹谋画策。”
曾华心里那个激动呀,走上前一把握住王猛的双手,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我得先生甚喜于得关陇。”
第六十三章 - 余波(三)
永和五年八月,褚裒退屯广陵。陈逵闻之,焚寿春积聚,毁城遁还。裒上疏乞自贬,诏不许,命裒还镇京口,解征讨都督。时河北大乱,遗民二十馀万口渡河欲来归附,会裒已还,威势不接,皆不能自拔,死亡略尽。九月裒归建康,突闻有使自北至,高呼大捷。问之,言镇北将军关中大捷,收复长安,惭愤发疾。十二月,裒还至京口,闻哭声甚多,以问左右,对曰:“皆代陂死者之家也。”裒疾更甚,未久而卒。
引言摘述
话说关陇大捷接连不断地向东滚滚而来,首先接到捷报的是江陵桓温。他仔细地翻阅着捷报,一字一句地看着,而且还对照铺在地上的地图一一对应着分析。许久才长叹一口气坐回原位,默然无语。
旁边一直持灯的桓冲等了一会,见桓温依然没有言语,连忙出声唤道:“兄长,兄长!”
桓温这才回过神来,闻声转过头向桓冲看去。看到桓冲一脸担心的样子,桓温不由笑了笑,摆摆手说道:“没什么!只是一时沉思而已。以前我是太小看了叙平呀。你看他出兵仇池武都,奔袭吐谷浑,今次又趁乱取了关陇,这步步妙招无一不是胸有成竹,国手布局。”
最后桓温长叹一声道:“现在我已经是只能望其颈背了。”
这个时候桓冲缓缓地说道:“如此下去恐怕曾镇北会挥师东入洛阳,收复河洛了。到时恐怕他的声势更没有人能比拟了。”
听到这里,桓温却不由笑了,转过头来对自己的亲弟弟问道:“你真的以为曾叙平会直入河洛吗?”
桓冲被问得一愣,坐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了,只是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哥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