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焘虚心请教的时候,长水军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而在不远处的树林外,聚集了十几人在那里,讨论地好像很激烈。朱焘闻声看去,一眼就看到许多熟人,马上转身用都督府的令牌“威胁”田枫带着自己一人穿过重重外围防哨,悄悄地进入到树林里,侧耳倾听起来。
“不行!军主的智谋远胜于我,而且这长水军都是军主一手练出的,我怎么打的过你呢?”开口的是蓝队领队张寿。
“你承认你比军主差就行了。”和车胤一起在旁边做裁判的甘芮开口接道。
“我是比军主差,但不见得比你差!上次你不是也被军主打得灰头灰脸吗?连中军都被端掉了。”张寿反击道。
“那是在打夜战,谁知道军主打夜战比昼战更擅长,几路人马散出来,我连多少人从哪里进攻都不知道了。不过要是你,说不定连方向都分不清了。”甘芮红着脖子争辩道。
“好了,百山兄,长保兄,不要争了。我们该做的就是总结这次演练的经验。”曾华出言劝道,自己这个兄弟,相处的时间越久,感情深了却更爱相互掐架了。
张寿、甘芮两人极服曾华,见如此也不好言语了,只有停止斗嘴了:“谨遵军主军令。”
在曾华“三申五令”下,张、甘不好意思再叫比自己们小好几岁的曾华做“叙平兄”,却改口叫军主,叫曾华苦笑不得,只得由了他们。
“看出蓝队为什么会输吗?”刚演练完毕的长水军两幢人马在收拾战场,但是曾华等高级军官却聚在一旁的树林旁开起总结大会起来。
“我过于急躁,忍不住就主动进攻了!”张寿老老实实答道。
“过于主动进攻?如果我不进攻你也不进攻?我们就在这里大眼瞪小眼?”曾华这个时候彷佛是大晋国防大学校长,居然颇有点“道骨仙风”的味道,“你不进攻我就主动进攻,你反而更没有主动权。”
想当初,自诩一肚子中外古今兵书的曾华率领自家的长水军初次演练居然象赶着一群鸭子一般。场面之乱,战果之差,只能用惨不忍睹一个词来形容,在挨了三十皮鞭之后,曾华终于明白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完全是一会事情。
脾气特犟的曾华拿出参加高考的劲头,努力地把祖父办公室那满满一墙的军事书籍回忆一遍。做为一位师级领导,曾华的祖父紧跟时代潮流,在自己宽敞的办公室里安装了占一面墙的书柜,凡是和军事有关的中外书籍统统摆上去。曾华祖父大字不识一箩筐,只有三野扫盲班毕业文凭,这些中外古今的军事书籍自然就便宜了爱好这方面的曾华了。熟读了一肚子军事理论知识却在现实中一塌糊涂。
在另一方面,曾华拿出不屈不饶的精神,几乎是两天一演练,努力将回忆中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现实中对部队的控制能力,对战局的洞悉能力和对战机的把握能力。反正是自家的兵,就当是试验田,大家一起进步吧。
经过几个月的磨练,曾华发现自己对军事指挥还是很有天赋的,很快就感觉越来越上手了,而且还有向高手高手高高手发展的趋势。
看来这打仗这玩意的确是要有天赋。曾华一边对自己“赞叹不已”,一边想起自己比较喜欢的解放军将领粟裕大将。
这位只读过一年常德二师附小的三湘子弟,没有到什么正规军事院校进修过,更没有到国共将领的摇篮-黄埔军校里镀金。老老实实从连长、营长、团长一直干起,最后遇到机会了就大放光彩。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打得是石破天惊,最后去世的时候中央在其讣告中说他“尤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而这样的评价在开国将帅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曾华一边努力回忆这位偶像的作战思想和风格,一边暗自给自己鼓劲加油。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老天爷做这个弊是有组织、有准备的,不是胡乱抓个人就过来应差的。说不定老天爷早就暗中对自己经过过多番严格的审查,看来自己还真是个人才呀!曾华开始对自己和未来的前途有了巨大的信心,都有点踌躇满志了。
而且他制定出来的选兵、练兵方式,组建教导营培训士官、军官战术水平等举措也为他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曾华读了那么多书,自然明白一点,打仗不但要考验你对战局的掌控能力,还有考验你的统率能力和你带出来的部属。
你龙门八卦阵摆得再花里胡梢,手下却是一帮豆腐兵,估计上了战场除了表演一场团体操之外就只能吃败仗的份了。仗必须靠你的士兵去打,靠一级级的军官、士官去现场指挥。你再是什么诸葛孔明再世,再有什么一肚子的锦囊妙计,手下人却是个猪头或者莽夫,你哭都没地方哭了。
“百山,掌控战局的关键是把握战机,把握战机是什么?就是抓住战场上兵力、时间和空间的瞬息变化。打个比喻,我先用重兵攻击你的左翼和中央,你为了保证这两个地方不出差错,就从预备队和右翼调集人马去增援。一旦你的增援兵力到位,那么我就赢得了一个非常好的战机,那就是在你的右翼我可以暂时取得局部兵力优势,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攻破你的右翼。而你发现不对,赶紧增援右翼的时候,由于你的其它部队离右翼还有一段距离,你必须花费一段时间才能把你的援兵调上来,而这段时间就足够我用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