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十几个窄袖紧服打扮地人走了过来,他们腰上都配着腰刀。而身上有一块方形补布,上面写着“长安巡捕”。他们走了过来,接过车师人的身份执贴,仔细看了一番后确定了他们的身份。
巡捕把证件还给车师人之后,挥挥手大声道:“好了好了,不是胡人,是车师人,没事了,大家都散了吧。”
巡捕们了解情况后顺便又查看了一下荀羡和桓豁等人的驾贴,看是朝廷和荆襄使节,就拱手说道:“两位都是来北府的使节,不知道这其中关节,如果唐突了请不要见怪。只是请你们以后不要乱叫别人为胡人,会吓死人的。”
说到这里,这位年轻的巡捕管带轻笑道:“我关陇有大小胡人头颅堆三十九处,共有胡人头颅六万一千七百六十九颗,所以这些西域人死都不愿意说自己是胡人,只说自己是安西各国人,还请两位上使清楚一二。”
荀羡和桓豁终于知道原由了,连忙拱手向巡捕和车师人道歉,一场风波便化解了。
从集市里出来后,众人都挤出了一身臭汗,但是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这里面太热闹了,东西太多了。见过之后才知道,天下还有这么多稀奇古怪地东西,还有这么远在天边的人,西域人原来是那样子的,厌哒人、波斯人、天竺人原来各不相同,原来是这个模样。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荀羡发现集市外的街道旁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个年轻和尚在一位老和尚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分发贴纸,中间碰到了几名也是发贴纸的道士,两伙人苦笑一下对施一礼后便各自继续忙各自地去了。但是他们都没有几个长袍地人来得受欢迎。
这几个人都是一身的白袍,腰上系了一根布带,胸口前挂了一个阴阳鱼坠,显得肃穆郑重。他们每走到一户人,主人家都恭敬地迎了出来,几个人亲切谈了一会,便留下一脸高兴不已的主人家走开,继续到下一户。荀羡细细一看,发现他们腰上地布带颜色不一,有白布带,有红边白布带,有红布带。
熟悉一点关陇情况的桓豁道:“这些都是黄教的传教士。”
荀羡点了点头,看了一会便示意继续走。
很快,众人快走到了新长安西城区。这时,大家发现一座巨大的建筑物群出现在前面。只见最前面一座牌楼屹立在大道中间,上面的石牌上刻着一行字:“长安大学堂”。
只见上百地年轻士子在牌楼下走进走出。手里拿着书本,个个风度俊逸,仪态不凡,脸上满是抑不住的自豪。
荀羡迎上前去,向几位结群而行的士子施了一礼道:“敢问各位都是长安大学堂的学子吗?”
这几名士子见到一位俊朗清逸的士人向他们施礼问话,连忙纷纷地回礼,然后为首者磊磊大方地答道:“正是,我等正是长安大学堂的学子。”
“这样呀。我等是江左来的士子。不知道关陇和长安大学堂的底细。还请诸位指点一二。”荀羡继续谦礼道。
“这长安大学堂是武昌公定下来地北府最高学府,凡雍、秦、梁、益、并州诸郡县地士子都可以报考,只是这考试是由长安大学堂直接主持并出题。每次都有上万士子慕名赶来报考,但是每次录取地不过千余。现在
大学堂就读的学子有三千余,武昌公亲任总教谕,副武子车先生,总监事是江道载江先生。而为我们教授讲学的有车武子、毛武生、王景略、范文长。谢文明,荣存希,李致愛,彭庆善、刘子瞻、江道载、毛仲祖、郝隆、罗友等名士先生。武昌公也时时为我等讲课。”为首的学子道。
“原来如此,这长安大学堂我等可以去参观一下吗?”荀羡又问道。
“无妨!这长安大学堂欢迎天下各地的士子。”为首的士子朗声答道。
真是器宇宣昂,气度不凡,这里的人物怕以后都是栋梁菁英。荀羡和众士子告别,然后和桓豁一起缓步走进牌楼。
走进牌楼里。首先看到是一块大石碑。上面地字写得不好看,但是上面的几个字却让荀羡不由动容:“此内除了学问和师生,再无其它。”落款署名是曾华。
“兄长曾言过。曾镇北最恨的事就是他那一手臭字。”桓豁笑道。
荀羡听到这里,也笑了笑,顿了一会开口道:“字写得差,话语也简单明了,但是寓意却深刻呀!”
桓豁听到这里,再一仔细一看,脸上的笑容也缓缓消失,最后郑重地对荀羡点了点头。
两人带着随从继续前进,只见这里视野开阔,一栋一栋的房屋都隐藏在树木林荫之中,远远看去,只能看得若隐若现。走近来一看,房屋都是用大石和青砖修筑而成,显得坚固而大方,站在那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肃穆和大气。
每栋房屋都是有四五层,每层上都开得有窗户,而且这窗户开得都比其它房屋要大许多,外面是两扇木板,天晴的时候可以完全打开,把阳光放进房屋,天雨就可以闭合上,遮住风雨。
“看来曾镇北没在这里花心思呀。”荀羡站在一棵移植过来的大树下叹道。
长安大学堂占地巨大,里面除了一栋栋的房屋外,荀羡等人还看到气势宏伟、宽阔明亮地大礼堂,还有什么图书馆,大操场等没听说地场所设备,更有他们没有见过的各色设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