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夏立国传_曾鄫【完结】(325)

  曾华换了一身长袍,端坐在桌子正位,满眼含笑地看着一家人,脸上的幸福之意不言而喻,咕咕地往外冒。

  桌子上的菜都是曾华亲自安排的,其中还有几款菜是他亲自下厨操办的,基本上都是按照以前在另一个世界吃过的年夜饭安排地。正中有一大盆香气扑鼻地猪头肉,周围分别是爆炒牛肉,孜然羊肉,香菇炖鸡,爆炒鸭子,还有枹子肉,獐子肉,野猪肉,鹿肉,就差没有老虎肉了,还有一盆关中不太爱吃的红烧鲤鱼,正宗的黄河鲤鱼,从弘农郡快马送过来地。

  几杯水酒喝下去后,范敏等女的脸上很快就扑上两朵红霞,越发地娇艳迷人,如水的眼波在桌子上纷纷飞来,向目标曾华飞去,飞得曾华的小心肝扑通乱跳。这帮老婆都不是省油的灯,曾华暗中揉了揉有点发酸的腰,然后强迫自己从这些娇艳入花的老婆们脸上向已经非常大肚子的俞氏看去,再过二、三十天就要生了,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吧。

  谁知俞氏迎住了曾华关切的眼神,噗哧地回了一个暧昧的眼神,顿时把曾华吓得手脚发软,什么世道,连大肚婆也不安生。

  吃完年夜饭了,曾华和一家子人围在暖和的壁炉前面,围着丰富的糕点有说有笑。五个女人围在一起,不知在交流着什么,时不时地爆出一阵笑声,而且眼神时不时非常暧昧地向曾华瞟来。

  曾华不为所动,只是盘坐在高档波斯地毯上,周围围着曾闻、曾旻、曾慧三个儿女,聚精会神地看着曾华,听他讲故事。

  “话说很久以前,盘古上帝在大年三十午夜的时候,双手持斧,一斧头就将混沌的世界劈开了,轻清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正因为上帝在午夜开天辟地,于是我们在大年初一便有了新世界。盘古上帝花了十五天时间巡视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最后发现这个世界太冷清,于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夜晚,他便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去创造一个真正的新世界。在那一夜,上帝用他的身体化成了山川河流,大地万物,而自己却回到了天国,继续庇护和关心他的子民。从此以后,我们每年的除夕都一家欢聚在一起,庆祝这个开天辟地的节日,一直庆祝到十五上元节。”

  “感谢上帝,让我们在除夕和正月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旻奶声奶气地说道。

  “不对,新衣服和好东西都是爹和娘给的,不是上帝给的。”曾闻连忙反驳道。

  而曾慧却坐在那里,正对着一堆松糕发起了进攻,看到两位哥哥开始争执起来,便举起两块松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曾闻和曾旻砸去,砸完后还理直气壮地发喊道:“吃!吃!”

  听着发音不全的声音,再看着这位年幼的妹妹,曾闻和曾旻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只好发扬好男不跟女斗的精神,转过头去开始吃起糕点来。

  大年初一日出的时候,曾华和五位夫人随着浩浩荡荡的人群来到了长安大神庙,由于他们的身份,可以到神庙里面做一年中第一个,也非常重要的一个礼拜。

  正巳时,随着一声钟声,刚才还有点喧哗的大神庙顿时变得异常的安静和肃穆,十数万人跟着司礼主教开始念道。

  “感谢上帝赐予天地,感谢上帝赐予日月,感谢上帝赐予万物,感谢上帝赐予我生命。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牢记你的名,你的恩,愿我能永远沐浴你的恩宠!”

  念完之后,十数万人轰然向北俯首跪倒,口中默念着祷词,俯首跪倒了大约半袋烟的工夫,在一声钟声的敲响后,众人又轰然直起身来,然后尽数站立起来。

  在众人开始纷纷散开之后,北府连续十五天的欢庆便开始了。

  在北府欢庆永和九年到来的时候,在兖州鲁郡,一个骑着马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十分的落寞,他抬起头向南方呆呆地看着,眼中满是无奈和失望。最后,他长叹了一口气,转过马来,回到了一行正在风雪中蹒跚缓进的队伍中。

  第一百一十八 北府的战争机器(一)

  和九年上元节一过,曾华以武昌县公的名义发布北府一号政令,正式宣布颂北府授奖令,凡在上一年中卖粮卖布给官府超过若干数量,或者种粮高产者,或者向官府纳税超过若干数量者,或者在工场重大创造革新,一律按照数量事迹进行授奖,并且规定了详细的细则。

  例如到秋收除了完成公粮布绢赋税之外,凡自愿以市价将余粮和余布等卖与官府者,数量巨大者,授奖一级,有精美证书一份,上有车胤书写的“赤忱报国”四个大字,并有武昌县公府的大印和曾华的亲笔签名,可以悬挂于中堂之上。当然这种“纳粮专业户”不会是那些人住在长安、南郑、成都等中心城市,各郡县还有田地的世家高门,而专门指那些凭自己领到的永业田、赋田或者开荒出来的自留田尽心耕种,获得巨大丰收的百姓人家,这些人能有那么多余粮出售,除了勤奋肯干之外,会种地也是一个方面。而且在当时惜粮如命的情况下,这些“种田高人”获得大丰收之外,在留下足够的粮食之外还能如此毫无顾虑地卖余粮给官府,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北府的信任,对曾华的感恩。

  这书表是一种荣耀,上面有右上角有授奖人的姓名、籍贯和授奖事由,左下角有武昌公府统一的编号。书表由长安专人送出,先州再郡,一路大张旗鼓,最后由县令带着人敲锣打鼓亲自送到授奖者家中。再在乡中街道显眼中处立石碑刻其事迹。而各州刺史府邸报更会陆续将各授奖者事迹详细一一刊登明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