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鹄闻言,不由手一松,任由随从如一滩烂泥一样瘫在地上。他听这越来越近的喊杀声,仰天长叹道:“这晋军难道是从天上飞来的!”
就在曾华率第一幢接管了伪蜀荆州刺史府,同时接降了伪蜀荆州刺史徐鹄的时候,第二幢在张渠的率领下已经接收了府库和粮仓。
当江州火起的时候,徐当率领第三幢五百人突然攻入城南数里外的江州水军营寨,不一会,这里腾起的火光开始和江州的火光相呼应,两处的冲天大火汇在一起,顿时映红半边天,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
江北的火光让江南的阳关守军人心大乱,也让数里外的袁乔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不到一个时辰,在三千晋军的猛攻下,阳关渡口守军投降,袁乔能够在清晨的浓雾中临江眺望江北了。
天亮了,浓雾却出现在长江江面上,不但朝阳看不到,就连刚刚还在燃烧的北半天也被掩盖在其中。除了能听见依然川流不息的江浪声外,袁乔几乎看不到十丈之外的江面。
江北的情况怎么样了?那个胆大包天的曾叙平成功了吗?还是已经丧生在江北乱军中?所有的一切都被隐藏在这浓浓的晨雾中,如同西征和晋室的前途一样。袁乔第一次生出无能为力的感觉,现在能做的就只能是祈祷了。
“大人,有动静!是船只行驶的声音!”有耳朵尖的军士叫了起来。现在已是巳时两刻(上午十点),在越来越猛烈的阳光驱散下,晨雾越来越淡了,已经能看到半里外的江面了。
袁乔和众人闻声向远处望去,只见一艘战舟从远处雾中钻了出来,紧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
“是江州水军的战舟!”识货的阳关降军叫了起来,顿时引起一阵鼓噪,但是很快被袁乔用严厉的眼神给压下去了。众军在无声中开始行动,盾牌手和长枪手走上前,形成防线,而弓箭手则是取弓在手,站在后面,大家都神情紧张地看着江面和那越驶越近地战舟。
这时,最后从浓雾中挣脱出来的战舟桅杆终于展现在大家面前,一面呼呼飘扬在江风中旗帜分外醒目-“晋西征军护前军曾”。
袁乔心里一喜,顿时感觉轻松了一半。这时,飞速驶来的战舟前头站立着一个人,已经能看清面目了。
“前护军麾下徐当拜见后护军袁大人!”那名大汉高声喊道。
正是曾华麾下的徐当,袁乔看到熟悉的人,也终于知道了谜底,他那担忧紧张的心情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但是在短暂的狂喜之后,袁乔反而觉得心里有点空荡荡的,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涌上了心头。
在这个时候,徐当那洪亮的声音继续响起:“徐某奉我家大人之命前来迎接袁大人。我家大人说了,他在江州城里相候袁大人了!”
1.范长生,又名延久、九重,或名文(一作支),字元。涪陵丹兴(今四川黔江)人。蜀后主刘禅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涪陵郡(郡治在今彭水县郁山镇)豪强徐巨谋反,车骑将军邓芝率兵征讨,平定后,朝廷为免再生事端,诸葛亮迁当地豪族徐蔺谢范五千家迁往于蜀郡(成都)依青城山,以修炼为事,其中即有范长生一家。
第十四章 - 江映月
永元二年十二月,明王时为晋护长水校尉,以西征前军至江州。丁丑,潜渡江水,夜袭江州,拔之。丁卯,宣武公江州设宴以庆,欢至深夜。时有皓月映江,波光流连。明王触景生感,操胡琴一曲,声声戚切。曲罢,诸人无不涕流满面,拍榄长叹。
-------引言摘述
“多好的月亮啊!只是可惜没有曾叙平的二胡。”站在江州城楼上的袁乔望着不远处江面上的皓皓银月,不由暗叹一声。
也是圆月皓空之日,也是这般江月一色,也是这城南望江城楼上,桓公设宴庆贺江州大捷,众人把酒言欢,直至深夜。后来那位总让人吃惊的曾叙平突然拿出一把从来没有见过的二弦琴,用一把弓弦就开始拉出一曲谁也没有听过的曲子。
袁乔现在还觉得那曲子还在自己的耳边环绕一般。
先是一声长叹,如同初生婴儿的哭声,又如同暮年长者的叹息,穿越了时空和岁月,穿越人生的生和死两个极端,在人的心里来回的回荡。接下来的曲子有如一股泉水在幽暗、曲折、深邃、崎岖的山谷中呜咽地奔突,又如江水边上那纤夫的脚步,虽然满是苦难和艰辛,却在坚定不移继续向前。
袁乔时而感到清风明月,时而感到落花流水,时而感到电闪雷鸣,时而感到风雨交加,他一直以为自己饱读经书,通晓历史,看透了人生世故,但是在那一晚,袁乔才发现自己以前的学识是如此的浅薄,居然无法用什么辞赋来形容这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而且他也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如此多愁善感,轻易就被一首曲子从灵魂和骨子给震撼了。
当袁乔看到包括桓温在内所有听众都涕流满面,情不自禁时,看到曾华泪流满面却含笑激昂地拉完最后一段时,他明白了,自己听到的不但是一首前所未闻的曲子,更是一首穿透人心的曲子。
那种娓婉、那种缠绵、那种沉郁、那种不弃不舍的追求、那种如泣如诉的哀怨,让人看到了世人的苦难,让在场所有的人心里突然想起亡国之恨,偏安之苦。
“真是一曲天籁之音。”袁乔对身后的参军孙盛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