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桓冲心里一凉,这位朔州刺史大人人看上去温文尔雅,听他说话也是不温不火,想不到却一席话之间就有数十万人已经灰飞烟灭,看来也是一位强人。听说北府卧虎藏龙,能车载斗量,多是从北地招募的,而且听说北府还有一个什么学堂,专门培训官员人才,以前天下都说北府出于荆襄,但是现在你再看看,北府上下和荆襄有关联的还有多少?就是打着桓府标记出来地车胤和毛穆之,恐怕倾向荆襄的可能也不多了。
桓冲转瞬间想了一大圈,最后终于想通了。北府这种无差别地进攻方式实在是太恐怖了,简直就是蝗虫作战方式,在漠北漠南这种地方用一用都有不少“仁德”之士会唠叨上天有好生之德,要是用在中原之地那和胡人有什么区别?
但是如果不用这种办法,那讨伐伪周等叛逆所需的粮草谁来承担?还有复地的那些百姓,既然是王师来了,那么你就得连他们的嘴巴肚子都一起接管了。这样算下来北府和江左加在一起也能勉强应付地下来,但是事实却相差太远,北府不说,光是江左就有三分之二的粮食集中在豪强世家的手里,属于朝廷支配的并不多,要这些地主老财出粮食去援助朝廷继续讨伐北方,一统天下,那简直是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你没见这次历时两年地北伐差点把江左朝廷打破产。
心事一去,桓冲也就放开心思喝酒了,不一会就被众人敬得大醉。桓冲一倒下后众人便把目标对向了曾华,气氛反而比刚才还要热闹。
“令则。这北府真是人才济济,再加上你,曾镇北真是如虎添翼,恐怕又要有一番大动静了。”了,在这个环境里,俞归自然有话都会同荀羡悄声说道。
“北府已经有了四巨头,多我一个不多。”荀羡淡然地说道。
“四巨头?”
荀羡悄声把北府流传很广地曾华和四巨头故事简单说了一遍。听得俞归一脸地凝重。
“曾镇北真是不简单呀!”沉默许久后的俞归长叹了一句话。
“这就是曾镇北地手段。王景略刚正不阿。忧勤万机。曾镇北以法重之;车武子才华横溢,谈泊宁静,曾镇北以礼敬之;毛武生果毅智勇,进退有度,曾镇北以理安之;
经达权变,深谋诡智,曾镇北以情抚之。自从而后,识人爱才贤名,而四人在此盛名之下安能不竭尽所能报效曾镇北。”荀羡摇摇头,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只是一介庸才,才干不及王景略,风采不及车武子,任事不及毛武生。智谋不及素常。只是空负一个名士盛名而已,倒是这雍州提学教谕之位甚合我的心意,能安心学问。不问世事该多好。”
说到最后,荀羡长抿一口酒,落寞地说道:“争霸天下这个游戏可能真的不适合我。”
听到荀羡这么说,俞归不敢再多说,连忙转移话题。
“令则,你说曾镇北这次为什么会让出来收复洛阳的功劳呢?要是他出兵收复洛阳,连同献复玉玺的功绩,岂不是可以压住桓荆州一头,独显朝野了?”
“俞大人,你真的以为洛阳这个功绩那么好收吗?正如前面曾镇北和谢冰台所说地一样,就现在来说,再大地功劳在朝廷上下也没有收复故都,修缮祖宗陵墓大。曾镇北这一步棋却是他得利,名却全归了桓荆州。”荀羡悠然答道,“而且这洛阳收复容易,要想守住却不是那么容易。北府现在把洛阳丢给桓荆州,也把洛阳地防务丢给了桓荆州。你想想,收复洛阳固然功劳大,要是丢失了洛阳这罪过就更大了。”
“难怪,我明白令则你的意思了,曾镇北是故意把洛阳让给桓荆州,北府好安然当援军。洛阳有难,北府进可以奔援河洛共享功劳,退可以避免守土不利的罪过。看来桓荆州和曾镇北心中也有间隔了。”俞归有点无可奈何,却又有点庆幸地说道。现在桓温和曾华是江左朝廷下辖最大的两员方伯,而曾华的实力最大,比中原诸侯只强不弱,不过幸好他位居僻远,对江左的朝廷危害不大;而荆州桓温就不一样,他可是紧挨着江左。自从收复洛阳后,桓温可以说是权势熏天,尽掌权柄。要是曾、桓有矛盾,这江左朝廷就算有盼头了。
“俞大人想明白了这点,那么也就清楚了殷扬州和我为什么一定要被贬。”荀羡淡然地说道。
俞归点点头,举起手里酒杯,默然地向荀羡敬了一杯。
而在同时,王猛也在向曾华提及殷浩:“大人,今年十月桓荆州收复洛阳后没过久就上表弹劾殷扬州。属下听到这个消息后,擅权上表朝廷,附和桓荆州的表议,请求朝廷治殷浩以正天下。”
曾华点点,他回来地路上就开始集中回顾中断大半年的北府和朝廷信息。自从去年十月到漠北“敌后”作战,曾华基本上就和北府失去了联系,只是后来才传了几次紧急军令和公文,其余大部分信息只是在进入到并州后才有甘“一起打包”送来。
早在去年,也就是永和八年秋天,桓温在弘农赵复以及并州甘的配合下,攻破了司州南部诸城,打通了通向了洛阳的要道。桓温当时都可以听到洛、伊水的浪花声了,说什么也要拼命把握这个机会。在永和八年整个冬天荆襄几乎是在砸锅卖铁筹备来年全线进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