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夏立国传_曾鄫【完结】(387)

  再表斛律协为金山将军,领金山东、石水西一万二千户;窦邻为丁零将军,统领额根水中一万户;乌洛兰托为燕北将军,统领鲜卑山西、完水以南一万户。

  而随战立有战功的副伏罗部、达簿干部、泣伏利部、尉迟部、谷浑部、巴叶部、贺古部等部大人,在十万北府骑军和柔然灭亡地“威迫”下,只好交出自己地部众进行整编,但是他们分赏地奴隶都没有少,而且都得到了千户、校尉等官职,只是属下换了一拨人。

  曾华紧接着宣布对漠北进行均田制,以户为单位,并着重强调对普通牧民的安抚和保护,任何目长、百户、千户或者骑尉等军职都不能肆意欺压牧民,为此,曾华在漠北设三十六道巡察提检司和提刑大理司,并从北府调集了提检官和裁判官就职。

  通过司法独立和直接任免百户及都尉以上的官职,曾华将漠北开始纳入到北府体系中,依照西羌的例子。

  另外,曾华在漠北再设龙城、狼山、白阜等二十九处集市,将漠北纳入到北府贸易经济体系中。

  曾华将阴山和鲜卑山南全部划成郡县,阴山南分属于朔州朔方、五原、云中三郡北延区域,而鲜卑山西南以下应该属于幽州的代郡、上谷郡,但是现在幽州又不归北府管,于是曾华将这里先划给朔州暂时管理。曾华重新调整了三郡郡守,继续委托谢艾治理朔州。毕竟那里有降服南归的原拓跋部四十余万,还有两年陆续归降的数十万其余各部,加上这里纷乱多年,脱离中原政权有上百年了,现在必须花大力气治理归心。而骑军又已经北上,光靠十余万镇北步军和府兵镇守,这任务有些艰巨,所以上马能战,下马能治地谢艾是最佳人员。

  但是曾华接着的一项政策在北府中枢引起了争论。曾华准备按照西羌例,除了在漠北各地广设教会,以教会的力量在传教的过程中推进漠北的医疗和基础教育,而且还打算让漠北百户、骑尉以上官员的子弟到北府雍州来念书,北府对他们一视同仁,按照北府其他学子一样,不但免学费,官府还包伙食住宿。

  就是后面这项决定让北府众官纷纷反对,尤其是以车胤、毛穆之为首,甚是激烈,而一向与曾华保持一致的朴这次意外地站在了车、毛一边,四巨头剩下的王猛却保持中立。既不反对也不支持。而支持曾华地唯独朔州地谢艾。

  车胤等人认为漠北之地和西羌之地完全不同。西羌在历史上从前汉开始对中原没有造成太大的危胁,漠北就不一样了,从强秦一统天下开始一直打到现在,对中原的危害简直数不胜数。要是让这些北蛮学到了文化知识,精通兵法和治国,那做起乱来对中原地危害更大。

  曾华认为他们担心的很对,西羌对中原危害不大,所以他们并不放在心里。隐隐当成了自己人。所以自己上次行此法的时候没有反对。但是漠北的危害太大。而刘渊等学好文化知识地“漠南移民”将中原搅了个天翻地覆,这还是前几十年地事情,这些人怎么敢忘记呢?

  根据曾华自己地历史知识,当年印度、越南到英国和法国留学的不少,可这些人却为英国、法国在印度和越南的殖民统治撞响了丧钟,最后让那些教育他们的人灰溜溜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这必须值得注意。

  但是曾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行此法的好处远大于弊,于是他找来四巨头好好谈了一次话。

  “其实漠北和西羌一样,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真化和民族,不过漠北建立过数个政权,西羌没有建立过,所以你们觉得西羌比漠北要可靠得多。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其实漠北和西羌一样,都是一张白纸。以前我们都是用武力去征讨这些漠北部众。而用文却是以赏赐地态度去对付这些漠北部众。看不起却又打不过。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而且我们也不能让漠北再变成我们北方的边患,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百年之后还有这么强势。”

  曾华非常耐心地说道。而四大巨头都在那里静静地听着,他们知道自己主公的许多思维和想法非常“匪夷所思”和“先进”,但是在施行前都会取得他们的赞同,至少必须要说服他们。

  “这次漠北大胜可以说是中原对漠北占据优势最明显的一次,我们必须把握这次机会,让漠北彻底融入进来。除了武力和经济,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们可以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让他们接受我们是一个民族,让他们和我们爱一个国家。只有通过不断地教育和熏陶,我们才能得到他们地认同。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漠北纳入到华夏的版图来,不但成不了我们的威胁,

  们继续强盛地助力!”

  曾华的话听上去非常有道理,车胤等人也对中原文化“教化”人的本事还是很有自信,心里都开始慢慢地松动起来。以前老是听说主公嚷嚷着把狼群变成狼犬,现在他们也认识到光靠武力只能占据一段时间的优势,只有利用中原最强大的武器-文化去同化他们才能算得上长治久安。

  曾华心里更有自信,那个留着辫子的王朝在入主统治了两百年后,居然让许多国人对那些代表落后和愚昧的辫子产生了认同。相比之下,自己中原文化去默化漠北蛮夷之地应该更容易吧。

  曾华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反正后世某些史学家上老是歌颂这段历史的民族大融合,不管里面有多少血腥和冤魂。自己顺应历史潮流,也搞了一把民族大融合,不过这里面的血腥和冤魂换了个对象,不知道后世那些史学家对自己的这次民族大融合会怎么看待?认为太血腥而没有符合华夏民族融合的特点?不管他了,自己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