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夏立国传_曾鄫【完结】(439)

  而龙埔也在这一刻因为自己舅舅的这句话明白了父亲龙安的意思。父亲自从知道铁门关失陷,北府西征军全力西进后,就已经非常清楚焉国没有机会了,它的下场比车师国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肯定也猜想的到相则和龟兹国在知道铁门关失陷之后是不会出兵相救的。那么派人求援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么算下来自己到龟兹国唯一地用处就只是远离焉国那个即将战火连天地地方。

  明白父亲的一片苦心之后,龙埔觉得心如刀绞。他伏倒在地,面向东边的焉耆国,嚎啕大哭,悲切之情让闻者无不感到戚然。在龙埔地哭声中,龟兹王宫陷入到一阵诡异的寂静中,那呜呜的悲凉哭声越传越远,一直传出宫门外,让众多在默默无语中关注和揣测的龟兹军民们更加觉得忐忑。

  “大将军,站在这里乌夷城真的尽在眼里。”曹延指着前面山下的乌夷城道。

  曾华骑在风火轮上,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远处的乌夷城,凝重的眼神穿透了遥远的空间。

  看到曾华在那里一言不发,后面的众人也不由地肃静下来,纷纷地偷偷看了一眼曾华脸上郑重的神情,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过了好一会,实在憋不住的乐常山开口道:“大将军,不就是西域一个小国吗?当年凉州张家都能降伏他,更何况我们北府呢?到时我们大军一发,定叫它灰飞烟灭。”

  “灰飞烟灭,我看是玉石皆焚吧。”魏兴国比乐常山要厚道一些,他的脸上现在满是忧虑。

  “大将军,乌夷城里除了满城的军民之外,还有佛学僧人三千余人,庙宇数十座。这些民众僧侣,为什么他们不按照大将军檄文中说的,出城纳降呢?我北府军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虽然算得上残暴,但也是有名的信诺之师,说到做到。他们为什么不相信我们北府军呢?”接着说道的是邓遐,他的脸上除了忧虑之外还多了一些悲悯和无奈。

  “应远,你说说什么是征服?”曾华突然开口问道。

  “征服?”邓遐被这莫名其妙的话问得一愣,默想了好一会最后开口答道。“大将军,我不知道。”在华夏以前地历史里,似乎还没有真正地理解过征服这个词。

  “你说前秦兵出函谷,横扫六国,这算不算征服呢?”曾华继续问道

  邓遐和众人不知道如何回答,都愣在那里不作声。

  “匈奴纵横漠南漠北,侵扰中原,这算不算征服呢?”曾华一句接着一句。问得众人面面相视。更加不知道如何回答。

  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了。曾华也默然不语了,把疑问留给了诸位狐疑猜测的部属。他接着抬起头看着远方的乌夷城,仿佛那些让众人晕头转向的话跟他毫无关系一般。

  “骏马奔跑需要大地的辽阔,

  雄鹰飞翔期待蓝天的悠然,

  骄傲的大月人,

  你怎么能在敌人面前低下你高贵的头?”

  在越来越低地夕阳里,金黄色地乌夷城就像一座贴满金箔地佛城。散出耀眼的光芒。一阵低低的歌声穿过有点昏黄色的天空,隐隐约约地飘荡在天地之间,似远似近,仿佛从远古传来的一样。

  “这是谁在唱歌?”龙安抬起头问道。

  “回父王,这是用大月语在唱的。”龙安旁边的龙康侧着耳朵倾听了一会,然后禀告道。

  “大月?”龙安心里恻然了。这个大月氏从祁连山被赶到亦列水,然后又被赶到更西地河间地区,辉煌过一段时间最后又消失在茫茫的历史中。众多的大月人只能或做为游商。或做为僧人,在偶尔的时候用大月语颂唱追忆先祖的辉煌和不幸。是啊,这乌夷城里三千僧人就有不少大月人。

  龙安一转头就看到了龙康。看到他那清秀的脸,龙安不由地想到了此时应该远在龟兹的龙埔,心里顿时生起一种愧疚,对二子龙康的愧疚。

  “康儿,你不会怨恨我吧?”龙安忍不住出言问道。

  “父王,我怎么会怨恨你呢?我很高兴能追随在你地身边。”龙康地脸上浮现出一种坚毅,于他十八岁的年纪非常不符。

  龙安点点头,脸上的愧疚多了一些欣慰,“康儿,有些事情必须有人去做。”

  “父王,孩儿明白。”

  龙安不再说什么了,放下手里地笔,侧着耳朵又开始倾听那飘在风里的歌声,过了许久才幽幽地说道:“不知以后会不会有人用歌声追忆我们焉耆呢?”

  正说着,几声呼啸声划破长空,向乌夷城飞来,最后在沉闷的扑通声中又恢复了沉寂。

  “怎么了?”龙安喝问道。北府西征军包围焉耆乌夷城后,还是车师国交城那一套,也是围城行檄文招降。而且在通告围城的五日里一直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动作。不过今日是第五日,北府通牒中的最后一日。

  “回殿下,是北府军的石炮发射,有五颗石弹分别落在城中各处,幸好损伤不大。”门外的护卫接到总结汇报后迅速禀报道。

  “北府大将军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今天日落前我们再不降就兵戎相见,难保生死了。”龙安苦笑着说道,“天色已经黄昏了,这北府军果然言出必行,向我们示威,这是最后通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