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御林军”的后面突然出现一阵号角声和擂鼓声,还有震天的喊杀声。没过多久,慌乱就从后面传了过来,并且有人在边跑边狂呼道:“成都被破了,我们被包围了!”恐慌就象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开来,所有的“御林军”在那一刻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前军纷纷放下武器向长水军投降,而后军却开始炸营了,数千蜀军东奔西跑,慌成一团,最后在长水军的前后驱赶下才慢慢安静下来。
而主帅昝坚见事不可为了,只好在几十名亲兵的护卫下,掩面北逃,往成都奔去,他怎么也要去成都看看,知道“皇上”陛下是不是安然无恙。
张渠一边指挥前面的第二幢和第三幢配合后面伏击的第一幢把近万名蜀军俘虏归拢在一起,另一边却索然地摇摇头:“这仗打的。”
继续友情提示!请记得投票!
第十八章 - 笮桥大战 1
伪蜀伪蜀镇东将军李位都迎降,言成都城中仅残羸兵数千,众人大喜,故匆忙轻佻出战。势悉众迎战于成都之笮桥,接战未几,前锋不利,几溃之。参军龚护拼死督战,然无力独支,终战死。蜀军续进,矢及温马首。众惧,欲退,持马首劝温,既而传令鸣金。
-------引言摘述
捷报送到前面的中军,众人一片“哀叹”,长水军和那个姓曾的,出征前是不是踩着狗屎了。群情激愤之下,大伙准备上书天庭,向老天爷控诉,这太黑了,简直就是一个黑哨。
不过在激愤之下,众人对前面的成都城又多了许多自信,看来这伪蜀军并不怎么样,只需要大家鼓足劲往前冲,伪蜀自然而然就会不战自溃,天大的功劳也就会从天下落到众人的头上。
但是在这形式一片大好,胜利在望的时候,还是有头脑比较清醒的人。参军毛穆之就是其中一个。
“桓公,现在我军已兵临成都城下,西征伐蜀的大业眼见就要完成了,不知桓公此时有何打算?”毛穆之直接问道,反正大帐里只有他和桓温两人。
桓温笑了笑,意味深长地答道:“武生(毛穆之的小字,其原字宪祖,后以桓温母名宪,乃更称小字),我知你来此定有深意,你我相交相知,你但说无妨。”
“我军自去冬入蜀,转战万里,虽路途艰难,但一路上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直驱成都。时至今日,众人都以为伪蜀军不过如此,有如土鸡瓦犬。桓公,难道你也这么认为吗?”毛穆之问道。
桓温只是笑着摇摇头,却没有直接回答毛穆之所问。
“我猜桓公不尽此想,但对成都伪蜀军却也是轻视三分吧。”毛穆之紧问道。
桓温有点不知怎么答了,抚着须胡默然不语。这个毛武生还真是敢问呀,而且问得这么直接,叫我怎么回答呢?
默然一会,桓温答道:“武生,难道你觉得伪蜀军还有一博之力吗?”
毛穆之不由大急,连忙问道:“桓公,难道你真是这么想的吗?如此我军则危矣。”
桓温猛然一听,顿时觉得心头不悦,但是转而一想,这毛穆之果毅有父风,素有智勇,不会随便妄言。当即静下心来沉声问道:“武生如此说必有原由,不妨讲于我听。”
“从江州到江阳,再到健为成都,无一不是曾前军领长水军在前面被坚冲突,履锋冒刃,奔袭转战、纵骋万里。试问桓公,如无曾前军及麾下长水军,我西征大军能如此进展神速吗?”毛穆之正色问道。
“这个我自晓得。”桓温点头答道。曾华是他一手提携出来的,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曾华如此大有作为,桓温也觉得自己倍有面子。此次西征,有曾华率领他的长水军在前面为前锋,就如同台风一般,一路神速而且所向披靡,后面的中军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拼命地赶路。这份功劳战后自然少不了一份重重的封赏。
“属下再试问一下桓公,如果旁人以领前军,也能如此神速无阻吗?”毛穆之继续问道。
这下可把桓温问住了,他现在仔细一想,要是换上其它一个人做前军,虽然估计也能打到成都城下,但是肯定不会象这样能跑多快就打多快。
看到桓温似乎被自己问住了,毛穆之继续说道:“依属下看来,此次西征神速,不是蜀军太弱,而是我前军太强。”
此言一出,顿时把桓温给愣住了。他坐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而且连抚须的手也停在那里,出神体味着毛穆之的这句话。
“曾前军才华如何?已经不必我再加赘说了。桓公、真长先生以及袁彦叔大人都对其赏识有嘉,自然知根知底,但是谁又曾想到他练出的三千兵马居然雄壮威武如此。这让我想起车武子曾对我谈起过的一句话,一句曾前军西征前对他感叹的话。”
“哦,什么话?”桓温闻言大感兴趣,他知道毛穆之和车胤同为麾下幕僚,车胤感叹毛穆之身为忠良之后,并袭爵州陵侯,却没有丝毫的达官贵人的架子,而毛穆之却佩服车胤学富五车,两人关系还不错,肯定会有些私下悄悄话互相传递。
“车武子言道,曾前军西征前曾对着他的三千长水军感叹道,为北伐练就的兵马却用来做西征前锋,真是杀鸡用了牛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