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照是每一个北府百姓的身份证明,无论是应征当兵,还是应考进学,除了各有司发出地文书证明外,身照就是最重要的。在报名核对身份时,各单位会将移文过来的档案和百姓持有的身照核对,特别是核对指纹。确定百姓的身份。
行贴是北府百姓应征、进学或者公干时由相应有司开出的证明文件。上面会写明办事任务和目的地;路引是北府百姓如果有事需要远行,便到县民政曹开具出行证明,上面写明出行目的和目地地。如尹慎进学。有身照和行贴就可以了,只是他父亲担心儿子初次出门,于是连路引也办下来了;如果尹慎只是去长安朝圣,只需办个路引就可以了;如果是要出门游学,那么在县学、郡学或者州学有司办个行贴也就可以了。
教士看到尹慎一副没有出过远门地模样,便笑道:“尹举人,你证件齐全,不碍事的,所以不必担心,而且你越担心就越容易被盘查。虽然查一下没有什么事,却会耽误时间。”
尹慎点点头,谢了一声,然后取下自己的行李,一口牛皮箱子,然后又站在那里不知怎么办,只是看着吏员、商人等人在那里忙碌着。过了一会,同车地众人忙完了,便招呼尹慎道:“尹举人,跟我们一起走吧。”
十人提着行李,后面还跟着五个民夫,众人一行在人群中穿过,很快就走出了这个被栅栏围起的场地,来到外面的一块空地里。
这里也停着上百辆车,只是这里车子跟驿车完全不一样,大部分都是一匹马的四轮马车,车厢比驿车小很多,一般只能坐四、五个人,被大家称为市车。还有一部分一马两轮车,被称为街车,也停在一起。
教士看到尹慎又站在那里发晕了,便说道:“尹举人,你应该先去学部国学局去报道,到那里领了文书便可以去西城找个住处了。”看来这位教士对长安的一切都比较熟悉,“你还是跟他们一起去,他们也是要去尚书台的。”教士指着那几个吏员说道。
“正是,我们跟尹举人刚好一路。我们来过长安两次,还算是熟路,就给尹举人当个向导吧。”一名吏员笑道。
尹慎看到问题都解决了,便连声向教士和吏员道谢。
看到尹慎没有什么问题了,而另一名传教士已经将行李放到旁边的一辆市车上,并在车门边恭敬地等候自己,教士便伸手在尹慎的额头上一摸,用祥和的语气说道:“愿圣父与圣主保佑你。”
说完便转身上了车,和传教士离开了。
尹慎一愣,难道他看出自己是一名信佛者而不是圣教徒?
正当他诧异的时候,吏员们招呼他道:“尹举人,上车吧。”
尹慎连忙回过神来,把行李放进车厢后面的一个后盖厢里,车夫最
子盖好,再加挂上一把锁。
尹慎准备上车时,突然发现车前的那匹马有点奇怪,便多看了几眼。正攀上驾驶位的车夫看到尹慎的模样,突然说道:“这位先生。你是第一次到长安来吧?”
尹慎奇怪地应了一声:“是地。”
“哦,那你要注意了。走路靠右手边,不要随意往地上扔杂物和吐口水,要不然会被巡警抓住罚钱的。”车夫好心地提醒道,随即指着马匹说道:“市车和街车入城,马匹不得随街大小便,否则要被罚钱的。于是就在马屁股后面加了这么一个用麻布做的口袋,用来接污物。倒让先生见笑了。”
尹慎一听之下便有点明白。他以前在报刊上听说过长安的这些“怪规矩”。说是为了街道整洁。他还知道长安是北府的一个典范城市。水井、给水通道和排污的下水道非常齐全,还有不准随意往街上倒马桶和垃圾,必须到指定的地方倾倒,诸如此类。
但是尹慎知道车夫是好心提醒自己,要不然一不小心就会破财,于是向车夫道了声谢,跟在吏员后面钻进车厢里。刚一关上车门。只听得车夫吆喝一声,一声马鞭脆响,马车便缓缓地启动,不快不慢地驶出了长安西站。
尹慎看到马车沿着宽敞地大道向东驶去,两边全是茂盛地树林,在树叶地遮盖下,阳光稀稀落落地投射过来。除了大道上相驶的马车和两边的行人,尹慎还能看到两边闪过的水渠和良田。
“诸位仁兄。请问此去长安还要多久?”尹慎转身问旁边的四位吏员。
“西驿站距长安不过两里多地。半刻钟就可以到西城了。”一名吏员回答道。
“多谢这位仁兄。”尹慎客气地谢道。
“尹举人是凉州的举人,不知意向哪所国学?”另一名吏员问道。在驿车上大家都还有些忌讳,所以只谈了一些家常。现在在市车里,只有五个人,大家也谈得比较开了。
“不怕诸位仁兄笑话,我意向长安大学,要不然也是雍州大学。”十几天的交往,尹慎了解这四位吏员地为人,知道都不是小人,值得交往一二,于是便直言道。
“有志气!”四位吏员异口同声地说道。
“想当年我也想投考长安大学,”过了一会,一名叫顾原的四十余岁的吏员感叹道,“那时长安大学还叫长安大学堂。我参加了联考,考的是一塌糊涂,联考取录评议会的学士教授们觉得我是朽木不可雕,就是有举荐书也不管用。幸好我在漠北,也就是现在的河州立了一些微末功绩,于是便被举荐去了秦州大学堂,进学了两年,这才去了凉州刺史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