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夏立国传_曾鄫【完结】(57)

  对于两王的小动作,曾华早就有了察觉,但是好像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只是派蔺粲去打探一下消息,然后再也没有什么动作了。

  其实曾华很忙的,根据他和桓温的“私下分赃协议”,这伪成汉府库和王宫的财物和钱粮被分成四份,一份犒赏了三军,一份由桓温带回江陵,一份由周抚保管,做为治理益州的基础,第四份多是是粮食,则被曾华拿到手,做为进军和经营梁州的本钱。然后大家再选选,拎了几件合适的送到建康去献宝。

  根据曾华和桓温战前的“赌约”,曾华拿到首功之后,桓温就愿赌服输,表他为梁州刺史,授权他去经营梁州。

  在攻陷成都之后,曾华在和桓温的密谈中就直接说道:“我知桓公意欲北伐久矣,我愿前驱至梁州。一边经营,一边试探关中。一旦桓公大举北征,收复河洛的时候,我可在西线出兵响应。东西呼应,何愁洛都河山不复?”

  桓温听完之后,深以为然。西征成汉,有曾华在前边当前锋,桓温感觉没费什么事就拿下成都。以后北伐的时候,要是还有曾华的臂助,这北伐中原、收复故土的千秋功业岂不是就落在了自己的头上了?

  所以桓温临走前,授权给曾华,这蜀中和成都的东西,你看着挑,别客气。

  曾华当然也不客气了。他不但把属于自己那份钱粮财物收拢到手,而且开始打起归拢的伪蜀军队的主意了。

  从涪水和成都附近归拢汇集的蜀军有五万多,曾华先把老弱病残放还回家,还余三万多人。然后曾华先从中选出青壮精锐万余,分成两拨,一拨七千余人,拨给车胤、张渠、徐当统领,和长水军第二幢、第三幢一千多人混编成“新四军、新五军、新六军和新七军”,一路往晋寿而去。另一拨三千人和蔺、谢两族青壮及长水军第一幢混编成“新一军、新二军、新三军”,顿时让曾华手里有了一支近九千人的队伍。

  剩下两万多人马,周抚领了一万多去彭模,杨谦领了数千去涪城。不过他们没有曾华狠,曾华不但选的人最多最好,还把手里一万余原蜀军的家眷,共三万余,一起随前军往北迁,使得他们不敢轻易有二心。

  听完蔺粲的禀报,看上去很忙的曾华只是点点头,应了一声道:“好的,你回去继续监视这二人的动静,每天照例或者有任何异常动静都需禀报于我。”

  说罢,转过头去又在看起手里的文件来,看来曾华对于两王的举动,还是只监视,却不见行动。

  蔺粲点点头,抱拳领令道:“是,大人!”但是他眼中的疑惑还是让人看了出来,他对曾华这奇怪的举动是万分的不解,但是迫于曾华的身份和“威名”,却不敢轻言相问。

  旁边“新任长水校尉参军”毛穆之不由笑了笑,接口道:“蔺幢主只管听令就是了,军主自有定夺和完全之策。”

  蔺粲不敢多言,连连称是,躬身下去了。

  看到蔺粲出得门口,曾华突然转过头去问道:“武生兄,你怎么看?”

  这位毛穆之可是曾华费了老大的劲挖过来的。本来桓温怎么也不答应的,你老是这么挖,我身边厉害一点你都不放过,以后我还怎么混呀!

  但是曾华几乎是声泪俱下:“梁州悬于前线,北有伪赵雍州,东有司州,西有仇池,可以说是被团团包围,危险万分。而曾起兵于微贱,那及得上桓公身边人才济济。如此北上,如果桓公不支持几个俊杰能人,恐怕不但没办法北伐助力,就连尸骨都难保全了。”

  桓温实在被缠不过,加上又被曾华的那“北伐助力”给忽悠了,只好忍痛割爱,让出毛穆之。毛穆之本人没有意见,毕竟他对于曾华是颇有好感,对其也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曾华重待人才那都是大家耳闻目睹的。

  不过毛穆之转过来不可能只当一个长水校尉参军,毕竟人家身上还世袭了一个州陵候爵。曾华已经请桓温在报捷请赏上书中表毛穆之为为扬威将军、汉中太守。

  听得曾华的问话,毛穆之含笑答道:“二王此等跳梁之蚤那里会被军主放在眼里,留他们到今天只不过是军主还想从中再捞些好处罢了。”

  “武生兄知我!”曾华不由大笑起来,和聪明人说话,真是痛快。

  这次曾华留守成都,可以说是卷着袖子上阵,什么有用的就拿什么,恨不得把整个成都都搬到汉中去。看得一同留守的周楚又气又急,外加万分的心痛。但是桓温已经明里暗里都交代过,这成都城任由曾长水取用,所以除了跳脚和跟在后面收拾,周楚也没有什么其它办法了。

  “这两个老王,就算是有异心也不用这么着急呀!虽然桓大人已经回江陵了,但是大军却还没有动,这么急就跳出来了。如果我不利用他们好好做场戏,我怎么对得起他们的一片苦心呢?”说罢,曾华仰首大笑起来。

  看到曾华那得意的样子,毛穆之不由宛尔摇首。他非常清楚曾华为什么还赖在成都,除了亲自坐镇成都,尽快把物资人员北运梁州之外,就是想看看在成都还能再捞点便宜,结果这两王傻不拉叽地跑来扔给曾华一个枕头。曾华得了这个借口,他还不把你这数十家豪族全部疏理一遍,给你搜刮一干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