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多里亚在泰西封皇宫里待了三十多年,由于他自小在希腊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在波斯皇室也继续这种高等教育,因为太监除了为波斯皇帝陛下看住床上地女人之外,还是他们最信任的人,但是要为皇帝陛下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没有知识是不行的。奥多里亚的学习天分非常高,到了十七岁那年居然得到了教学智者的赞赏。
但是奥多里亚知识再渊博也没有用,他还是一名太监。他呆着皇宫里,侍候着一名妃嫔,看着卑斯支出生,或许还看到了他如何被制造出来,看着卑斯支长大,看着他读书,受妃嫔的遗嘱照顾卑斯支的生活,最后跟着他一起到了呼罗珊。
在奥多里亚的心里,卑斯支是他的儿子,耗费一生心血带出的儿子。而对于卑斯支来说,奥多里亚更是他真正的父亲,至少,他对沙普尔二世只是崇拜,对奥多里亚却是真真实实的依赖。
太和三年秋九月,在波悉山下,波斯军终于和北府军相隔十余里扎营,一场大会战随着日益弥漫的寒意笼罩在这片土地上。
“奉伟大的波斯之王,诸王之王,星辰的伙伴、日月的兄弟,沙普尔二世皇帝陛下之命,他最忠实的追随者,波斯帝国东方总督,英明的呼罗珊藩王卑斯支殿下向东方诸国展示波斯帝国强大的实力和无上的威严……”
曾华坐在正中,很有耐心地听着波斯使者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这是卑斯支第五次派来使者,也是最隆重的一次,这不,说的话都要啰嗦许多,连开头都有一大串。
曾华笑眯眯地听完波斯使者又快又清晰地念完这一长串,然后又听旁边的翻译解释之后,不由地对旁边的曾闻、邓遐和张轻声说道:“这小子的气息还真长,居然能一口气念完。”
邓遐是个老成的人,只是淡淡地一笑。曾闻却还是少年性情,和张两人不由噗嗤一笑,而且声音还不小。众人闻声往上一看,发现曾华后面站着的曾闻和张两人脸都快憋青了,知道这两人一向爱出幺蛾子,既然曾华没有发话。而且大家也不明就里,于是都没有出声。
波斯使者听得两声嗤笑,不知出了什么回事,愣了一下,看周围没有什么反应便又继续滔滔不绝地念下去了。
使者炫耀了一番,说沙普尔二世率领波斯军队大败十万罗马精锐,打死了罗马皇帝尤利安,迫使他的继承者约维安签订了三十年条约。波斯帝国地光芒已经照耀着全世界。
听到这里。曾华便转身问旁边坐着的一个人。并低声地交谈起来。
这个人大约三十岁左右,名叫马克奥里略.年跟随身为军官的父亲移居迦太基,在那里度过了少年。后来一家又因为父亲调防,移居希腊雅典,在那里深受希腊古典文化教育。成了一位新柏拉图主义者。二十岁时,瓦勒良的双亲相继去世,他将家产让给弟弟继承,孤身跑到新柏拉图主义的发源地-埃及亚历山>+
公元362,也就是北府与江左正式南北分治的升平五年,埃及公爵埃及公爵塞巴斯蒂安(Sebastian)奉罗马皇帝弗拉维乌斯•克劳狄乌斯•尤利安努斯(Flaviusaudius.Julian”)之命,准备出征波斯。于是大肆招兵买马。“幸运”地被一位地方官报了名。成为一位光荣的罗马士官,因为瓦勒良在一次重大的辩论会上让这位贵族灰头灰脸,名声扫地。
罗马军队在马兰加(Maranga)附近大败。瓦勒良成了波斯军地一名俘虏,按照沙普尔二世地惯例,他和众多地罗马军队俘虏被安置在波斯帝国的各地,以便利用他们的特长和技术发展毛纺织业、丝织业和修建城市。而瓦勒良有一颗强烈的求学的心,又向往神秘的东方,于是便报名来了呼罗珊的赫拉特。
在赫拉特城瓦勒良过得不是舒心,因为他不是一个教徒,甚至连一个基督教徒都算不上,因为他对上帝地信仰也不是很坚定。至少已经好几年没有去教堂了,也有很久没做祷告了。瓦勒良一门心思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各地的智者和高僧求学,如饥如渴地学习神秘的东方文明,不过对于目前的瓦勒良来说,以天竺为中心的古印度文明就代表着东方文明,对于更遥远的华夏文明,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不过他很快就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这个文明了。而且这个地方希腊、罗马人都很少,瓦勒良显得很孤独,所以也没有多少朋友和外援。
北府人打过来了,粟特人和吐火罗人向强大的波斯求救。按照卑斯支的命令,赫拉特城派出了一支先遣队伍,帮助粟特人抵抗北府人地进攻。波斯官员终于找到机会了,把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就喜欢到处乱跑地瓦勒良塞进了这支队伍,谁叫他精于建筑,正好可以去指导粟特人加强城防。
到了悉万斤城,不招人待见的瓦勒良又被踢了出来,直接被派到俱战提城。瓦勒良刚到俱战提城,北府人就打过来了,终于停止了他的“东进”,要不然估计他会被踢到西域去地。俱战提城战事一起,谁也不会去注意这位波斯帝国派来的援助工程人员,瓦勒良也很好地保护了自己,在城破的时候安然无恙地向北府军队投降。
当北府军士做被俘人员登记时,听说瓦勒良这位来自罗马的“外国人”居然精通建筑学、物理学、算学、天文学,并能流利地讲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立即知道这是个人才,并向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