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夏立国传_曾鄫【完结】(625)

  、

  而桓石虔是个小辈,这种事情更不敢发表意见,也是一尊泥菩萨一样坐在那里。

  “收到武子和武生的书信后,知道度支问题能解决后居然依然彻夜难眠。恰好被景兴看到,便对我说道‘我知道明公地烦难,知道明公肩负着天下地重任,北伐又输给北府。如今年纪已经六十,如果再不建盖世功勋,就不能满足百姓对你的期望了!’哎!真是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桓温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喃喃地念道:“盖世功勋,盖世功勋。”

  桓冲知道桓温是个非常骄傲的人,眼看着被自己提拔的曾华做的事情一件比一件轰动。十数年几乎被他牵着鼻子走,功勋更是落后甚远。现在北府已经在江右站稳脚跟,桓温也不愿意,也不敢向北建立自己的功勋。他的目光更多地是放在江左朝廷上,这次能够平定范六叛逆,也算是大功一件,自己的兄长肯定是想更进一步!可是怎么样才能劝住他呢?桓冲的心里开始犯难了。

  桓冲和桓温不一样,他对江左朝廷的忠诚度非常高,从心底讲还是不愿意让桓家取代司马家。哎,只要比篡位好就行了。

  犹豫了很久,桓冲终于决定了。不由开口道:“不如兄长象伊尹和霍光那样,改立国君,这样不但足以立大威。镇压四海,还能流芳青史了。”

  桓温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会心地笑容,继而转向桓石虔。桓石虔马上识相地抱拳施礼道:“侄儿愿意助伯父大人立此不世功勋!”

  “好!”桓温抚掌道。

  “兄长,不过还有几件事情需要考虑。”桓冲说道。

  “幼子只管讲来。”

  “一是寿春的袁真。此人与我们撕破脸皮,一旦兄长行周公霍光之事,恐怕他会在寿春立即大行檄文。到时再有重臣在朝中呼应,兄长的大事恐怕难行。”

  “无妨,据密探回报,袁真小儿已经病在膏盲,时日不多。他是跟随王太保(王导)的宿将,我还让他三分,一旦他身故,寿春城中就没有什么人物了,我定会踏破寿春,活擒袁氏一门!”桓温恨恨地说道,这件事情中袁真让桓温落了大面子,怎么不让他恼火。

  “第二件事,此事还请兄长与景兴一人商谈便可,我等领兵在外就行了。”

  “这个我省的。”桓温点点头,他非常清楚哪些事情该与超这种谋士商量,什么事情该让兄弟侄儿们去干。

  “第三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北府的态度,不知道大将军现在回长安了吗?”

  “曾叙平?他还没有回长安,据说武子书信中说,他现在滞留在沙州高昌城。”桓温答道。

  “留在了高昌城?西域出了什么事?还是这次西征不顺?”桓石虔抢着问道。

  “曾叙平这次西征大胜,灭大宛、康居、河中二十余国,并大败波斯大军,斩首十余万,掠得人口财宝无数。你说他这次西征顺不顺?”桓温叹了一口气答道。

  “又打胜了。”桓石虔喃喃地说道。

  “曾叙平留在高昌是因为他在太和二年遣出的一支西征骑兵找到了西迁地匈奴遗部。”

  “什么?”不但桓石虔大吃一惊,就连桓冲也是震惊不已。匈奴一部西迁足有数百年了,都不知道迁了几万里了,居然还让曾华派出的骑兵给找到了。

  “是啊,据说这支骑兵在一个大草原上找到了匈奴遗部,而匈奴遗部几乎都认不出来。”看来车胤给桓温消息还不少,不过这些都是大路货,过段时间肯定会出现在北府的上表里,只是让桓温先知道而已。

  “那他还留在高昌做甚?”

  “据说北府那支西征骑兵足有七万人,足足花了一年多地时间才追上匈奴遗部的尾巴,听说现在已经和草原的各部族干上了。曾叙平留在高昌,那里离得稍近,可以更快了解情况,说不得明年才能回长安。”

  “所以也好,省的他阻了兄长的大事。”桓冲舒了一口气道。

  “幼子,你还是没看明白曾叙平。除了我篡位,他是不会管我地,说不定他就等着我篡位,然后好挥师南下勤王。这小子,精着呢!”桓温笑骂道。他眯着眼睛看着虚处,仿佛又想起二十多年前,一脸疲惫却满脸刚毅的曾华第一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情景。“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那清脆地声音似乎还在耳边,依然那样激漾着自己的心,可是昨日的雄心壮志今天却增添了许多无奈和落寞。

  “我真的老了!”桓温最后喃喃地念道

  第二百三十四章 - 遥远的战事

  桓温的消息的确很灵通,曾华早在太和五年春天就出发返回长安,原本可以轻装快骑赶在入冬前回到关陇,不过在夏天接到雪片般报来的消息之后,便停在了高昌不再走了。

  雪片一样报来的消息是盐泽北道行军总管野利循、副总管卢震联名报来的。

  以前野利循和卢震回报的消息都只是一路西进,途中又遇见说不出名字的部落若干支(主要是斯基泰人种),而西征北道将士秉承大将军的教诲,冲上去一顿厮杀,杀得这些蛮夷服服帖帖然后再行德化。

  野利循此前数年间因为要追捕不知逃到哪里去了的前柔然可汗跋提,常常放马剑水(今叶尼塞萨河)以西,此地最大的部族契骨就是亡于其手,五、六十万部众被斩杀过半,其余都是些妇女弱丁,最后被分散编入五河、金山两郡之中,最后融入其中。野利循在过去几年再接再厉,继续向西追捕跋提,而且是越追越远,虽然依然不知道跋提踪迹,但是一路上却是斩获无数,最远曾经渡过亦至河(今额尔齐斯河),对西边的情况倒是熟悉一二。这次西征野利循为主将,以归顺的契骨人和斯基泰人为向导,聚集了七万名骑兵,十五万匹战马,六十余万只牛羊,气势浩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