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夏立国传_曾鄫【完结】(690)

  “我以华夏国王地名义向圣主宣誓,我将忠诚地执行华夏国君主地职责,并尽我所能维护、遵守国家的宪章和律法,誓死捍卫国家和人民地权力和利益。”曾华一脸肃穆地站在那里大声念道。

  等曾华宣誓完毕,王猛等人一起欢呼道:“华夏国王万岁!华夏国万岁!”

  在一阵欢呼声后,车胤率领中书省三百六十名士郎,在曾华面前宣誓:“谨守国家宪章大典,依照良心,尽忠义务,并用正义、平等以临万民。”然后正式就领特进光禄大夫和朝议大夫之职。

  毛穆之率领门下省二百八十二名奉议郎,在曾华面前宣誓,然后正式就领特进资政大夫和谏议大夫之职。

  大理寺正卿和少卿在曾华面前宣誓之后就是笮朴率领一干尚书省官员在曾华面前宣誓,正式就领尚书省平章国事和各部尚书、左右侍郎之职。

  在政府官员宣誓完毕后,他们都依次站在曾华的身后,和数十万百姓一起面向正在高高旗杆上飘扬的两色国旗大声宣誓:“我谨在华夏国国旗前宣誓,忠诚它所代表的国家,圣主庇佑下的一个统一国家,不容分割,不容侵犯,人人由此享有自由、正义。”

  谢安、王彪之等人目瞪口呆地看完这以宣誓为主的即位仪式典礼,怎么也看不懂以曾华为首的这伙人到底想干什么?当阅兵式的乐曲响起时,谢安和王彪之才突然想起来,曾华好像只是即位华夏国国王位,没有称帝号,这是怎么回事?

  第二百五十五章 - 大宪章

  第二日,曾华才行诏书,册立范敏为王后,立桂阳公主为王妃,其余吐谷浑真秀、俞氏、许氏、斛律氏、窦氏、乌氏为贵人,追立慕容云为贵人,授众成年王子以男爵,并明言他们如想要再上一层楼就得看自己的本事,以勋功论授。

  由于是已经立国,所以曾华在北府勋爵的基础上多设了一级-公爵,并在第二日宣布了立国封爵诏书。

  王猛、车胤、笮朴、毛穆之四人封三等公爵,授金紫特进勋章;谢艾、甘芮、张寿、冯越封侯爵,授银紫特进勋章;田枫、谢曙、荀羡、荣野王、李存、彭休、梁定、刘努、刘顾、江、毛安之、柳畋、张渠、徐当、姜楠、姚劲、野利循、先零勃、段焕、赵复、杨宿、邓遐、,蔺粲、乐常山、魏兴国、卢震封伯爵,文授荣禄勋章,武授忠武骠骑勋章;吕采、张平、刘宁、王苞、钟启,左轻侯、冯保安、李天正、候明、张蚝、曹延、夏侯阗、米擒鹿、费听傀、狐奴养、钟存连、傅难当、当煎涂、巩唐休、当须者、封养离、戈长元、尉迟廉、谷浑行、窦邻、乌洛兰托、斛律协、燕凤、徐磋、张倨、杜洪、廖迁、许谦、安慈、孔究、江灌等五十九人封男爵,文授卓越勋章,武授元麾冠军勋章;其余郝略、夏徕、章琨、阚重、卜咎、封弈、皇甫真、杨安、毛当、邓羌、吕光、唐昧、陈灌、王先谦、于归、卫瑗、毛奇龄、齐固、邓羌、诸葛承、郭淮、阎叔俭、王开、霍遂、朱武章、韩休、涂栩等一百二十九封子爵,分授嘉越勋章和昭武金吾勋章。

  曾华接着宣布在军中授衔,柳畋、张渠、徐当、姜楠授镇军上将军,姚劲、野利循、先零勃、段焕、赵复、杨宿、邓遐、乐常山、魏兴国、卢震授抚军卫将军,蔺粲、冯保安、李天正、候明、张蚝、曹延、夏侯阗等以下二十二人授护军左将军,杨安、毛当、邓羌、吕光以下五十六授护军左将军。

  而其他许多制度早就在北府时期就已经建立和完善好了。所以曾华建国之后,根本没有太多的改变,只是将这些制度推广到全国就好了。

  在第三日。曾华封退位的晋少帝为公爵。安居长安。但是按照华夏国新制,无论何等爵位都是没有封地和采邑的,而且按照华夏封爵法制,爵位有的可以世袭,被称为世爵,但是必须施行推恩法,也就是继承人继承的爵位必须低一级;也有不能世袭地,被称为内爵。也就是封爵人只能他这一世,子孙后代是无法恩荫袭位,而曾华在现在所封的都是世爵。

  由于封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封地和历史上所有地采邑,所以曾华在律法上对其进行其他方面地补偿。国家在封爵时会按爵位高低发一笔数目不菲的现钱,做为封爵最重要的奖赏之一。

  国家按爵位分授一块很大的土地,但是这块土地不是封地,和百姓的永业田性质完全一样,只是比普通百姓的永业田要多上数十倍。而且这块土地上没有像以前连人口一同拔划过来,贵族们要想开发这块土地,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自己动手,二是雇人来种。而这些被雇的人大部分是来自广岛、熊本、土佐、汉阳以至后来的南洋。贵族们所有种植地田地也是需要交赋税的,如果私自种植而没有交赋税的话,轻者重罚钱粮,重者剥夺爵位。

  国家按照爵位发俸禄,而这笔俸禄的数目当然没有办法和尚书省的侍郎尚书相比了。连州刺史都没法比。顶多和郡守的俸禄差不多。

  贵族有议政的权力,就是可以直接上书给三省。评议中央和地方官吏施政的得失;也可以在任何一所理判所旁听,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对可以向上一级地理判署和检察署申诉。

  其他如贵族的子女有受教育优先权,也就是只要是贵族的子女,就是家里破产了也可由国家保送进学堂,无论是初学还是郡学或者是州学国学,学杂费国家全包等等,当然如果贵族没有破产还得自己掏腰包。曾华很严肃地告诫他的这些臣子贵族们,要他们把自己的这些话写进他们各自地家训中:贵族、士郎都是华夏国的精英和栋梁,但是他们必须懂得个人奋斗,懂得不能永远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曾华告诉这些贵族,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家世永远传承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子孙后代不停地利用自己地优势创造新地功勋,再一次被封爵或授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