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五十多岁的卢震不再需要披坚持锐冲锋在最前线了,随着段焕、赵复、姜楠、柳呶、张渠、徐当等第一代将军们老去,现在在华夏军队中担当主力的将军就成了卢震、曹延、李天正、候明、夏侯阗和陈灌为首的上林七将等一批成了,而这其中名声最盛,和第一代老将一样几乎成神话的却只有卢震和曹延。
卢震十几岁就跟随曾华从征。西征凉州、北讨漠南漠北,灭高句丽,都能看到他的扬鞭疾蹄的影子。尤其是他镇守漠北十余年,在河州、平州赫赫有名。就是现在,敕勒、柔然、鲜卑等等,无论是依然居住在河州、平州或者还是已经迁出的诸族。听到卢震的名字都会无比地崇敬,仅此于他们信奉的圣主的代言人一曾华。
而后来卢震和野利循在第太和次西征中纵横数万里,降服西匈奴数十万,灭国数十。斩首数十万,使得第聂伯河以南地区的各“蛮族”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而罗马史学家也从各“蛮族”的哭诉中颤抖地记下了卢震地名宇。
曹延则在西征西州、沙州、昭州等诸战中大放异彩。然后又镇守昭州,虎视吐火罗、贵霜多年,其威名除了震慑吐火罗、贵霜外,还远传天竺和波斯。
这次西征,曾华自领波斯东道行军大总管,卢震和曹延为副总管,分领骑兵和步兵。而其余如夏侯阗、李天正、候明、唐昧、陈灌、王先谦、谢玄、刘牢之、朱序等诸多名将都随从在
卢震仔细地观察着北翼大营所有的变化,倾听着所有的动静。然后时不时地命令身边的传令官,用不同地号角声通知各分路的统军将领,对进攻做出一些调整。而各分路突击军队总是能够在一个大范围里做出一些变化,控制着整个战局,死死地压着波斯军猛打。
十几万军队的混战,总指挥要想做出细致地调整和变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卢震只是用号角传达着自己的意目。具体动作必须由战局中的各级统军将领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临机应变,但是由于各将领之间的默契。他们各自做出的调整是那样的相互和谐。战场中,一支骑兵从北边呼哨而来,挥舞地马刀砍倒上百波斯人后在火光中迅速消失。当波斯人惊魂未定还来不及收拾残局的时候,另一支骑兵从西边无声无息地冲了出来,一顿乱砍又留下了上百具波斯人的尸体。当波斯人向着东边,冲着刚才那支骑兵的背影咆哮和乱射时,南边火光后面突然飞来一阵箭雨,顿时将波斯人射倒数十人。
如此的来来回回,华夏人在火光中忽隐忽现,每一次出现都会带来一阵死亡的飓风,每一次消失都会带来无尽地未知恐惧。他们地动作和配合行如流水,流畅却有效。放眼世界,或许只有华夏军队能进行这样已经艺术化的战术指挥和配合。
天色终于变成青色了,卢震一挥手,然后调转马头就走了,只留下传令号手在那里吹出一声悠长缓慢地号角声,随着这声号角声,北翼大营里四处响起了类似的号声。很快,华夏骑兵从北翼大营的黑烟中纷纷钻了出来,他们的脸上、身上满是血迹和污渍,有的骑兵身后还拉着一匹马,上面躺着他们已经牺牲的战友。华夏骑兵在战场上占据优势,所以能够抢回一部分牺牲军士的尸体。
当太阳又照耀在波斯高原时,六万华夏骑兵已经从波斯北翼大营里撤了出来,他们在离大营十余里的地方集合,稍事休息,然后下马和准备进攻的步兵们一起做了早祷告。在这次早祷告结尾,二十多万华夏军士齐声高唱:
“大战即将来临,
母亲,你不要哭泣,祖国就在我的身后!
远方传来敌军的脚步声,大地在颤抖。
是捍卫荣誉的时候了,热血早已澎湃,
旗帜已经在烈风中吹响了进攻地号角!
闪电撕破了远处沉重的黑幕,
看,是华夏的勇士在前进。
无论面对风暴或是太阳,
我们微笑地面对着死亡和胜利;
我们享受着这种磨练,
我们享受着这种荣耀。
我们的铁骑呼啸向前。
伴随着阵阵尘沙。
当敌人的士兵露出踪影,我们挥舞着马刀全速向前!
我们生命的价值,
就是为了光荣的祖国而战!
为祖国而死是至高的荣誉!
伴随着雷鸣般的号角声。
我们像闪电一般冲向敌人。
与战友们一起向前,
并肩战斗,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战无不胜!
如果我们从马上摔下
如果我们被敌人击中,
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
请不要为我哭泣!
我们亲爱地战友,
我们忠实的坐骑,
我们将一起走向圣主的天国!”没有乐器伴奏。二十多万个粗扩的嗓门将这首华夏军士喜爱的歌唱得如此慷慨激昂,为他们已经死去或者即将死去的战友们践行,他们无比地勇气,他们坚定的信心。伴随着嘹亮的歌声冲天而起,震撼着伊斯法罕,震撼着波斯高原。也震撼整个天与地。
歌声过后没有多久,十万早就站好队形的步兵在曹延地一声喝令声,迈着整齐而缓慢的步子,徐徐向伊斯法罕南翼大营走去,看样子华夏军准备剪除波斯军的南北两翼,然后再主攻被孤立地伊斯法罕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