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当即下意识的一挥手,一道磁力牵引,意图扶起了李侗。可这道磁力波,到了李侗周身的时候,却受李侗的浩然正气一冲,当即中和了李民操控磁力的一缕念头,李民的神通,竟然失效了。
李民当下又是一惊。虽然李民这道下意识的磁力牵引,并没有蕴含李民多少的念头,李民更是早在感知到李侗的浩然正气时,就知道这股浩然正气绝不逊色于他李民的皇气多少。可即使如此,李民也是没想过这股浩然正气的辟邪作用会这么强。要知道,李民如今的神识念头,即使是在万马千军的军魂煞气之中,那也是能支撑一小会的?
这可是李民首次失手啊。
可这一切,李侗却是丝毫皆不自知。施完一礼后,很是诚恳的说道:“臣已知顺天理,当知天理,与时俱进。请教克人欲,明人欲何解?”
李侗这对待学问态度就是严谨,哪怕李民是皇上,哪怕已经接受了李民与时俱进,可有不清楚的,依然还要叫真。
李民对此也不以为恶,也是严谨的说道:“人生而有欲。譬如:婴儿闻铃声而目动,见喜者而争,此皆人之欲也。然,人之欲,非皆恶也。圣人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等欲顺天理,必当知天理法道。
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至虚至妙。天地人万物,皆是大道所生,大道育成,所以大道是天地万物之母。天若不法道,阴阳便不能升降,变化也不能感应。所以大道流行於三才,变化於阖辟,立万物之性,复万物之命,终万物、始万物者,故曰:天法道。
而道,原本未动,无元无终,无前无后,无生无灭;而由这个无生无灭中,本然创造了宇宙天地和万有生命,形成了生生灭灭的自然现象。故曰:道法自然。
连道都效法自然,天理更在自然之下,人欲自然而生,自然不能全然克之。”
李侗被李民一番天法道,道法自然掰唬的的有些晕,可这年头的儒门中人,多少也学道法,对于道法的自然的宇宙论,也是比较认同。
这要是别人,有了这么一番认同,再加上李民那皇帝的身份,三分道理也当十分道理了,此时绝对是没口子的称赞了。可李侗对待学问,从来就讲究一个融释,不是推演论证到极点,那绝对是不会罢休的。尤其是今天,他还碰到李民这么一个能掰唬的,而且还是能给他带来新观念冲击的,自然不会放过。
当下,李侗很是严谨地说道:“陛下,道法自然,终属飘渺,可否细言?”
李民当下点了点头说道:“也可,即以三纲五常为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即人之操守,皆人之天欲也。故,世人见闻而心同,此乃正也,当效仿,当奖之。然人心有欲,事皆有变,古有圣皇舜,其父瞽叟,性愚且粗,宠后妻小儿,屡害舜以谋产,人心私欲逢此,如何?”
李民小小的抛了一个典故给李侗。
以李侗的学问,当然知道舜大孝的典故,可现在,问的不是舜如何。而是常人,如今更是在辩证克人欲,李侗当然不能以舜的所为来作答。
李侗带身其中,顿有所感: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仁子奔他乡。
李侗当即就是一激灵,这回脑力激荡产生的观念,实在跟他几十年的儒学修养,实在是太大相违背了。
李侗情不自禁的以一种难以言喻的目光,看了李民一眼,很是分不清面前这个李民,到底是圣皇,还是魔鬼。
李民三魄分化,本性清明,自是看出李侗所想,当即也不用李侗回答的就自言道:“人心有欲,皆趋吉避凶,好生恶死,逢父不仁,自不甘死,此皆人欲也。然,不听父命,父气伤身,有违人欲之正。
此时,若是克己私欲,听父命,任其加害,行父为子纲,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看似大孝,实乃愚孝,大不孝,父子天性有亲,此为正,父欲害子,此皆一时恶念,非正也,事后终有悔悟清明之时待彼时,父以悔悟清明,而子已亡不得在,其父悲痛,何之大也。陪父于此,岂不是大不孝,父子如此,君臣如此,夫妻朋友亦如此,事分黑白,人欲自然,岂可不分人欲,而尽克之。”
李侗当即耳边盆勺锅碗的乱响,心神有些混乱,多年坚信的理念出现了一丝缝隙,可这缝隙,是那样的难以弥补,上古圣皇舜的事迹,就像一座大山,撑开了他那坚信的纲常不可乱的理念。
而此时,李民已是看出了李侗的思维混乱,连李侗身上的那浩然正气,都因李侗的根本信念动摇而丧失了,李民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李民当下暗运惑心大法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而有欲,皆自然造化之功。然,混沌分阴阳,万事万物,有阳就有阴,有善就有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人之欲,虽是自然,也要明人欲,分善恶,为恶者,损公肥私,害他利己。虽是个人自然之道,却损人族整体向正之途,当要克己,如不能,当刑罚处之。而为善者,好洒者而精酿美酒,好逸者以慧施巧省力,等等等等,利己而无损共,更有利己利共者,此等人欲,不仅不应克己,反当应鼓励。”
李侗心神动荡,浩然正气都因没有了心念支持而消逝,听闻混含着李民惑心大法的言辞,心神不由自主的跟随其转动,不由得就助长了心中新诞生的理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