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除了气愤,更是害怕。害怕李民就此挥兵北上,直接把他这汴梁拿下,夺取他大宋的江山。
故此,赵佶在蔡京的进言下,竟然遣旨大理、安南,吐番等国,出兵帮着大宋平叛。可以说,除了与大宋时而为敌,时而为友,始终敌大于友的辽、夏两国没请之外,大宋东南周边的小国,赵佶都是把旨意传到了。
这简直就是引狼入室,哪怕是两国的交情再好,也没有让外国帮着本国平叛的,那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国不安定了。这若不是赵佶刚刚兴兵打过西夏和大辽,估计赵佶连大辽和西夏那里都能派出使者。
不过,这对李民来说不可思议。可对与当时的赵佶等人来说,却也是正常。毕竟大宋的内部兵力确实是不足了。而且请外族帮忙平叛,也更是有先例在前,且不说那大唐的李世民,争霸天下时,就借助过突厥人的力量,就是那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也是向回纥借过兵马,而至于那五代十国的石敬瑭借兵大辽,更是大宋心中永远的痛,至今,那燕云十六州,那可是还在人家大辽的手中。这些本来在童贯的精心设计下,采用百年前寇准布下的暗棋,有望一举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可最终也还是破灭了。
故此,大宋上下,在这国家危机之时,对与借兵平叛,上下并没有什么异议,就通过了。
于是,在李民接到原方腊部下愈道安反叛了方腊,占据了宜州之后不久,随后就得知大理、安南、吐番等国,皆响应赵佶的之意,各自出兵,直奔东南而来。
当然,对与这些小国来说,虽说他们今后都是华夏的一部分,可此时却还是异族小国,他们进入大宋,那可是没有什么良民和叛乱的区别,他们帮大宋平叛,那是虚的,借机进入大宋,夺取大宋的资源,文化,那才是真的。
不过,事无绝对,这些国家当中,也不是没有真心为大宋平叛而来的。
别人不说,那大理国君段誉,那就是一心要为大宋平叛。
没别的,大理国崇信佛教,乃是以佛教为国教,大理国君多信佛,多在晚年避位出家。而这段誉,除了信佛,仰慕中原文化之外,更觉得世代受大宋恩惠,逢此时,自然要报恩。
要说这段誉所受恩惠,就不能不说大理的起源。
大理起源于后晋天福二年。乃是段誉祖上,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自立为王,国号为大理。时年,公元937年。
而不久,大宋立国,一统东南,原本在吞并了南唐之后,捎带脚就可以收拾了大理的。不过,大宋却没有,反而承认了段家对大理的统制地位。自此,段家一直以大宋的附属国的心态感恩。
而段思平传12世至段廉义时,大理权臣杨义贞于宋神宗元丰三年,也就是公元1080杀段廉义自立。4个月之后,善阐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诛杀杨义贞,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为王。
随后,寿辉传位给段正明。
可在宋哲宗绍圣元年,也就是公元1094,高升泰又挟兵自重,废段正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中国。
自此,大理国本就应该灭亡了,可是大理作为大宋的世代属国,在大宋的干涉下,高升泰立誓,死后归还王位给段家。
最终,迫于大宋的压力,高家还王位与段家段正明之弟段正淳,段氏复立。
为此,段誉在赵佶设摆金龙永镇宴时,还曾亲自前来大宋祝贺。更与赵佶一见投缘,都是书生意气,都擅书画丹青,除了一个信佛,一个信道之外,兴趣尽皆相同,若不是他们两人的身份在那里,这赵佶和段誉,差点就结拜了。
故此,如今赵佶需要帮忙,段誉哪有不尽力了,几乎就是起了举国之兵,凑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贵阳。
对此,李民得报之后,很是不解的转不过来。尤其是段誉亲自率兵,这家伙的名声,对与李民这一代看金老书长大的,如何不耳熟的很。
那可还是李民的小偶像之一呢。李民可是十分的羡慕段誉传说中的痴情,以及风流气数。
可如今却要对阵疆场,这如何不令人叹息。
只不过,既然来了,李民自然是全都接着,虽然说兵力不足以支撑李民现在就一统天下,完成各民族的大团结,可是,小小的教训一下敢入侵中原本土的各族野心家,却是绝对没问题的。
尤其是,在这些令李民小麻烦的诸多不利消息中,也还有这一个让李民稍稍安心的好消息,这李民的心气也就更足了。
第十六卷 第四回 新政
天佑元年十二月。高俅领禁军十万,赶赴淮南。领军驻守,严防叛军李民,挥军过江。
这赵佶觉得今年气数不好,天下叛乱的太多,却是又改年号了。取名天佑,意图上天庇佑。可这天佑的年号一出,却是与李民来的那个年代的大宋年号,正式产生了分歧,从此历史走向,也是截然不同了。蝴蝶的效应,正式出现。
而且,这个年号虽然寓意不错,可上天,却未必会因为赵佶更改个年号,就会庇护他。自古,天心就民心,不行善政,民心皆怨,那是不可能有什么庇护出现的。
尤其是赵佶派来领军的这个人,那对李民来说,更是利好。
那高俅,可是老早就暗中投靠了李民。此次高俅领军前来,更是事先暗中给李民送了密信,不仅阐明了大宋朝廷向吐番、大理、安南等国借兵的政治举动,更暗中表示了准备一到淮南,控制了淮南之后,就直接把淮南贡献出来,挑明旗帜的投靠李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