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可存怒也就是怒在这里。这时机掐地太准了,折可存愤怒之余,都不得不佩服敌军对这时机的掌握是如此的地道。折可存万万想不到,这只不过是一个巧合。方腊大军接受的命令,那就是缓慢通行怀玉山脉,吸引折家军的注意力。即使出了怀玉山脉,那也是不会渡过漕溪跟折家军作战的。那种互相伤亡惨重的硬拼,可不是李民乐见的。都是同族兄弟,如此内耗,实在可惜。故此,从李民必须要保护商路,占领景德镇开始,李民就做好了亲自拿下折家军的决断。故此,方腊的十万大军,只是一个幌子,只是用以李民占领上饶之后,驻守上饶,不占据李民主力的用处。跟李民烧不烧折家军军粮,根本没有什么关系。
只可惜,这个时代信息闭塞,折家军又是从信州突围来到上饶的,而且在上饶还很不得民心。自是万难想象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的李民军,已是扩大到了如此地步,更是在高俅暗中的帮衬下,彻底掌控了长江。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从祁州乘船沿昌江的商运水道,奇袭了他们折家军自以为后方的景德镇与潘阳。
此却非是折可存与折可适等折家军将领的军略不行,实在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战略部署先天性就充满了破绽。
此时,一旁的折可复提议道:“大帅。我军即已绝粮,当行破釜沉舟之策,急速聚拢军兵,连夜突袭敌军。不胜则死!军兵皆知生死关头,必然用命,当可一击而破敌军。彼时杀的敌军大败,抢得敌军军粮为我用,自可解此危机。”
折可复素来勇狠,逢此绝境,自然想此绝策。却是不知,他的妹妹已经成了李民新婚娘子,他折可复也已经成了李民的便宜大舅哥。
只不过,即使折家军众将令,此时还没有一个知道这个折可复已经凭空添了这么一个关系,可是还有老成之辈出言反驳。
折可规当即反驳道:“不可!不可!若是敌军近在眼前,行此破釜沉舟之策也是未尝不可。拼死一战,我军当有胜机。只是敌军如今尚在怀玉山中,就算我军全力赶赴,敌军也自迎头赶来,也是尚需两日才可交战。两日间,我军空腹行军,就算军心不怨,士气不减,空腹行军两日,众军士也绝对身乏无力。彼时碰上敌军,莫说破釜沉舟了,却是直接羊入虎口了。”
折可复虽勇,虽脾气爆,可在自家兄弟中,却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听折可规说的有理,当即闷在一旁无语。
而折可存也当即问折可规道:“依你之见。又该如何?”
折可规回道:“依我之见,而今军粮焚毁,火光映天,众军兵皆知,瞒是瞒不住了。军兵得知,必然军心恐慌,士气低糜。故此,这乐平已经是绝对守不住了。我军只能快速撤退,或往潘阳,或往景德镇。就地取食,而后再谋与方腊大军决战。”
要说折可规这计策,虽然不怎么样,可若是真被折可存采纳了,虽然还必将败于李民骑军的突击之下,可绝对也能正面与李民大军厮杀一番。即使不胜,也能极大增加李民主力的损耗。
只不过,折家军此时根本就不知道景德镇和潘阳都丢了,更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那基数庞大的方腊大军身上。折可规此言一出,当即就有不同声音出现。
刚刚被折可存骂了的折可求,立马训斥道:“胡说!我折家军岂可一退再退。岂不见,我军于信州之战,就是因为分兵各地,最终一处退,处处退,直接退出了信州。若是不知那方腊大军因为何事耽误,恐怕在其追击之下,这饶州也站不住跟脚,继续后退。而今,我军好不容易得了先手,在这乐平布下了天罗地网。若是再退,彼时方腊大军乘势追杀过来,而我军尚未恢复,士气低落,难道我军还要再退不成?如此却要退到何方?莫不是京都不成?恐怕我军还没有退到京都,皇上就已经下旨要我等地脑袋了。”
折可求的这番话,却是戳中了折可存的心肝。要知道,折可存虽然统帅折家军,可他却是不如李民乃是最高统帅。折可存的上面可还有皇上呢,甚至就是原本的种家军的种师道,那在西北的级别都要比折可存高,折家军在西北作战时,都要受种师道的节制。当然,种师道也还要受童贯的节制。
故此,这折可存奉旨领一路兵马平定东南,收复失地,那是他的功劳,可是若在他平定之后,再由他手中丢失,那可也是极大的罪过。若是因此再把饶州丢失了,折可存活着也没嘛必要了,等着皇上的处罚,还不如直接战死,那还能给折家增加一个烈士。
故此,折可求一番话,当即就把折可规的老成之策,在折可存心中否决了。
不过,这个计策被否决,眼前的困境却依旧存在。折可存当即问折可求道:“若依你,又有何见?”
这就是官场的惯例,提出问题者,那就要有解决之策,哪怕不行,那也没关系。不行归不行的,谁也不能说有什么计策就是完美无失的。可若是没有,那可就成了存心捣乱,恶意找茬了。
故此,折可存当然要问折可求。
而折可求也是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的说道:“大帅,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如今我军军粮断绝,当然要依照惯例行事。如此,我军可保持战力不减,更可令敌军误以为我军军兵无粮乏力,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