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一种安抚人心的手段,而且,有家眷在李民这里,这些归降的将领官员,也自会对李民这个新政府有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再次变节的顾忌不是。
不过,既然宋江提出来,李民自然也要安抚一番徐宁。李民当即笑道:“徐将军,莫须忧虑。你之家眷,包在本尊身上。不瞒你说,本尊起事以来,多有大宋官员投靠,其家眷也多在京中,本尊数次遣人接运,早已在京中布下了人手。前不久,密州知府秦桧投降本尊,其家眷也尚在京师,本尊已是派人去取了,此事万无一失。徐将军稍后且写一封家书,与本尊一件信物,本尊自有安排。”
徐宁一听,当即大喜,此时徐宁自然知道李民手下有不少原先都是大宋将官,这些人的家眷都能取回,他徐宁自然也不会例外。自然要比宋江那空口白牙的许诺,要令人信服的许多。
只不过,宋江闻言,又是有些小小的失落。要知道,宋江还准备借此事展现一下自家江湖中的人脉与实力。不仅要让李民看重,也好卖徐宁一个人情,把徐宁牢牢的绑在自家的派系上。可如今,却是被李民轻描淡写的化解了,这徐宁,今后很有可能直接成为李民的部将,就像那孙立一般,与他宋江没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宋江的自制力很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强,绝对的喜怒不行于色。脸上根本没带出来,即使是李民,都没有感觉到宋江有什么异常。
当然,这也跟李民此时金丹大成,用人的境界再次不一样了有关。如今的宋江,在李民看来。也就是有点小聪明的官吏,即使有些天生的领袖魅力。天然魅惑什么的,也绝对比不了曹操那种枭雄。连蔡京等人都能随意的任免拿捏他,李民又怎么可能多在意宋江。
此时,李民的体制已经是初步建立,管理机构虽然还不算完善。可也是比当今的大宋只靠御史台检察的机制要强,宋江投了他李民,自有体制来制约他,李民只需在宋江犯错,或是意图犯错之时,直接处置了,也就可以了。
不过,最终李民还是采取了宋江的建议。让戴宗跑趟腿,追上先行的时迁,通知时迁在接秦桧的家眷时,捎带脚把徐宁的家眷也一同接出来。毕竟,这戴宗在跑路上,那也是有专长的,不用白不用。当然,李民手下比戴宗跑得快的,也不是没有,向那精修步步生莲大法的灵隐禅师。以及会腾云秘法的守一真人,那都绝对比戴宗跑得快。只是,若是为了这点事,就动用他们,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
而且,李民考虑一下之后,还是告诉了戴宗一个京师联络点。毕竟,如今没有什么有效的通信设备,那时迁先走一步,而且还走了好些天了,茫茫大地,戴宗即使跑得快,找不到时迁,也是有可能的。而有了这个联络点,即使追不上时迁也没关系,可按此找到早已潜回京师收拢万花楼关系网的梁红玉协助。直接把徐宁的家眷接出来。毕竟,即使是时迁几次接人,也是用的梁红玉的关系不是。
而李民做完了这些布置,点收了徐宁大军之后,随即再次开公审大会,委任地方临时官员。
当即令原本人心惶惶的昌乐百姓,全都觉得总算盼到了圣主,往日积压的阶级压迫,贪官迫害等怨气,全都是一扫而空,径直转化成对李民的感恩戴德,拥护之心。
而其后,李民行军,更是势如破竹一般,径直的来到青州。
如今这青州和密州之间的兵丁,都被徐宁抽调了,徐宁领着这些军兵一投降李民,这密州到青州的地区之间,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正式的兵力来阻挡李民了。再加上李民几次公审大会为百姓出气的实例传开,老百姓都盼着李民呢,而那些贪官污吏,更害怕城破之日被公审,早就吓跑了。李民一路,自然顺畅无比,快捷无比。
而到了青州城外,徐宁留守在青州城外,用以虚张声势的一万军兵,自也是在徐宁的喝令下,直接投降了。
以至于那生了与城共存亡的孙立,骤然看到李民来到城前之后,喜得都有些发懵,直觉得李民大军犹如神兵天降,是李民大神通感知了他孙立的忧心,直接以大法力,把兵马运来了一般。
而稍后,待看到连宋江也都归顺了李民,更是对李民佩服不已。
不过,李民在青州城也没有多待,安抚了一下孙立以及孙立率领的军兵和困守多日的城内百姓之后,李民再次开拔赶往二龙山,毕竟,李民此次打回来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保住他二龙山的基业,保住他李民的家小。
而等到李民二龙山时,局势却是很不妙。
林冲留守二龙山根据地,在得知高禛领边军十万讨伐二龙山而来之后,为了避免被高禛堵住山口,绝了二龙山与青州城之间的犄角之势。好有一个纵深迂回,乃自领兵主动出击,赶往淄州的长山拦截。
要说林冲出击带的兵力也不少,不算林冲留给孙立驻守青州的兵马。单是林冲接收整编的十二路节度使投诚的兵马,那就不下十四万之众,既是分散到了其他要害关隘一些兵力,林冲出击拦截的时候,还是带了十万大军,其中更有林冲精心训练的八千铁骑。
可是,林冲再与高禛交兵后,还是败了。只是整合了一年来着的十二路节度使兵马,并不足以改善他们原先的陋习,其相互间的配合,更是没有哪般的默契。再碰到高禛的东北边军之后,立时看出了对比差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