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也就李纲的刚正,还能保持本心的抗衡一些李民的皇气。不过,李民已经说了要留李纲叙话,李纲也就做了等会再劝说李民的打算。毕竟李民如今是正而八经的皇帝,李纲也要注意保持李民的威仪。
当下,百官拜退,李纲和公孙胜随李民来到皇宫内院的小书房。
而今,李民住了皇宫,老太监米有才也算是回归故里了,而且还荣升为大内总管。
此等任命,倒是无可争议。毕竟这米有才可是自打李民上二龙山,那就是跟着李民的。这都好几年了,李民身边的太监,也就这一个米有才的可信度最高。何况米有才的功夫,那也是不白给的,原本就是大内四大武监供奉之一。跟了李民之后,也修了李民完善的神宵筑基功。虽然没能一次性开发出强大异能来,可也开始了能量经脉的构筑。那武功的造诣,却是除了米有才自身,谁也不知道这老太监究竟到了哪一步了。
而米有才得此任命,自是感恩不已。大内总管这职位,那原本就是他们太监的人生最高目标。米有才一上任,就恢复了两处机构,一个是大内武监的重建,一个是内侍护卫制度。
只是,大内武监的重建,得到了李民的认可。这内侍护卫制度,却被李民否决了。
一个是李民随身的护卫,用惯了铁豹、恶虎。这一入内宫还要换人,很不习惯。另一个,李民却是本就有心废除太监制度,自然就不会让这内侍护卫再率先出现了。
不过,李民虽有心废除太监制度。可这大宋皇宫之内的太监,李民倒是没有驱赶回民间。这些皇宫里的太监,别管大小,那都早就适应了皇宫的生活。除了服侍人,本身很少有一技之长的。就这么让他们下岗,跟谋杀他们也没什么区别。
而且,皇宫这么大。没有个三五千人,光是日常的维持以及环卫,那也是吃不消的。故此,李民也就先留着了这些人,而后逐步由张月茹她们想办法缩减人手。只不过,这也很困难。只要李民还住在这皇宫内,这么大的地方,那人手想少了,那也是不可能的。
虽然说实在的,李民根本不喜欢住这么大。可这皇宫乃是一个国家的威仪所在,如今的李民要是想住一个四合院,那也根本不现实。别说满朝文武不答应了,就是外邦使臣知道了,那岂不是也要小看中华。
好在这些琐事李民是不用操心的,只要把态度和意见表明了。后宫的事,自有一帮闲得无聊的老婆们去考虑。
当下,李民等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到小书房。李民落座后,随意地叫个小太监,也给李纲和公孙胜搬了一套木墩。
这李纲和公孙胜与李民原先在二龙山也算是养成习惯了,只要不是正式场合,还是比较能放开的。当下两人也是没客气,全都落了坐,倒是让一旁的小太监看的惊异不已。不知道李纲公孙胜这两人怎么这么大的胆子,还能有这么大的恩宠。
李民如今感知通透,虽然这小太监被训练的不错。低着头,安静不已。可李民还是清晰的感知到了其情绪的波动。
李民当下微微一笑,摆了下手。小书房的四个小太监,当即垂手低头的面对这李民,倒退出了小书房。小书房的门口,依旧由着铁豹、恶虎两尊门神看管。
李民在那四个小太监退出之后,放松的笑道:“这皇城看着好,可就是不实用。下朝找地方说个话,自己家里都要走半天,实在是折腾啊。”
公孙胜闻言,当即哈哈一笑。可李纲心中有事,如何笑地出。当即板着脸说道:“陛下,您还有心说笑,您如今可是登临大宝了。君子尚要惜身,不立危墙之下,似那等战乱危局,又非亡国之决战。您麾下众多统帅,何人不可去,为何您非要亲自前往?”
李民此次叫李纲和公孙胜来,本就是要把这事交代清楚。眼看李纲现在还在惦记这事,当下也不再兜圈子了。径直笑道:“伯纪,你还不明白么?难道你忘了咱们的理想?我亲自督军离京,那可是为了咱们的理想啊。”
李纲闻言,当即一愣。
咱们的理想?
李纲当然知道,那就是建立一个共和之国,实现大同。如今国家不是已经建立了么,现在正是要建设的时候,这正需要李民指导纲领的时候啊,怎么他离开反倒是要为了实现理想?
李纲不解,公孙胜也是不太明白。只不过,公孙胜虽然也认同李民的共和理念,可却不是像李纲哪般的执着痴迷。只要天下百姓能够过地比原先好,不那么水深火热,那就足够了。故此,公孙胜如今虽然不太明白,可也没像李纲哪般钻牛角尖。
眼看李纲苦思不解,公孙胜当即笑道:“伯纪,国主智慧如海如天,我等凡夫怎能尽透。想不出来,直接请问国主也就是了。”
李纲闻听,当即不再乱想。径直向李民苦笑道:“国主,您还是明说罢,臣下实在愚钝。”
李民笑道:“莫要忘了,绝对的权力,必将导致绝对的腐化。我虽因修道,心志合一,能保持清明,可我终有飞升之日。我能看的十年、百年,不可能照看的千秋万世。而且,我照看的时间越长,世人越会习惯于集权的管理。我之后任,又有何人能保证清明无私?故此,我等要行新政,要确立内阁执政的权威,那就不能从我之后任者行起,唯有从我这一任的根源上,就确立内阁的权威,使皇权只能成为百姓的精神统帅。内阁功绩的考核者,而不是干政者。而这,只要我在朝中,百官哪个会认可你内阁的权威。故而,我只能离开,并授予你内阁监国的权力。而你内阁,也在在我不在的时候,彻底统领起全国的所有军政事宜,并使其一一妥当。如此,诸部才会承认你内阁的权威,并习惯你内阁的领导。而后,等我回来,我也依旧不会管理国家的任何政事,只是监管。考核你内阁的绩效。如此,有你强势持政,有我默许支撑,才能将君主立宪,内阁持政之新政,逐步确立下来。最终得到百官认可之后,即可由你我牵头,确立宪法,使其凌驾皇权之上。而这,就要拜托你这位首任的内阁首相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