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共患难能令这些草原人的意志更凝聚。可共富贵,却是没有草原人还会一心为他人着想地顽抗李民招安。尤其是,李民虽然还没说不归降成为共和国子民会有什么处罚,可只看那些没承认的,依旧还被绳索捆绑着,那就不是什么好兆。这未知的恐惧,可是远比已知的更要令人畏惧。
在恐惧与实打实能看见的好处面前,该怎么选择,不教自明。当即剩余的人等,也是各自坚定立场地表明忠心。
第二十卷 第二十八回 自治县
谁说草原人就不怕死,不受诱惑,不识时务了。
李民看着一个个原本不配合的纽兰城居民,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表明忠心,心中微微感叹,随即离开了现场。
人,不分种族,其实在人性上都是相差无几的。只是原先李民不在的历史中,汉人经受的磨难太多了,太多的铁骨硬汉牺牲了,这才在满清奴化两百年后,显得汉奸多了一些。
李民心中感慨万千,其实却还是有一点没想到。如今李民的行为,虽然在他内心之中,是打着要融合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千秋大业。可无论是这些草原人,还是李民手下的汉人,此时却是没有一个认同,或是有所感恩的。
反倒是这些草原人,直接简单的把李民行为,定性为复仇杀戮来的。
而这,虽然在李民的意识观中,算不上什么大义,可在这些草原人的心目中,却正是天经地义的。
他们这些部落在草原上,衣食不足。本就奉行着适者生存,强者为尊的丛林之道。日常小部落被吞并,残余血脉寻亲戚部族相助复仇,灭尽仇家部族,尽杀男丁,掠夺女人和幼童充实部落,这本就是常事。
完颜部落既然领着人打了中原,中原人来报复,这在他们来看,那就是天经地义。尤其是李民为了立威以及摧毁纽兰城固有的统治阶级,直接把城主叶赫寒离及其亲族全都杀了,更是无疑中符合了这些草原人对于部族复仇以及残余部落被吞并的惯性认识。所以这才在李民大分财物时,态度转化的这么快。要知道,这些战败的部族残存者,已是做好了成为奴隶的准备。
而这种复仇的观念,甚至连李民军的大部分部下也都是认同此理,从根上就没把此行的军事目的定性为促进民族大融合,而是定性为出一口气。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故此,李民虽然志向深远,可奈何历史环境的不成熟。李民也只能是注定了曲高和寡,由不得李民不暗自感慨。
好在,李民从一开始也没准备一口吃个胖子。此行更是做着先消灭草原上的统治阶级,彻底破坏草原各部刚刚形成的稳定局面,让草原部族重新混乱起来,并依靠留下的火种,在以后的几年内,大力进行文化侵略输出以及经济侵略输出,逐渐让各部族从心里自发的想成为共和国的一份子。
而这一方略,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大宋虽然在这些年日益腐败,军力更是不堪。可大宋的经济与财富之名,却是响彻周边的所有国度。
李民直接继承了大宋了基业,最少这方面,却是不用长时间的宣传了。李民只需要加大输出,并表明实力与善意,通过在草原留下的火种喉舌,让各个草原人都知道,掠夺,注定要灭亡。而除了掠夺,他们还有更快的一种途径得到财富,那就是加入共和国,成为共和国的一份子。
为此大计,财富虽然不小,可这又算的什么。反正纽兰城的土地,李民带不走。金银皮货牛羊,带着累赘。李民轻骑突进,可是没有那么多的马力来运载这些东西。至于盐茶等东西,虽然是草原上的硬通货,在草原上很贵重,可这些东西在中原,那就不值几个钱了。李民若是带那些东西回去,那才是脑子有问题了。
可即使如此,李民的收获也是不小。首先,李民军的补给,这一下就补充了不少。纽兰城虽小,比不得中原城市,可这城内的牛羊,却是不计其数。一头牛,去骨还能得肉千余斤,十头就是万斤,那就足够李民全军上下一顿伙食的了。杀了做成肉干,不用多了,补给个月余的粮食给养,那简直就是小问题,哪怕就是李民大方的给纽兰城军民分了不少。可剩下的,也富富有余。
当然,这些牛羊却也不用立时都宰杀了。只是宰了八十头牛,五十只羊,那就足够让李民军两万多人在吃了两天的干粮后,美美的饱餐一顿狠的了。剩余,又做出了十天的肉干腌肉。李民军也算是在敌国之内,完成了就地补给。
而除此之外,李民军更在这纽兰城收获马匹五千。虽然这些马匹,并不是训练好的战马,可此时用作托运补给,却也是难得的马力。
当然,这些补给的琐事,自然用不到李民操心。杨震不用李民吩咐,早就自觉的给办了。唯一需要请示李民的就是,按着当初进入草原的既定方略,李民军本来是应该长驱直入的,根本不在任何一地停留,直接突破一切阻障,进攻金国国度的。可如今,李民召开了公审大会,更当众将这些被俘的人员,登记造册,吸纳为了共和国子民。这纽兰城,自然也就成了共和国的疆土了。杨震虽然是不算不错的兵家传人,可这开疆扩土的疆土情节,还是比较严重的。李民分发那些财物给那些被俘之人,杨震不心疼,也不在乎,更欣赏李民这种大方的手段,可这要是把到手的城池,直接舍弃,杨震却是有些心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