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_认真的雪【完结】(308)

  “魏延!你不要假惺惺的!”诸葛恪大叫起来,“我视死如归!你要斩便斩!”

  我朗声笑道:“诸葛元逊,你觉得如果你们打赢了这一战,你将会有怎样的结果?!”

  诸葛恪大声道:“自然是封官进爵,名满天下!”

  “不对,那是陆逊的结局!而不是你的!”我突然提高声调,大声说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凭你的性格,还想做到权倾朝野,名满天下?依我看来,倘若你真的打赢这一仗,定然被奉为上卿。陆逊已经年长,不出意外定然死在你前面,到时你在朝中的权势便是无人能及!”

  诸葛恪微微点了点头,看来他也认同我的说法。

  “但是,你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到时权倾朝野,必然惹人嫉恨,你却不知如何待人处世,将来定是落得个身首异处,暴尸于野的下场!”

  “你胡说!”诸葛恪大声辩驳着。

  “我救了你的命,你还不知情!若不是看在诸葛丞相面上,我这就砍了你!来人,将诸葛恪送至长安,请诸葛丞相之子诸葛瞻暂行安排!”

  ……

  “老魏啊!你看我带来什么了!”庞德纵声大笑着闯进门来,手中拎着一个血淋淋的脑袋,“那周泰要掩护同伴逃走,一人独挑我跟王子均,结果战不十合,被我觑个破绽,斩下马来!”

  “周泰被你杀了?!”我失声叫道。

  “没错,可惜让丁奉那厮逃了!”

  “的确可惜!周泰一员虎将,也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老庞,你在盱眙城郊找个墓穴,将他安葬了吧!”

  “好吧!我也挺佩服这个周泰的,明知不敌,还要死战,是条好汉!”

  ……

  “诸位!咱们已经打下了建邺的前站!”我站在点将台上,高声道,“现在咱们的前方便是吴国都城建邺,大家当奋勇向前,早日一统天下,衣锦还乡!”

  第361回 后生可畏

  建兴十七年(公元二百三十九年)春四月,我带领大汉军马攻下涂中、涂唐、历阳、居巢等地,距离吴国都城建邺不过数十里之遥。

  ……

  “你们倒是说呀!有什么好办法?!”

  东吴皇宫大殿之上,孙权在阶上来回踱步,紫色的胡髯已经有些泛白,他望着堂下重臣,神情极其严肃。

  “陛下!依臣之意,不如议和!”

  说话的乃是张昭之子张承,他不单单继承了老父亲的爵位和职务,同时也继承了那胆小畏事的性格。

  “议和?”孙权皱起眉头,问道,“那依张爱卿的意思,让朕卑躬屈膝,去向魏延服软不成?!”

  张承道:“陛下息怒!臣绝非是让您卑躬屈膝去向汉军请降,只是议和,割让长江以北的地区给他们,划江而治,陛下依然是吴国的陛下!”

  孙权坐下,冷然说道:“你说得轻巧啊!汉国会同意么?这一次不比往常!”

  张承正欲开言,武将班主出来一人,孙权视之,其人年纪二十五六,身长八尺、白净面皮,不怒自威,乃是太史慈义子太史冲,太史冲本是扬州孤儿,得蒙太史慈夫人收养,又跟随太史慈学得一身好武艺,使一杆丈二钢枪,有万夫不当之勇。

  “启奏陛下,议和之举绝不可取!小将不才,愿提一军前去相助陆逊都督破敌!”

  孙权大喜:“哦,太史小将军果有乃父之风!朕甚是欣慰!令汝为驱寇将军,领三万御林军前去陆逊大营相助!”

  “陛下!小将不才,愿随太史兄一起前去!”

  又有两名年轻人自武将班中站出,众人视之,只见其中一人也是二十五六年纪,身长七尺半,蜡黄面皮似有病在身,不过却是身材壮硕,孔武有力,乃是陈武之子陈琼;另一人年纪稍小,大约二十出头,身长半尺,面色略黑,乃是董袭之子董国昌。

  “好!真是后生可畏,又此三小将助阵,朕何惧魏延?!”

  ……

  “文长,那陆逊坚守营寨,死也不出,如之奈何?!”姜维去吴军寨前挑战归来,发了一肚子的牢骚。

  “看来陆逊是打定主意要与我们打消耗战了!”

  我忧心忡忡地走到悬挂于寨中的大地图前,道:“虽然粮草足够,然则大军深入,久则生变!陆逊这一招,却也是明智之举!”

  “报!”探马忽然来报,“报将军!吴军前来挑战!”

  “哦?为首者何人?”

  探马答道:“小人不识,来的三将年纪都不大,不像是成名之辈!”

  “哼!看来东吴无人了!”庞德在一旁嗤之以鼻,我说道:“令明不可轻敌!咱们还是先出去看上一看!”

  我与庞德、姜维三人出帐点兵,各引一彪军马出营,只见营前亦有三员武将,领着大队军马立于阵前,背后三面大旗,分别为“太史”、“陈”、“董”旗号,我高举金刀大声喝问:“汝三人报上名来,免得我手中金刀斩了无名鼠辈!”

  为首年轻将领大骂道:“吾乃大将太史慈之义子太史冲是也!你便是魏延小儿,速来,与我一决生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