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雅却笑道:“王爷言重了。王爷神游于往事,老臣是陶醉于茶水,正是各得其乐,那有什么怠慢的道理呢?”
这个徐仲雅向来是恪守臣道,马光亮料他又不会因此心存芥蒂,遂笑道:“徐师傅,明日天使就来到长沙了,这个具体的迎接方式,父王可曾示下。”
徐仲雅向着楚王宫的方向拱手说道:“大王已经示下了,明日一早请王爷您替大王出长沙城外一百里迎接天使。”
马光亮心中欢喜,替父迎接,这可是个好消息,但他脸上却还是那副笑脸,说道:“哎呀,那我今日可得早点睡觉了。也好养足精神,明天迎接天使啊。”
徐仲雅也点头笑道:“是呀,这应当是王爷眼前最重要的事情了。”
马光亮真准备附和两句,不料假山那边有个声音,传了过来。
“王爷目前最重要的是,不是迎接什么天使,而是要防范岳州的那位五王爷。”
听了这话,马光亮就知道谁来了,正是他的主讲老师——李皋,不过李皋这话说的太直,马光亮怕徐仲雅面子上过不去,连忙向徐仲雅看去,还想解释点什么。结果,徐仲雅仍然是那副神情,满脸笑容的放下茶杯,站起来向着李皋说道:“子清兄,你可来了。我们正等着你这位主事的人来呢。”
李皋却也不敢太失礼,略略回礼之后,就一屁股坐到凉亭的一个石凳,说道:“你们难道没有听说嘛,五王爷回到岳州了。”
这是什么话。马云贵为大楚的五王爷,平安的回来,满朝文武应该高兴才对,李皋怎么会这么一个态度呢。
马光亮心中不禁想起了,两个月前,在天策府(相当于大唐的门下中书省)有官员私下告诉他,这南平、襄州一带,有人散播谣言,说什么大楚使团有价值连城的宝物。当时马光亮心中可是着实吃了一惊,这个传闻目标可是他的亲兄弟——马云。马光亮当时心中就冒出来两个散播这个谣言的人选:三叔马希萼、师傅李皋。
想着这件事,马光亮不禁又看了眼正在悠闲喝茶的徐仲雅,当时就是这个人说:一动不如一静。说白了,就是静观其变,不管马云的死活。
马光亮缓缓说道:“五弟平安回来,我是知道的,昨天还收到他报平安的信件。还有一些他带回来的汴京特产。对了,两位师傅,等下你们也把这些汴京的特产那些回去,毕竟现在战乱,这些东西也算个稀罕物。”
徐仲雅在一旁说道:“哎呀,那真是感谢王爷了。”
旁边的李皋却说道:“那家书可在?拿来给我看看。”
马光亮似乎早就知道李皋要看,从袖中取出书信,递给了李皋。
李皋展开细看,突然他眼睛里似乎精光一闪,之见他合信笑道:“看来传闻是真的了,王爷,五王爷这回可送了一个把柄在您这里了。”
马光亮闻言一愣,连一直悠闲喝茶的徐仲雅都仿佛有一丝诧异。
正文 第九章 长沙朝议
长沙城里,灯火辉煌,喜气洋洋。楚王马希范这两天异常的高兴。
武穆王马殷临终前去掉了藩国的制度,重新改为唐末藩镇制度,同时留有遗言,要子孙以节度使自己向中原王朝称臣。其后相继即位的马希声、马希范兄弟俩,心里虽然不愿,关起门来仍然自称楚王,可是每次向中原进贡的时候,却还算听老爹的话,行以藩镇礼节。中原王朝不断更新,可是竟然都像忘了一样,再也不肯册封湖南做藩国了。
这次大晋皇帝居然派遣官员,再次册封马希范为楚王,无异于再次正式的承认了湖南的地位。楚王这个头衔,天策府这个建制,终于算是名正言顺了。所以,马希范并不急着让使团来长沙,而是过郎州,绕了一个大圈,好好的炫耀一下。当听说使团已经到了长沙,马希范不仅派遣长子马光亮出城100里迎接,自己也是在长沙城外的碧波亭,设宴款待中原的使臣。
可惜马云不在这里,不然他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中原的使臣可是在周、宋之交大有名气的,他的名字叫范质,字文素,大名府人。现在这位范大人就坐在马光亮送来的八抬大轿里面,不时的掀开轿帘,观望一下南方的景象,心情也颇为复杂。
现今,藩镇遍地都是,豪强横立,就算是在北方,皇帝亲自管辖的地区,那些拥兵自重的节度使们照样跋扈,汴京城派出的使臣,向来都不怎么被待见。范质就没少受过这样的窝囊气。没想到在这王道不章的偏远南方属国,对他这个使臣,居然如此恭敬,有那么一瞬间,范质恍若隔世,还以为自己回到了盛唐年代。
范质正在想着心事,轿子突然停了下来,接着旁边忽然鼓乐大奏,鞭炮齐鸣,把范质吓了一跳。正在惊异间,就听一个拓跋恒在轿外低声说道:“大人,我楚王千岁已经来到城外亲自迎接了。”
范质压根都没想到楚国迎接他的规格如此之高,连忙拉帘下轿,对拓跋恒告罪道:“下官实不知楚王居然亲至,有劳大人领路,让下官好拜见王爷。”
拓跋恒也不多说,带着范质就准备向前走。不料前面的护卫突然撤到两旁,一群人缓缓向这边走来,为首的是一个白面短须,穿紫色圆领窄袖衫的中年男人,范质见拓跋恒微微点头,他连忙抢前几步拜倒在地,说道:“微臣拜见楚王千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