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后唐末帝派兵讨伐石敬瑭,大军围着太原城日夜攻击,太原城朝不保夕,无奈之下,石敬瑭派遣桑维翰出使契丹,请求救援。即称臣,又称儿,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当时刘知远就曾劝说石敬瑭,称臣就算了,不必在称儿,更不能割让土地。但是,石敬瑭不听。后来,唐军战败,耶律德光在太原城东郊正式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当时刘知远曾侍立在石敬瑭身旁。可能是刘知远长的有特色(生来脸就是紫色的,而且白眼球多黑眼球少),耶律德光曾经指着刘知远对石敬瑭说道:“此人忠义骁勇,石郎应善待之。”可是刘知远对耶律德光是一点好感也没有,石敬瑭前脚进汴京城,刘知远后脚就说:“陛下,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这契丹人什么好玩意儿,当时的约定是形势所迫,现在……”刘知远之话说得很明显了,而当时燕云十六州除了契丹人很早之前自己已经打下的两州,其余的都还在石敬瑭手里,现在翻脸很容易就把契丹人给揍回去(八年后,石重贵就曾多次把契丹给揍回去了)。结果,石敬瑭立刻接过话茬,说道:“现在更不能说了不算,下旨,把驻守燕云十六州的官兵全部召集回来,一定要和平的将燕云十六州交给契丹人。”一句话,把刘知远郁闷的要死,两人的矛盾,就由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时间久了,这话当然就传到耶律德光的耳朵里面去了,耶律德光这人贼好面子,听了以后很是不爽,到了后来,契丹和晋国交兵,几乎每次耶律德光都是并分两路,一路进攻易州、恒州,一路就进攻河东。进攻河东这一路,每次都讨不到好去。可耶律德光心里郁闷的要死。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耶律德光就故意称呼刘知远为“知远儿”,看看这个知远儿的使者是怎么回答的。
王俊连忙跪倒在地,说道:“陛下,高祖皇帝乃是陛下之义子,太原王安敢于高祖皇帝并列呢?”
耶律德光扫了王俊一眼,说道:“赵延寿、杜威等人皆是我的义子,太原王莫非就不能做朕的义子吗?”说着眼睛直盯着王俊。
王俊笑道:“陛下仁爱之名,百姓中多有传闻。可是,陛下识人之明,更是天下传送。太原王是何等人,杜威又是何等人,陛下心中想必又是自会分个高下的,就算是一母同胞,也有个长幼之分啊。”
听了王俊的马屁,耶律德光哈哈大笑,说道:“知远儿,自当与别人不同,朕就赐木拐杖,以示推崇。”
王俊知道现在不是和耶律德光翻脸的时候,于是就谢了恩,接了黑穗的木拐杖。契丹皇帝一般只对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赐予木拐杖。见王俊车头上放了这么一个黑穗的木拐杖,一路上契丹骑兵再也不敢多王俊有什么诘难,反而礼敬有加。王俊就这么平平安安的回到了太原城。
到了太原,他立刻面见刘知远,将一路上所见所闻,全部告诉了刘知远,并且劝道:“耶律德光沾沾自喜,而又残暴不仁,百姓对契丹人忍无可忍,恐怕不久必有大的变乱发生,大王应该早作准备,顺势而行,天下唾手而得也。”
正文 第11章 后汉的建立(下)
“驾!驾!”
在代州通往恒州的官道上,突然出现了一支骑兵,马铃清脆,蹄声哒哒,这群人身着白衣,在空旷的原野里显得极为醒目。为首的两人,一人白面短须,眼睛不大,却是异样的有神,年纪大约三十岁左右,另一人目如朗星,眉如远山,长的是相当的俊朗。却是郭荣和赵匡胤。只听赵匡胤在身后说道:“三哥,跑了整整一天了,咱们歇会吧。”
郭荣侧头冲着赵匡胤笑道:“怎么?七弟,你觉得累了?平时见你练兵,每天跑的路不支这么些吧。”
赵匡胤呵呵笑道:“三哥,练兵的时候,还有个靶子什么的,现在这四下光秃秃的,跑了着了久,还真是有点累了。”
“好吧,看,那边有个村子,咱们就去那个村子休息一会儿,在赶路吧。”郭荣说道。
“听到没,郭将军有令。到前面的村子里休息,大家都给我精神点。”赵匡胤扭头,高声冲着身后的军士们喊道。
“谢郭将军,谢赵将军。”众军士齐声说道。
郭、赵两人哈哈大笑,挥舞着马鞭催促马匹加快速度。
王俊自汴京返回之后,太原王刘知远就开始集结兵马,囤积粮草。有些人趁机劝谏刘知远登基为帝,号召天下群雄讨伐契丹。结果被刘知远骂了个狗血喷头,他拿着契丹皇帝赐予的木拐棍说道:“陛下蒙尘,我为臣子者,当学范蠡、文种,十年修养、十年生息,十年练兵,进而报国仇,回复大晋河山,岂能做乱臣贼子呢?”
后来又听说,耶律德光要将石重贵一家的户口给迁到黄龙府去,刘知远赶紧派人通知代州的郭荣亲自带兵在恒州迎接石重贵,把石重贵给接到太原来,重新当皇帝,再次高举大晋的旗帜。行文到了代州,郭荣就和赵匡胤点了500白衣骑兵,一路狂奔,准备救驾。
于是就开始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远处看起来,这村子还似模似样,进去了以后,就是这些经常出入死沙场的百战精兵,竟也不忍再看了下去。暮色昭昭,残垣断瓦之间,到处都是死尸,青壮年的男子,死的都极为凄惨,有些头颅被斩断,有些肚子被开了塘,肠子留了一地;而那些女子,多是赤露裸体,双眼怒睁,显然是死不瞑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