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爱卿,照你的看法,我大唐该当如何渡过眼下这个难关呢?”
“陛下,臣昨日听到一句话,觉得颇有道理:用大唐之剑,斩出大唐生存之路。”冯延巳低声道。
李景叹了口气,说道:“冯爱卿,你是不是糊涂了,我们刚刚在淮北大败而归,数万子弟被俘,现在国事也不像前两年那样平稳了,如果我们还出兵,会不会再次陷入泥潭啊?”
“陛下,臣以为,出兵能不能胜,不仅在于我军,而在于对方,对付中原王朝,我们没有仔细准备就贸然进攻,必然是不妥的。可是如果对付想岭南那样的小国,臣以为,可以手到擒来。更何况,攻击岭南咱们还有援军呢?”
“何人会援助我军啊,你莫非是说楚国吗?寡人听说周宗上午说道,楚国现在也是困境重重,赵普前来第一件事就是做什么大楚招商会,希望咱们大唐的商人,能去楚国,做做物资的交流。楚国这个样子,估计是有心无力吧。他就算想吞并岭南,估计也没有那个实力啊。”
“陛下,楚国的军队精锐否?”冯延巳问道。
“楚国能够轻而易举的攻下威胜节度使,就算是占了天时,恐怕军队也是相当善战的。冯爱卿何处此言啊?”
“楚军既然善战,那么他出兵岭南,就没有军事上的顾虑,他顾虑的应该是钱粮这方面才对。如果他们有了钱粮,楚军会不会就南下呢?”冯延巳说道。
李景一愣,片刻之后,怒气冲冲的说道:“冯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了,你是想让我们大唐再借些钱粮给楚国。可是,楚国万一不还呢?马云那小子,朕看着就不地道,活脱脱一无赖子。岂能相信啊。再说了,前年魏岑出使大楚的时候,不是已经和楚国一定好了吗?以临贺水(贺江)和郁江(今珠江)为界,封州、端州、康州、兴王府、潮州、韶州、循州、祯州、英州等地都是我们大唐的吗?这已经是白纸黑字,写清楚了的,难道他们还又重新耍赖不成。”
在李景的逼视下,冯延巳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赖账他们倒是不敢,只是赵普说,没有钱粮,他们就只能暂缓出兵……等有了军粮在南下……”
李景愣了,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自己五个月前,刚刚玩了一手,晚出兵,现在报应就找上门来了。这楚国,也要玩这手了?
正文 第44章 三使南唐(5)
含元殿。
李景经常皱着眉头,手抚颚下短须,或坐或立,最终念念有词,一旁黄皓还要经常性的磨着磨,洗耳恭听,以便将李景的名言警句随时记录在案。
李景发愁,下雨天发愁,是因为“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大晴天,他也发愁,那是因为“轻松明快艳阳天,古来几句未曾闻。”这轻快的词句,翻来覆去,也就那几种写法,他要推陈出新,能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吗?至于国事,自然有冯延巳、周宗等人分担,他却是不用太操心。
李景酝酿了半天,也没整出来一句新鲜玩意儿,半眯着眼睛斜靠在龙座之上,让人也看不出来,这人是在假寐,休息一下再想;还是就借着想诗句,来培养睡意。门帘轻挑,一个小黄门儿蹑手蹑脚的走到了大太监黄浩的身旁,低声言语了两句。黄浩摆摆手,让那人下去,自己悄悄的走过来,轻声说道:“陛下……陛下。”
“恩……”李景睁开眼睛,不情不愿的问道:“黄皓啊,什么事情呀?”
“陛下,冯相爷求见。”
“哦。”李景坐直了身子,左右的晃了晃脑袋,还用手在太阳穴哪儿按了一两下,方才说道:“宣他进来吧。”
黄浩摆摆手,站在门口的小黄门儿,赶紧退出大殿,不多时,一阵脚步声传来,“臣冯延巳,叩见我皇陛下。”
“起来吧,黄皓,赐座。”
“臣遵旨,谢恩。”冯延巳站了起来,做一旁拿捏着坐下。静静的等着李景发问。李景虽然不大爱管事,可是他特别喜欢那种天下我有的感觉,经常会自动发问。
“冯爱卿,今天有什么事情,要奏报于朕吗?”李景慢条斯理的问道。
“漳州(近福建漳州)留守留从效等人上表乞降,陛下,自前年我军进入福建,历时两年,终于攻破建州、汀州,震服泉州、漳州等地,闽中五州之地,我军已然攻下四州了。自大唐立国以来,这是第一次开疆扩土啊。”冯延巳面带喜色的说道。
“是吗?呵呵,那实在是可喜可贺啊,等会朕亲自赋诗一首,你装裱一下,赏赐给前线作战的军士。恩,对了,记着选一个黄道吉日,朕要亲自去太庙祭祀,告慰祖宗。”李景高兴的说道,福建的事情让他烦了两年,今天终于彻底解决了。至于福州的事情,他自动忽略不计了。李唐征讨福建,历时两年,耗费钱粮无数,结果福建最富裕的福州,反而让吴越给得了去,自己仅仅攻下汀、建两州,泉州、漳州虽然投降,可是以后是不是自己说了算,还不定呢。换了别人估计早就龙颜大怒,将冯延巳拉出宫门,痛殴一顿,可李景竟然向没事人一样,还在感叹终于结束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