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代逆天_崆峒007【完结】(485)

  查文徽很明白,自己和冯延巳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心里也着急,可是对韶州这么个情况,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查文徽寻思了许久,又把屡献奇策的卢绛给找了来,商议战事。

  见卢绛进来的,查文徽不待卢绛施礼,就热络的将他一把拉着,让他到一旁坐下,问道:“昨日若非是你提醒,说不定我军已然败了。你的功劳,我已经写好奏章,向朝廷举荐了。对了,卢将军,你是那里人士啊,什么时候从的军啊?”

  卢绛看了眼查文徽,说道:“禀大人,末将乃是宜春人,字晋卿,乃先唐中书舍人、歙州刺史肇之后。小人先在洪州任回运务计吏,听闻淮南又灾,而宋齐丘救援不力,不忍见百姓流离失所,方才盗取了库金,亡命与江湖之上。后来王师东讨福建,末将上书面见陈枢密,方才从军,而后累功升为牙将。”

  查文徽一愣,没想到这个卢绛还挺有传奇色彩的,他当下笑道:“宋齐丘结党乱政,你这么做乃是义士之举。不要担忧,若是有人责难,我会在陛下面前为你解说一二的。”

  卢绛连忙道谢。

  查文徽又说道:“晋卿,你觉得当前我军的形势如何啊?”

  卢绛见查文徽以表字称呼自己,知道他有招纳自己的意思。卢绛心中颇喜,说道:“眼下韶州水势颇大,我军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应该做好长围韶州的准备。等水势消退之后,我军应该立刻挥兵,将韶州以及左右的玉山、银山等团团围住。做持久之战的准备,玉山地势严峻,韶州城高兵多,都不能强攻,而银山地势稍缓,强行进攻,或许可以有所收获。”

  查文徽点了点头,说道:“晋卿之见,于我不谋而合。”

  卢绛又说道:“监军,现在是楚与我大唐同时出兵。我军受阻于此,是不是可以派人前往楚国,敦促楚兵加紧进攻,免得汉国派遣援军来韶州支援。”

  查文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沉思了一下,方才说道:“楚王向来奸猾,没有重利,他断不会出手的。更何况,按照规定,楚国攻取的是邕州这样的偏僻所在。想让楚国进攻封州这样属于我国的地方,难啊。”

  卢绛犹豫了一下,住嘴了。他欲言又止的表情,让查文徽看在眼里,笑道:“晋卿,有什么话,但讲不妨。”

  卢绛说道:“监军,您也知道,这汉军的主力就在封州、韶州和兴王府三地,共计十余万人马。那邕州地方偏僻,恐怕没有多少汉军吧。楚军若是全进进攻,邕州定然唾手可得,邕州一失,建武节度使府其他地方,可以传檄而定。到时候,楚王举大军在梧州,以观我军和汉军的胜负。我怕楚王会有别的想法啊。”

  查文徽冷笑道:“你说的,我当然知道。所以,我一直要求大军快速行动,速战速决,彻底震慑住楚国。可眼下,我军受阻与韶州,这……”

  查文徽叹了口气,咱们大唐现在是碰上了一个硬骨头了。楚国攻取的都是些鸡肋的地方,汉国可要可不要。而咱们唐军攻击的却是汉国的门口,鸡肋可有可无,这门口一丢,汉国就覆灭了。汉国看的很清楚,所以,在韶州严防死守。自己一时半会儿之间也是无能为力。

  卢绛看查文徽为难的样子,他顿了一下,方才说道:“监军,末将还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对付汉军。”

  查文徽大喜,连忙追问道:“晋卿,你还有什么办法呀?”

  这个主意,卢绛在雄州就想好了,不过却是极为凶险,刚才见查文徽礼贤下士,心中有些感动,方才忍不住说出了口。现在见查文徽如此焦急,他心中又有了些担心,沉默了一下,方才斟酌着说道:“我的办法可能不太好,也算是给监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吧……我的意思是说,咱们大唐除了马步兵以外,水军的实力,可以说是诸国最为强盛的。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派遣水军,渡海直攻兴王府啊?”

  “咝~~~”查文徽倒吸了一口凉气,跨海作战?这个办法,倒不是没有人用过。去年,大唐与吴越争夺福州的时候,吴越兵就渡海而来的。可是这里面有个最大的问题,大唐的水军不是在泰州,就是在扬州,要攻击兴王府,不仅仅要跨海航行多日,更重要的是,要从吴越的地盘上经过……查文徽拿不定主意了。

  正文 第54章 使者不断

  十月天,秋老虎的余威已经淡淡逝去。

  马云在象州的日子却是异常的繁忙。岭南西道,地广人稀,土著颇多,各立寨门,居住在密林深山之中,少读诗书,不服王教。前年,马光猛在打下容州之后,就开始配合布政使孙光宪,在唐代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改土归流的程度。岭南西道多山,山势交错之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盆地。孙光宪就给出优惠的政策,引诱土著从山林中走出,到盆地上耕种植桑,授予头人大大小小的官职,使一部分人从刀耕火镰中逐步走向正常的耕种生活。对于负隅顽抗的,马光猛也下了狠手,剿灭了不少寨子。

  这次楚王马云帅大军而来,象州、柳州等岭南西道颇为震动,这些头人惶恐不安,于是,马云就在孙光宪的陪同下,在刺史府,正式的接见了这些头人们。雄壮威武的军士,谈吐儒雅的文人,和蔼又不乏果断的作风,优雅而又森严的礼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在大军的震慑下,楚王马云也从这些当地人之中提拔了一批平民出任官职,减少了头人们在部众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挑选了一些头人的子弟,远赴长沙到马氏学堂中学习。并且正式颁布王令,两年之后,在岭南不分种族,正式实行科举制度,只要书读的好,一样可以当官为国效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